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玩阴谋高手,不择手段灭3国,如何把郑国逐渐做大做强?

雪莲果说历史 2024-05-30 22:20:41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郑国的发展得益于郑的东迁。郑桓公死于幽王之难,继位的郑武公承接父业,率郑之民从西部王畿的弹丸之地,举迁于东部中原地带,一跃而居东部地理位置中枢,拓展了发展空间。

郑国的发展还与周王室有关,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得到周王的信任,从而担任王室司徒之职,这在春秋初年周王室还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情况下,无疑为郑国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

1、郑武公的华丽转身

郑武公为桓公之子,《史记·郑世家》载,“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

后“周之东迁,晋、郑焉依”,桓公因为属于幽王集团,才被平王集团联合攻打幽王的犬戎所杀,但继位的武公又护送平王东迁,这其中的转变是武公谋略才能的体现。

清华简整理并出版的《系年》为我们提供了两周之际的新资料,与《竹书纪年》有所类同。西周灭亡后,“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

“周亡王九年”指“幽王灭后九年”,西周灭亡后有长达二十一年的二王并存时期,也是两大集团对峙并立时期,其间诸侯国的态度,决定了两个集团力量的消长。

起码在幽王死后的九年时间里,许多诸侯应是拥护携王余臣的,后来才“不朝于周”,转而拥护平王。

在此期间,因为郑桓公本属幽王集团,可推知郑武公也原本依从携王余臣,后来才根据形势变化转向支持平王一方。

“郑桓公死于幽王之难,武公年轻,政治立场多是追随其他诸侯,大约在九年时转向平王。”

《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史记·郑世家》:“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

“申”为幽王集团的敌对势力,正因为申国联合缯国及犬戎才使郑桓公死难,郑武公与申国的联姻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郑、申联姻是因为平王集团壮大后,申侯一直是平王的坚强后盾,武公娶申侯之女是为了拉拢与申国关系,因申国为平王母国,很有势力。

《系年》说:“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

郑武公的所作所为,对郑国谋求政治利益和提高其在诸侯国中的地位都有重大影响。

郑武公加入新周王集团,高举“尊王”大旗,在周平王东迁中立下功劳。

《竹书纪年》载:

“元年辛未,王东徙洛邑,锡文侯命,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人于成周。”

今本《竹书纪年》:“(三年)王锡司徒郑伯命。”

“锡文侯命”即作命辞,由祝史诵读于受封仪式上。《纲鉴易知录》卷三:“癸酉,三年(公元前768年),以郑掘突为司徒。”

武公被锡命为司徒,周史官作《缁衣》之诗,赞美了郑武公的贤能,又为周之宗室,受王命为伯,善于其职,周人善之而作,被后人视为好贤的典范。

此诗列为《诗经·郑风》之首,当是郑人甚为荣耀之事。

《毛序》:

“《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郑玄注:“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教…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公居司徒之官,正得其宜。”

孔子曰:

“于《缁衣》见好贤之至。今读其词,欢爱之意,笃厚之情,殷勤缱绻,有加无已,不啻家人父子之相亲者,好贤若此,宜夫子屡称之也。”

这表明郑武公的确才能非凡,深得周平王喜爱,也表明武公是善于把握时事机遇之人,从幽王集团至平王(太子宜臼)集团的转变,为郑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2、郐国在哪里?

郐国,由坛姓部族建立,古文献中“郐”有时也作桧、会、侩、脍等。

《左传》《国语》作“郐”,《史记》《汉书》作“会”。《史记·楚世家》:“(祝融)吴回升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人。”

司马贞《索隐》引《系本》:“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并引宋忠语:“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郐国也。”

《古今姓氏书辨证》:“《国语》祝融之后,陆终第四子求言为坛姓,封于郐。”

《桧谱》曰:“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唯妘姓桧者处其地焉。”

可知郐国本为高辛氏之火正祝融之后所立,郐人自陆终氏分支后,一直居住于祝融故地《毛诗谱》:“昔高辛之土,祝融之墟,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妘姓处其地,是为郐国。”

郐立国较早。

《庄子·齐物论》:“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司马彪注:“宗、脍、胥敖,三国名也。”崔撰注:“宗一也,脍二也,胥敖三也。”

