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法华院的传奇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1-08 01:13:58

威海赤山法华院,进门就能看见在通往大雄宝殿的路东边,遍植韩国国花“无穷花”,路西边则是日本国花“樱花”,你可能会心生疑惑。不过等你了解了发生在这里的那些故事,疑团也就解开了。

在8世纪末,新罗(古时朝鲜半岛国家之一)战乱四起,大量新罗人往唐朝迁移。而此时的唐朝,藩镇林立。唐朝政府意欲讨伐藩镇,需要大量兵力。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新罗人被招进唐朝军队,或者被卖为奴隶。在入唐的人群中,有个叫张保皋的年轻人,头脑机灵,喜欢舞枪弄棒,不久被募编入徐州武宁军中,屡建奇功,被擢升为武宁军小将。张保皋随军征战十几年,见“遍中国以新罗人为奴婢”决心回国荡平买卖人口的海盗,于是辞去武宁军小将之职回国,担任起新罗清海镇大使,专门在沿海缉拿贩卖人口的盗贼。他又见赤山浦那里有很多信仰佛教的新罗人,征得唐政府同意后,于823年,在赤山浦建立赤山法华院。

新罗的毛皮、日本的大米等特产通过石岛港被运到中国境内,中国的丝绸、茶则通过石岛港被运回新罗、日本。累了的新罗人可以去法华院稍作歇息,遇上风浪,也会祈求赤山神保佑。就这样,张保皋以威海为依托,将东北亚海上贸易做得风生水起,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的交流。

海盗扫除、寺院建起后,张保皋就利用赤山浦地处沿海,与中国胶东半岛、日本九州地理位置相近之便,大力发展海上贸易。

韩国国花是无穷花,即木槿花。韩国人之所以称其为“无穷花”,是因为木槿在花开时节会生出许多花苞,花朵连续不断地盛开,象征了韩国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民族性格。

圆仁法师

赤山法华院建成15年后,跟随遣唐使在扬州登陆的圆仁法师本想进京求法,但是当时的唐朝皇帝唐文宗对佛教并不感兴趣,不准圆仁四处走动,圆仁法师只得在扬州乖乖等待遣唐使归来,然后一起离开。临行前,由于原来的日本水手多已病亡,他们就雇佣新罗水手驾船。但新罗水手对从扬州至日本的航线不熟,所以就从密州(今诸城)返回日本。

圆仁法师正因没有机会求法而遗憾,事情却在此时出现了转机。当船只行到今胶南附近时,正遇南风,行船一路向北,竟然来到了赤山法华院附近的赤山浦。后来停泊在赤山浦的行船被大风吹到岸边,触礁搁浅,破损严重,圆仁法师便来到了赤山法华院,并四处拜访法华院附近的高僧。等他回到法华院,遣唐使的船只已经修好离开了,圆仁法师就留了下来,同众僧人一起研究佛法。他在与当地官吏、僧人的交流中,对当时唐朝的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有了全面的了解,还在他们的帮助下奔赴五台山、京城长安等地求法,直到847年才回国。

圆仁法师为日本带回了数千卷经书,并将入唐一行写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该书被誉为日本“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详细记录了入唐所见,很好地向日本展现了唐朝风貌,曰本天皇还据此追谥他为“慈觉大师”。他的弟子们则为了感谢赤山人民的深情厚谊,在日本京都小野山以赤山为名修建了“赤山禅院”。

法华院因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成为情系中、日、韩人民友谊的桥梁,院内遍植韩国国花和日本国花也就不足为奇了。

8世纪末9世纪初,赤山浦附近的村庄里有很多新罗人居住,而且他们几乎人人信仰佛教。所以张保皋就在赤山浦建立禅院,好让大家有精神依托。因为附近山石皆为红色,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又属天台宗,读诵的是《法华经》,故此院取名为“赤山法华院”。

0 阅读:2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