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治国为核心的中华古代文明,经商、经济建设那既是不入流的存在,更是备受歧视、备受打压的存在。尤其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建立专制集权社会之后,“读书致仕”成为了人生中不可辩驳的第一事,致仕的目的自然是辅佐统治者“治国安民”,最终“平天下”。
这个时候,即使有个别“不怕死”的商人巨贾窜了出来,凭借着出色的经商手段积累了富可敌国的巨额财富,但终究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都被统治者一一收拾了。典型的就是西晋的首富石亨,明初的沈万三,当然还有《大明王朝1566》中的沈一石。
不过在专制集权尚未来临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出现了两位天然商业奇才,一位就是陶朱公,另一位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战国末期的大商人,在各诸侯国之间做生意,富可敌国
吕不韦虽然是战国时期不起眼的卫国之人,但他的经商思维却出类拔萃,想想也非常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唬人的噱头,通过把死的说成活的,次的说成好的让购买者“愿者上钩”。这一套虽然短期因为信息不对称可以欺骗消费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畅通,终究会东窗事发,到时候自己诚信不再必然自掘坟墓。
也不用大费口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通过口舌提高产品价值,以期卖出高价。产品的价值、质量的好坏消费者自会检查。所以通过口头上自夸、而不去改变产品质量并不会带来经商的成功。
但问题来了:在那个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时代,吕不韦并没有可供产品质量提升的机器设备,如何做到产品质量提升呢?面对这个瓶颈一般人也就泄气了,但吕不韦通过过人的感知明白一点:不同地区产品质量是不一样的,相互之间的供给关系、需求大小也是不一样的。在产品产地可能供过于求、价格低廉,但在稀有之地却供大于求、价格昂贵。
随后,吕不韦想出了一条生意经:在不同地区倒卖产品,利用地域差异赚取差价,绝对是不用费口舌就能获取巨额利润。为此,吕不韦通过这条生意经赚取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贪恋权力:进军秦国政治,受封相国职务
虽然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吕不韦显然不满足,估计也是受当时潮流影响,对权谋充满了浓烈的兴趣。在赵国做生意期间,他看到了羁押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商人先天的敏感性又让他发现了商机:于是义无反顾拜访了落魄的公子异人,并且为异人争储出钱出力,使得原本毫无希望的公子异人后续成为了大名鼎鼎的秦庄襄王。
对于吕不韦这个举动,他的父亲看不明白:明明已富可敌国,赚取的财富几辈子都花不完,为何偏偏要惹火上身玩政治?对于父亲的疑问,吕不韦说出了惊世骇俗的又一生意经:耕田不过十倍利润;贩卖珠宝不过百倍利润,拥立君主建立国家获得的利润可达无数倍,为何不去做?
果然,凭借着在公子异人身上的投资,吕不韦获得了看似无数倍的利润:进军秦国政治,受封相国职务,当然利用职权之便,秦国的市场自然全部被他包揽。
贪心不足蛇吞象:商人和政治家明明已双获丰收,偏偏要“疯狂”写书染指朝政,结果被“儿子”嬴政流放
按理说吕不韦已经完成了从商人身份向政治家身份的巨大转变,理应收手颐养天年即可。可偏偏吕不韦还是贪心过猛:当上了相国的他发现:权力是个好东西,自己虽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但跟“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没啥区别,得想方设法弄到权力。
按照历朝历代的剧本,权臣想要弄权,基本都是孤注一掷、剑走偏锋:就是发动叛乱。当然这个前奏很重要:得隐忍、得发疯、得会演戏。比如司马懿“称病十年”诈曹爽、燕王朱棣装疯卖傻骗建文帝。前期的隐忍换取了后期巨额的回报:夺权成功。
但在这一点上,吕不韦显然不是那块料:别人想夺权都是藏着掖着,他选择了一条“光明正大”的路:命手下门客编写《吕氏春秋》。为了营造民意给当政的“儿子”嬴政施压,他竟然悬书咸阳街头,声称只要有人更改了上面一字,便可以赏金千金。这与商鞅的“南门立木”的做法如出一辙。
结果可想而知:作为开创了集权制度先河的秦国,如何容忍得了有人想分权?即使“父亲”也不行。当然说吕不韦是嬴政的父亲来源于《秦始皇大传》,里面说吕不韦在结识秦国公子异人的时候,特送了他一美若天仙的女子赵姬,她就是后来秦始皇的母亲。而书中也认定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因为“擅权弄政”,公然悬书宣传他的治国思想,引起了“儿子”嬴政的不满。于是借着嫪毐叛乱一事,将吕不韦“成功”牵连了进去,将吕不韦流放。最后吕不韦自感性命堪忧,便喝毒酒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