脍即郐,可见早在唐虞之际,郐已为方国。夏商时,郐成为正式国家,西周时重新受封,成为子男爵国。《清一统志》说:“郐城在密县东北五十里,接新郑界,周初封国。”

《左传·昭公十七年》梓慎云:“郑,祝融之墟也。”此时,郐已被郑所灭。

郑玄《诗谱》中说郐国居溱、洧之间,故有人认为此为名称之来由。

溱、洧分为古代的溱水和洧水。溱水源于今河南省新密白寨镇,与洧水汇合后称双泊河,后注入贾鲁河;洧水,源于河南登封阳城山,经鄢陵、扶沟至西华县西入颍水,传黄帝部落曾居于此,号为有熊氏。《诗经》中有《溱洧》篇,即是此地诗歌。漆水,古称潧水。汉桑钦的《水经》有《溱水篇》:“潧水出郑县西北平地东过其县北,又东南过其县东,又南入于洧水。”

郐,在早期某些文献中为“桧”,有人认为“可能因为境内生长有许多松树而得名”。郐国地望据现代考古学考证,居于今河南新密、新郑、郑州、荥阳、登封、禹县等之间区域,故城在新密市城东35公里曲梁乡大攀庄古城角寨村。

3、武公灭郐

关于郑灭郐国是桓公还是武公时期,《国语》《史记》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因而争议颇多,后世学者多以古本《竹书纪年》及今本《竹书纪年》为基点引《韩非子》《史记》《说苑》等为证,分析《国语·郑语》所载。

郑桓公时东迁计划已经实施,且占据了十邑之地,但碍于周礼并没有灭国,还保留郐国,所以郐国灭亡只可能为武公时期的事。

对此持肯定观点的也多见于记载,例如:

今本《竹书纪年》: “(晋文侯十二年)郑人灭郐。”

即郑武公二年(公元前 769 年),灭郐。

《汉书·地理志》: “桓公从其言,乃东寄孥与贿,虢、会受之。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会之地,右洛左泲,食溱、洧焉。”

又同卷河南卷“新郑”,班固注:“《诗》郑国,郑桓公子武公所国。”

依此可知,《汉书·地理志》颜注“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居于郑父之丘,是以为郑桓公”。

中的“桓公”有误,应为“武公”。

《左传·隐公六年》,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杜预注: “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晋文侯、郑武公左右王室,故曰晋、郑焉依也。”

郑玄《诗谱》:“桓公从之,言然,之后三年,幽王为犬戎所杀,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春秋》《国语》并言桓公为周司徒,以王室将乱,谋于史伯而寄帑与贿于虢、郐之间。幽王霣于戏,郑桓公死之。平王东迁,郑武公辅王室,灭虢、侩而兼其土。”

《国语·郑语》韦昭注:“十邑,谓虢、郐……后桓公子武公,竟取十邑之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郑是也。”

又引唐固注: “(郐)亦郑武公灭之,不由女亡也。”

《毛诗正义》孔颖达正义: “案《郑语》,史伯于幽王之世,为桓公谋灭虢、桧,至平王之初,武公灭之。”

《绎史》: “骊山之败,桓公死之。其子武公掘突,从平王东迁,卒灭虢、郐以为己国。”

清代魏源《诗古微》认为是桓公灭桧,武公灭虢,雷学淇也持此观点。

因此,可知郑桓公时期始寄孥与贿,于十邑开始的东迁计划,取得了很大成果,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灭郐,完成东迁大业。郑武公以此地为都城,为郑国立足中原夯实了基础。

4、武公灭虢

周初分封时,周文王封其弟仲、叔为虢国国君。

《国语·晋语》载: “(文王)敬友二虢。”《国语·郑语》载:“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

韦昭注:“虢,东虢也。虢仲之后,姬姓也 此虢叔,虢仲之后。叔、仲皆当时二国君字。”

《左传·僖公五年》载:“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杜预注:“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仲、叔皆虢君字。”

虢仲的封国在今陕西宝鸡附近,称为“西虢”;虢叔的封国在今河南荥阳市西汜水镇,称为“东虢”。郑国所灭者为东虢,西周时期也称“虎牢”。

《穆天子传》:“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

春秋时称“制”。《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杜预注: “虢叔,东虢君也,恃制岩险而不修德,郑灭之。恐段复然,故开以佗邑。虢国,今荥阳县。”

