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导弹(Exocet)是一款由法国研发的高效能反舰导弹,自1967年开始研发以来,一直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这款导弹的多功能性使其适用于舰射、潜射和空射等多种发射平台,具备强大的实战应用能力和可靠的打击效果。
研发背景与历史飞鱼导弹的研发由法国宇航公司(现为欧洲导弹集团MBDA)承担,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为法国海军提供一种轻型、灵活且致命的反舰武器。1967年,第一款舰射型MM38开始研发,经过多次改进与测试,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知的飞鱼导弹家族。
1974年,空射型AM39研发成功,并于1979年正式服役。这一型号的成功试射,标志着飞鱼导弹在灵活性和打击范围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紧随其后的是1981年公开的潜射型SM39,这一版本除了导弹本体外,还采用了马达动力的辅助动力舱,能够在水下航行。
性能与特点飞鱼导弹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接近音速的飞行速度和极低的飞行高度。在发射后的初始飞行阶段,导弹会先上升至30至70米的高度,随后在巡航阶段保持在9至15米之间的飞行高度。当导弹接近目标时,高度进一步降低至2.5至8米,以增强其隐蔽性和打击精度。雷达系统在此时开始工作,锁定并跟踪目标。
这款导弹的射程为70千米,配备了惯性导引和主动雷达导引系统,使其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依然能够准确击中目标。导弹的最大速度为378千米/小时,弹长4.7米,弹径0.348米,翼展1.1米,弹重670千克。
主要型号MM38舰射型:1967年开始研发,是最早的飞鱼导弹型号,主要用于舰船发射。AM39空射型:1974年开始研发,1979年服役,主要用于战斗机和直升机发射。SM39潜射型:采用马达动力的辅助动力舱,能够在水下航行,1981年公开,1985年开始在潜艇上服役。MM40改良型:在1981年初开始生产,经过多次改良,第1000枚导弹于1990年递交给客户。实战表现飞鱼导弹自1980年代服役以来,经历了多次实战检验,表现出色。1982年,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使用飞鱼导弹成功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极大地提升了这款导弹的国际声誉。此后,飞鱼导弹在海湾战争和其他地区冲突中也多次被使用,展现了其卓越的打击能力和可靠性。
用户群体飞鱼导弹的主要用户遍布全球,包括德国、巴基斯坦、阿联酋、阿根廷、新加坡、南非、巴西、阿曼、埃及、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和秘鲁等国。这些国家的海军在不同的战术需求下,都对飞鱼导弹的性能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