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仕仁
前 言
很多人都听说过“周扒皮”的故事,他是曾经家喻户晓的丑恶地主形象,创作这部作品的作者高宝玉,也不止一次在表示自己是根据真实事件所写。
高玉宝因为“周扒皮”名利双收,而周扒皮的原型,周家上下却差点被唾沫星子淹死。
他们到处喊冤,说自己从来没有剥削过人,故事是莫须有的编造!
故事与现实到底谁对谁错?半夜鸡叫的故事又是否是杜撰?
高玉宝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1927年,他出生在辽宁瓦房店的一个贫困农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奢望,高玉宝也不例外。
然而,这个小小少年对知识的渴望却如熊熊烈火,难以熄灭。
每当有机会,高玉宝就会偷偷溜到学校外面,竖起耳朵,努力听着教室里传出的朗朗书声。
他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总是不自觉地被学校吸引,这种执着终于感动了一位善良的老师,破例允许这个贫困的孩子免费入学,可惜好景不长,仅仅一个月后,8岁的高玉宝就被迫离开学校,到地主家里当了长工。
命运似乎在和他开玩笑,但高玉宝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即便在繁重的劳作中,他也时刻不忘学习。
1947年,20岁的高玉宝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通讯兵,这个看似普通的岗位,却成为了高玉宝人生的转折点。
一次因不识字而误送情报的经历,让高玉宝深刻认识到了识字的重要性,从那一刻起,他下定决心要学会认字写字。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高玉宝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是简陋到了极点,没有纸和笔,他就用瓦片和尖钉,高玉宝的这种学习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战友和长官,慢慢地,高玉宝不仅学会了识字,还萌生了创作的想法。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高玉宝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开始创作自传体小说。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高玉宝却乐在其中,每当有空闲时间,他就会拿出纸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就这样,写写画画、磕磕绊绊,在炮火连天中,长达25万字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的初稿终于出炉了。
然而随着名气的增长,争议也随之而来。
《半夜鸡叫》这个小小的故事,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高玉宝笔下的周扒皮形象鲜明生动,仿佛就是从现实生活中走出来的,他的贪婪、狡诈、不择手段,都让人恨得牙痒痒。
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成功,正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旧社会地主阶级的憎恨和批判。
然而,文学创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高玉宝的作品大多基于自传体裁,使用了大量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这种写作方式无疑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但同时也为后来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周春富的曾外孙孟令骞站了出来,他坚称高玉宝的描写纯属虚构,周家从未剥削过长工,甚至根本就不认识高玉宝这个人,孟令骞的反击并非无的放矢。
他四处走访当年在周家干活的长工,试图还原真相,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曾经的长工们对周家的评价竟然颇为正面,他们称周春富为人厚道,从不苛刻对待工人。
更令人玩味的是,高玉宝后来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半夜鸡叫》的原型其实是复县的一个王姓地主,他只是把这个故事嫁接到了周扒皮身上,这种创作手法在文学界并不罕见,但当它涉及到现实中的人物时,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议。
周家的子孙后代因此背负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甚至在社交场合中抬不起头来,这场争议持续了数十年,甚至在高玉宝去世后仍未平息。
周扒皮的原型之谜
周扒皮的原型之谜如同一团迷雾,越是想要看清,却发现真相愈发扑朔迷离,高玉宝曾多次解释,《半夜鸡叫》中的人物是艺术加工的结果,是他根据多方面的素材创作而成。
他强调,写周扒皮并非针对某个特定的人或家庭,而是为了塑造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地主形象,用以教育群众。
然而,周家人的说法却与高玉宝的解释大相径庭,周春富的后人坚称,他们家从未见过高玉宝这个人,更别说让他在家里放过猪。
周春富的曾外孙孟令骞更是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据他所说,1963年高玉宝曾亲自登门拜访周春富,试图说服他配合自己的说法。
这一说法如果属实,无疑会给这个谜团增添更多疑点,历史学家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更多地关注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租佃关系。
《半夜鸡叫》中描述的一些情节,如地主半夜学鸡叫催促长工早起,从农学、动物学甚至当时真实的租佃关系来看,都存在一定的疑点。
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争议的焦点似乎也在悄然转变。
文学创作的道德困境
高玉宝的创作引发的争议,实际上触及了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道德困境。
作家在追求艺术自由的同时,如何避免对现实中的个人或群体造成伤害?这是一道难解的方程,考验着每一位创作者的智慧和良知。
《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形象鲜明生动,成功塑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典型,这种典型化写作手法在文学史上屡见不鲜,它能够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引发读者的共鸣。
然而当这种典型化建立在现实人物的基础上时,就可能陷入固化偏见的陷阱,周家人因为这个形象背负了数十年的精神包袱,这无疑是典型化写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名作家,高玉宝肩负着特殊的社会责任,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的艺术表达,更承担着教育群众、传播思想的重任。
文学作品往往被赋予了超越文学本身的意义,高玉宝需要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寻找平衡,既要保证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又要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
高玉宝和周家的遭遇,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
高玉宝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备受瞩目的作家,他的成功离不开那个时代给予的机遇,而周家人则因为一部文学作品背负了数十年的精神包袱,这同样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结 语
两个家庭的际遇,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
面对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案例,希望文学家们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文学创作和历史评价中不要伤害到任何一个无辜的群众。
信息源:
1.中国青年网:20196年12月6日,““周扒皮”形象作者高玉宝去世《半夜鸡叫》有他童年影子”
2.中国青年网:2013年7月4日,“平反周扒皮形象与《半夜鸡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