《汉书·地理志》: “成皋,故虎牢。或曰制。”此地名称有虎牢、制、成皋等。

汉时,东虢旧地建平咷城,《水经·济水注》引马渊《郡国志》曰: "县有虢亭,俗谓之平咷城,城内有大冢名管叔冢,或亦谓之为号咷城。”

郑灭虢事件,见于史料记载。《汉书·地理志》载: “桓公以其(史伯)言,乃东寄孥与贿,虢、会受之。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卒定虢、会之地。”

《汉书·地理志》京兆尹“郑”下注: “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有铁官。”臣瓒曰: “初桓公为周司徒,王室将乱,故谋划于史伯寄孥王与贿于虢、会之间,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

四年灭虢,即为公元前 767 年。

因此,郑武公灭虢的时间为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即周平王东迁之后,此时郑国在中原地区已积聚一定实力,灭郐国后二年,灭虢国,把虢、郐等十邑彻底变为郑国领土,从而把郑国迁至河、济之南,占据中原的有利位置,“西有虎牢之险,北有延津之固,南据汝颍之地”,为郑国成为春秋初年的头等强国打下了基础。

5、武公灭胡

郑国灭取郐、虢二国后,顺势灭掉其他八邑,还掠取了虎牢关以东的大片王畿土地,于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举国迁至中原。

周平王命武公继承其父任周王朝卿士之职,又默认虎牢以东的土地归郑,承认了郑国在中原的领地。郑国凭借东迁计划多年的实施,经济、人口都有大的增长,军事实力在连续攻克郐、虢等十邑后也突显强大。郑武公洋洋自得,开始制订新的扩张计划。

郑武公八年(公元前763年),攻打胡国。

《韩非子》记载较为详细:

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竹书纪年》载周平王: “八年,郑杀其大夫关其思。”

伐胡之事也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张守节正义: “《世本》云:“胡,归姓。《括地志》云: "胡城在豫州郾城县界。”

杨伯峻认为姬姓胡国在今河南郾城县,归姓胡或今安徽阜阳市。

胡国地处淮水流域,西周时期为淮夷范围,古文献中常有被周王朝征伐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陕西扶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记载,有周穆王伐胡的史实,周穆王派人带领军队征伐胜利后,又派使者出使胡国联络,并赏赐礼服,穆王可能还亲自到胡国进行安抚工作等。

胡国地处淮夷西端,是成周通往淮夷地区的战略要冲,因而周王对胡国特别重视。郑武公伐取胡国也是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胡地东部为陈、蔡,西部为许、叶,南部则主要为南淮夷的活动地区,胡国被占领后,成为郑国向外扩张的重要基地。

郑武公灭郐、虢等十邑,举国东迁,灭胡国,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新的郑国。郑国在王畿之南,接于王畿,但已是畿外诸侯国了。

《礼记·王制》孔颖达疏: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则周召毕原之等,是县内诸侯也。《诗》卫武公入相于周,又《尚书·顾命》齐侯为虎贲,卫侯为司寇,是列国诸侯也,并入为天子大夫……然畿内诸侯有为三公,则周召是也。列国诸侯入为六卿,则郑武公是也。”

其已把郑武公列为畿外诸侯。

从畿内封邑转为畿外诸侯,但郑武公仍在周王朝担任卿士,表明周王对他的依靠和信任。郑武公凭借其宏谋远略,匡扶周室,建立了丰功伟业,后人给予极高评价。

赵子深曰:

“郑武公的一生是圣文圣武的一生,依周命,伐叛周的郐、虢而建立的郑氏基业,完成郑桓公的遗命,是创业和建业的诸侯。他为周室而联秦、卫、晋诸路诸侯,驱逐西戎,迎立平王,开创了周室东迁的基业,为维护郑国一统局面尽了历史责任。他释放商奴,开发滩涂,更为郑国的强盛、荥阳的繁荣、后世子孙的昌盛创下了不朽业绩。”

周平王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公元前743年其长子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庄公的生活经历练就了其独特的人格,对其事业的成功无疑起了巨大作用。他沉稳练达,老谋深算,逐步铲除敌对势力,平定国内政局,为对外扩张势力扫除了后顾之忧。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