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后,儿媳刘思齐提出让遗骨回国,毛主席为何坚决反对?

南书房 2024-09-29 22:05:23

1950年11月25日,位于朝鲜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员遭到美军轰炸机的轰炸,炸弹爆炸的冲击波瞬间吞没了志愿军司令部,在上千度高温的大火包围下,毛岸英壮烈牺牲。

由于毛岸英的身份特殊,现场不少人提议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但是彭德怀考虑再三,决定将遗体就地安葬。

就这样,毛岸英的遗体被葬在了大榆洞北面的山坡上,之后彭德怀将毛岸英牺牲的情况上报给了中央军委。

当时,第二次战役正在紧张筹备中,毛主席又身患感冒,周总理为了不使毛主席分散精力,就压下了这份电文。

直到1951年1月初,彭德怀要返回国内汇报工作,周总理才将报告交给了叶子龙,毛主席看过报告后,沉默了许久,一边吸烟,一边叹息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

事后,毛主席叮嘱江青和工作人员暂时不要将消息告诉刘思齐,大家一起瞒着刘思齐,一瞒就是两年半。

1953年7月底,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刘思齐发现毛岸英一直没有回国,就找毛主席讨要“说法”,毛主席这才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说了出来,刘思齐听后悲痛欲绝。

谁又能想到,在全国庆祝抗美援朝胜利的喜庆氛围下,毛主席和刘思齐心中却有说不出的苦衷。

朝鲜战争结束一年后,国际政治局势趋于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已经陆续从朝鲜撤回国内,中朝双方开始筹备建立志愿军烈士陵园,安葬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烈士。

1954年12月中旬,志愿军总部致电给中央军委,请求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同意了这一请求。

然而,当总干部部将电文上报给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时,彭德怀却否决了这一请求,并致信给周总理说:

“我意将毛岸英同志的尸骨埋在朝鲜,以志司的名义刊碑,说明其参军和牺牲经过,不愧为毛泽东主席的儿子。”

彭德怀的报告很快被周总理、刘少奇和刘小平圈阅,周总理按报告内容请示了毛主席,毛主席表示同意,还特别叮嘱说:

“就将岸英的遗骨掩埋在朝鲜的土地上,不要为他举行特殊的仪式。”

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得知这一决定后,立即带着妹妹邵华来到中南海,请求毛主席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

毛主席没有同意刘思齐的请求,还引用汉朝马援将军的话开导刘思齐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成千上万志愿军烈士都葬在了朝鲜,岸英应该和他们一样。”

1955年,朝鲜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建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毛岸英的遗体被迁入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

在毛岸英墓前的正中间,树立由郭沫若题名的墓碑,上面赫然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七个大字,墓碑的背面刻的是碑文,内容是毛岸英的生平简介。

后来,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进行修缮,朝鲜方面又在毛岸英墓前树立了毛岸英的半胸像,墓碑就被移到了墓的左前方。

1959年2月,刘思齐和妹妹邵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赶赴朝鲜为毛岸英扫墓,在现场,刘思齐哭得泪眼婆娑……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