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万万没想到,在号称“史上最强春节档”收官中,一个短语——“绝望的文盲”,成为了小热梗。起因是某春节档电影主演在路演中接受采访,被问到对作品和角色有什么感悟时,一问三不知,被网友戏称为“绝望的文盲”。记者的提问并不难,无非是“你最喜欢哪本书,有什么收获?”“角色最难捕捉的点是什么?”“你最想对饰演的角色说什么?”之类的常规性问题,但这位男主演却语焉不详甚至不知所措,令人大跌眼镜。(2月13日央视网)
客观地说,在现在语境下尤其是在目前影视片的制作中,大牌“文盲”当然能演好戏,而且在播放中任何人都看不出那些演员是“文盲”。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后期制作技术和完美手段完全可以弥补拍摄时演员存在的软肋甚至是缺陷。比如,一些“文盲”演员可以不背台词,在现场拍摄时只需数数一二三四五六七,正着数完再倒着数,无论多少台词都是数这一二三四五六七,然而这就可以拍摄通过,让导演达到满意。
不背台词只数一二三四五六七也能使导演达到满意的程度吗?答案是可笑的,但也是肯定的,能。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现代强大的无所不能的后期制作技术和手段完全可以让演员做出完美无缺的表演。在后期制作中,用技术手段可以给演员对上口形配上任何的词语,这会让演员连自己都不敢相信戏中台词流畅的人就是自己。这些演员感谢导演,因为是导演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在这样演员的心里,只有机会才是第一要务,至于背台词研究剧本那都不是核心业务,而只是边缘之为。
但导演使用这样的演员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这些“文盲”演员基本上都是大牌,他们的脸就是票房的保证,只要是有他们参与的片子观众们就会买单,而在商业化操作的档口下,这些演员的脸就是电影的第一生产力,是宣传画的金字招牌,否则的话投资方就不会买账,因此,导演也必须服从商业化的操作和投资方的喜好,导演也是打工的,在很多情况下导演还要央求着大牌“文盲”演员,否则他也心里没有商业化的底牌。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导演们很感谢强大的现代后期技术手段,它使导演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妥协于“文盲”演员,迁就于“文盲”演员,让不背台词不研究剧本的演员也可以上位,而且还是上到高位1号,而后,所有的问题都留给强大的后期制作,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后期都会制作出来,可以说是成也后期败也后期,后期是提纲挈领的总抓手。因此,导演体现自己的意志对于后期制作这块来说是强硬的,必须做到没商量,否则就换后期制作公司。
但大牌“文盲”演员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头大面大名气大,片约多,多到成了空中飞人,他们一天要跨越温带寒带,在地球上转战三四个片场,试想,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谁还有时间背台词研究剧本?他们要做的就是不停地穿梭于各个片场,哪有看书学习充电的时间,他们将所有问题都留给导演,威严的导演有时反而成为了大牌“文盲”演员的保姆,给这些“文盲”演员伺候好了片子的进展才能顺利,才能赶上档期的需要。
这次,某春节档电影主演在路演中接受采访,被问到对作品和角色有什么感悟时,一问三不知,被网友戏称为“绝望的文盲”。而面对这种场景,其实最绝望的就是观众,这刺伤了观众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喜欢的演员原来是这样的真实情况,一切都是产业化制作出来的,除了脸是真的,其他都可以制作。
但客观地说,这样的大牌“文盲”演员的出现并不是普遍情况,而只是极其个别的情况。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还是非常敬业的,他们在接到片约后兢兢业业地研究剧本,用大量的时间背台词,这样的好演员被观众和导演尊称为“老戏骨”,敬业精神渗透到了他们的骨子里。但这样个别大牌“文盲”演员的“一问三不知”仍旧从反面提醒着影视业界:要对得起自己的饭碗,要对这个行业怀有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