时而苍劲有力,时而婉转温润,看是笨拙但恰到好处,看是灵动又透出朴实无华。一条条、一层层的线条赋予了玉石生命。与顾兴林大师的初次相遇,便被他玉雕的深远意境所吸引。
顾兴林,玉雕师, 自幼就喜爱动手制作各种玩具。1999年,顾兴林高考意外落榜,他便决心学习玉石雕刻,做一个职业的玉石雕刻师,刚开始在扬州杨光玉器厂做学徒,跟随高毅进、杨光两位老师学习器皿制作。期间还就读于玉器学校夜班培训。这段经历,让他对玉石雕刻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他对雕刻技艺有了系统的学习。
顾兴林老师是苏工的新一代代表人,对古老的雕刻技法掌握的非常熟练透彻。他先后拜高毅进,杨光,李爱忠老师为师,学习器皿制作,动物雕刻等。这几个人是老一辈苏工的佼佼者。2013年,成立铭钰阁工作室,正式开启他的职业雕刻师之路。
初次见顾老师,他留着胡子的脸庞给我影响最深。他话不多,平静,举手投足显得温文尔雅,气定神闲,给人一种飘逸,就如同作品一样,既厚重,有朴实,有灵动,反而少了80后的戾气。
谈到他的从业经历,顾老师的话多了起来,时而感叹万千,时而神采奕奕,但其中谈的更多的室对玉雕的喜爱,受的苦很少提及。这也就是和他的做人一样不那么的显摆,也是爱一行在苦都不觉的苦,生活中行行都苦,没有苦怎能出成绩。
1999年,顾兴林高考意外落榜,人生迷茫家里有没什么背景,人生不知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同学去他哥哥的玉雕厂玩,顺手拿了一块玉石说出该怎么设计,同学的哥哥说他在玉雕上很有天赋,建议去学玉雕。
当时处于迷茫期的顾兴林,去扬州玉器学校学习玉雕。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人生的起点。随着学习进一步深入,他开始只是慢慢喜欢,最后竟然开始痴迷,因为他发现到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特有的灵性和光华,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可以用不同的技法来诠释,真的会让人入迷。从那时起,顾兴林才真正地认可了玉雕,把玉雕当作事业来干。
毕业后,他就去玉石厂当学徒,跟随高毅进,杨光学习器皿制作。那时很辛苦,整天打杂,整理,画图,而且时不时的被老师呵斥一顿。后来才知道,师傅当时的严厉在考察他能不能坚持下去,这让他重拾信心,刻苦钻研。
第一个独立的作品是玉链的雕刻。顾兴林回忆说,玉链一项考验人的功底,定力,手劲,眼神,都要完全的统一。没过多久,他在师父指导下,自己雕刻了一件水晶链瓶,这件作品让他是最难忘。因为水晶比玉石更脆,更容易破损,雕刻时需要做到心中有数,下刀果敢,水晶链瓶历时4个月雕刻完成,师傅非常激动,见人就夸,后来在师傅喝多的情况下告诉顾兴林那是当年扬州市场唯一一件水晶链瓶!并且那块水晶价值不菲,万一出了差错,一辈子可就搭进去了。这件作品填补了扬州雕刻界的空白后,顾老师在同辈中也开始崭露头角了。
在有了成就以后,顾兴林对玉石的痴迷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研究学习各种技法,到处学艺基本上把各个派系的雕刻都学习了解,认为只要技法好,不愁没有好作品,不愁成为中国大师级别的人。他最终明白,过多的追求技法会让石头失去了自然的灵动,要顺着石头自己独有的特点,石头自己的灵性,顺着去做。自然意境就出来了而技法是对石头自身的光华来服务的,他现在认为给石头重新赋予生命和内涵是雕刻的境界。
这几年,玉雕市场被机雕冲击对于玉雕师的生存环境很不利,很多玉雕师的改行了,但是顾老师还在坚持,他说他不会放弃自己要当中国的玉雕大师的梦想,尽然憨憨的说,“你听过有玉雕大师,有没有听过哪个是机雕大师呢”。他又说道,玉雕师就是一种职业,也是匠人,医生就是把生病的玉石治疗好重新释放光华,虽然市场不好,但是匠人只要用心做事,机器永远替代不了手雕给出的意境。
作为玉雕师不被世间的繁华所吸引耐得住寂寞,不吹捧,不贬低,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梦想坚持就如同和田玉一样埋的再深都会被人挖出来,顾老师一直这样坦然地对待玉雕生涯。希望他的坚持得到认可,付出终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