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整天在旅行,是不是隐形富豪,是不是不用工作?
都不是。
2023年截止到8月20日,共231天,我旅行了145天(60%的时间),读了86本书。看起来,我的确很闲。
流行皆为误区。
如果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方法反复解决,结果都让人不满意,是不是应该抛弃旧观念,考虑反常的路径?
“永远忙,没时间。工作朝九晚五,做社畜。现在钱不够,等我攒够钱就退休,但钱怎么永远都不够?”这就是那个问题。
什么是财富?
我们都以为钱是财富,比如美元。财富自由就是拥有25倍的年消费金额的现金。百万、千万富翁,一年一个小目标。我们都这样定义财富。
真正的财富是”金钱+时间+空间”。有足够的钱,能够自由移动到世界很多地方,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举个例子,X是年收入100万每周工作100小时的投行经理。Y是每天在加班猝死的边缘游走,每周工作50小时年收入150万的码农。Z是收入20万每周只用工作2小时,工作地点不限的“新人类”。
哪一个更有财富?
绝对财富是金钱的数目。相对财富是在“选择权和自由”基础上把收入除以投入时间得到的单位时间收入。
Z的工资每小时约为$2000,因为他只用每周工作2小时,一年104小时。
每周工作100小时的X,实际时薪只有约$200。Y也一样,时薪约$600。
Y觉得要累死,每年3周的假期就疯狂报复性旅行,比如旅行安排每天玩12小时,特种兵拉练一样跑完所有的景点。
这就像一个快饿死的人进入自助餐厅,他会风卷残云般,把自己撑死。
X空余时间就报复性消费,美其名曰,提高生活质量,让自己过的幸福些。
物质的快乐从来都持续不久,之后会陷入更大的空虚。
"Fill your life with experiences, not thing. Have stories to tell, not stuff to show."
我喜欢一个美国人说的这段话:
“我曾包下私人飞机翱翔在安第斯山脉的上空,曾在世界一流的滑雪跑道上尽情享受世界上最棒的葡萄酒,曾懒洋洋地躺在私人别墅的巨型游泳池里,过着国王一般奢侈的生活。秘密是:所有这些都比美国的房租还便宜。如果能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你的钱将自动升值3~10倍。”
拥有很多钱和像国王那样享受人生,完全是两码事。
在最容易赚钱的地方赚钱,去最适合消费的地方消费,这是我的生活理念。前提是,时间和空间必须是自由的。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而金钱是可再生资源。首先,要改变一些固有思维。
1. 忙碌不是价值的体现,高效才是。
整天忙碌并不代表有效利用了所有的时间,但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我很勤奋的幻觉,这种幻觉有助于减轻负罪感。
但真相是,以结果为导向的高效工作才更好的创造价值。
20/80原则:适用于很多方面,工作也是如此。回头看,80%的成绩是20%的时间创造的。
反思自己的时间安排。问2个问题:
1)哪20%的时间和精力给我带来了80%的结果?
2)哪80%的时间和精力给我带来了20%的结果?
增加第一项,消灭第二项。而且不要追求完美。因为6个月的培训就可以掌握一门语言,做简单交流。但要精通一门语言,甚至需要10年。如果想要性价比更高,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帕金森法则:在适度压迫的时间下,做事效率更高,质量并没有降低。
一个任务7天做完,就会拖拖拉拉。1天做完,反而会专注。刻意减少工作时间,定死一周的工作时间,就可以实现压迫感下的高效。
比如一周我只允许自己工作2-4小时。超出那个时间没做完是效率低下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效率,而不是如何花更多时间工作。
2. 减少无效输入,增加有效输出。
现在是信息泛滥的时代,对着手机刷视频一转眼2小时过去了。翻看各种微信群,1小时又过去了。不仅时间消耗了,心情也会受影响。负面的信息让人情绪低沉;乱七八糟的导向性信息,让人丧失理智地跟风。
屏蔽掉四类信息:耗时、消极、与你的目标无关、超出你能力范围。
关闭乱七八糟的微信群、只订阅有深度的内容,用读书代替看网络上真假难辨的碎片信息。
输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利人利己。简称“public learning”。通过输出,逼自己把学到的知识经过思考变成自己的东西,有条理的整理出来。写文章就是我的public learning渠道。
3. 不是财富自由再退休,而是“逐步退休”,提前预支。
以前流行一种方式,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就是攒够一定的钱,然后彻底躺平。最早的理论认为要攒够25倍年消费额的钱,每年取4%用来消费,钱就可以花不完。
但退休不是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干久了会脱离社会、意志消沉。想Fire的本质,其实是讨厌现在的工作,没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那就不要等,立刻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把退休拉长到20-30年,实现逐步退休。
如果能高效工作,地点自由。就能把剩下的时间用在做喜欢的事上。先实现理想生活的30%,再50%,再80%。从30岁就开始在退休的路上慢慢接近它。而不是冒着猝死的危险拼命赚钱10-15年,然后躺平什么也不干,这是一种“延迟满足”,甚至以健康为代价。
现在,我们要“及时满足”,因为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死,“此时此刻”是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时间。
4. 建立不开会的习惯,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处理某件事情的方式,有时候效率是:发信息>电话>见面。所以远程工作、少开会、放手让别人做,凡事不要亲力亲为,也能有效减少工作时间。
我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时,对方询问我想用什么方式沟通。我说,“不必固定每周开会,有事发信息可以解决就信息解决,需要开会沟通,我们再约会议。”
我们尝试了一段时间,没开会沟通时,我会发信息告诉他进展。这样他也知道我在干什么。因此这种方式持续下去,我们都省了时间。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我特别懒,就会一直想偷懒的方法。结果也变成了好事。具体偷懒方式,参考以前的文章:如何获得更多自由的时间,而不是瞎忙?
总结就是:“要从时间成本的角度做决策。做某件事外包的成本低于时薪,那就不做。不做的损失低于时薪,那就不做。一种情况例外,就是你的热爱。”
5. 强调优势,而不是弥补弱势。
大部分人只擅长小部分事情,在其他大部分事情上都做的很糟糕。我们小时候听到一个错误理论,一桶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水量的,所以要不断补自己的短板。
用百分之二百的勤奋去弥补短板,去和在这方面天赋异禀的人比拼,是耗费时间且低效的事。时间是有限的,在一方面花的多,另一方面就花的少。
与其弥补自己的“非致命短板”,不如投入在“天赋异禀”的优势上,事半功倍的拉开差距。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方式上创新,过上千奇百怪的人生。
只要能自我满足和自由,没有一种人生是失败的人生。
钱够了就收手,不要盲目的永无止境追逐金钱。如果你缺的是时间,那么你开什么样的车,在银行有多少存款,都没有意义。
时间,才是最值钱的不可再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