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骨子里自卑缺爱的人,会走向两个极端
第一个极端:
与TA建立关系的所有人,包括亲戚、朋友、同事、爱人,他都会处于低位。
靠讨好,迎合,不敢拒绝,任劳任怨跟别人相处;
内心敏感又自卑,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与他无关的小行为,就自我否定。
在亲密关系里呢?
无条件接纳伴侣的一切,卑微讨好,委曲求全,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伴侣眼里,TA是无趣的,无聊的;
在TA眼里,自己是委屈的,付出不被珍惜的。
更极端的是什么?就算伴侣发自内心赞美TA,他也会觉得是伴侣在嘲讽自己。
第二个极端:
将自己伪装成“大恶人”,尖酸刻薄,防备心极强,别人随便一句与他无关的话,都能让他情绪爆炸。
用恶,用暴躁,来掩饰内心的自卑与不安。
用愤怒,让对方看见自己想要被认可的需求。
每一个内心缺爱的人,都是拧巴的,自己累,对方更累。
-02
“对伴侣好”,并不是优点
有些人最喜欢干什么事?
“我对你那么好,你这样做对得起我吗?”
就像父母跟孩子说:“我们为你付出那么多,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就为了省钱供你,你这样乱买东西,对得起我们吗?”
是不是很相似?
因为TA没别的能耐,所以总把这件事挂在嘴边;
试图用“我对你很好”,来唤醒伴侣的愧疚感,最好让伴侣一辈子倒贴他。
真相是什么?
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对TA好,难道不是因为喜欢,不是因为爱吗?
你将对伴侣好这件事,当成拿捏他,掌控他,支配他的理由,不就是隐蔽的PUA?
要知道,对伴侣好并不是“值得拿出来说的优点”,而是经营关系的手段。
你本可以不对TA好,但你愿意对TA好,说明什么?
你要么想得到对方,要么真的喜欢对方,看你怎么选。
但千万别把自己付出的好,每天挂在嘴边,说多了,味道就变了。
-03
不敢表达爱意的本质,是害怕被拒绝
或者说,担心自己付出的不被回应,担心自己的好感不被珍惜,于是自己的主动,就变成了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根源是什么?
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打击,打压,指责贬低的环境中。
长久被指责打击,导致TA从来都是获得“负反馈”,却没有得到“正反馈”。
于是,成长的过程中,无论跟谁相处,都羞于表达感情,哪怕付出了,也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情。
为了避免结束,为了避免被拒绝,所以TA选择沉默。
总是试探,总是扭扭捏捏,总是不敢表达,这样的人,在感情里只会损耗关系。
-04
真正的爱是“共同向外求”,而非“向内消耗”
简单来说:
当两个人在感情里你侬我侬,以对方为中心,主动放弃自己的社交圈子,兴趣喜好,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
结果是什么?
热恋期过去,激情降低,必然对彼此感到乏味无聊。
常有的表现:
无话可说,聊着重复的话题,重复做一样的事情,感觉每天都很无趣。
这就是“向内损耗”,却没有外界的补充。
那情侣向外求是什么状态?
两个人彼此相爱,但更多时间会保持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
眼界,生活,圈子,不局限在对方身上。
情侣每次见面,或者夫妻每天回到家里,都能有更新颖、有趣的见闻分享。
这样的爱才是长久的,有新意的,不无聊的。
想要长久的爱,就必须学会“给彼此自由与空间”;
束缚彼此,总有一天会失去彼此。
-05
爱是追不来的,而是靠吸引来的
如果对方从一开始就对你“无感”,那么你使出浑身解数去追求,也是无效的;
长久的,盲目的,丢掉自尊去追求对方,往往无法得到对方的尊重。
即便对方最终跟你在一起,也是“退而求其次”,从备胎之中选择了你。
这样的感情,对你而言正是“痛苦的开端”。
倘若你自身某些价值,某些点吸引到对方,你只需要稍微释放点“喜欢和想在一起”的信号,对方就会顺着你的思路跟你接触。
很自然,很顺滑。
就像两只蚂蚁相遇,如何沟通?靠触角。
异性之间的吸引力,就像两个人头顶都有触角;
信号同频时,吸引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你也说不好,对方哪里吸引了你,总之,你们就是相互吸引了。
-06
多数人的爱,都是“自我的投射”
人类为什么喜欢宠物?
猫也好,狗也好,人们喜欢它并不是多么爱,而是宠物更多只有“服从性”,只能依赖主人活下去。
宠物带给主人的依赖感,服从性,任人摆布的姿态,让人的“情感阈值”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是爱吗?不是爱,而是来自人类内心的投射。
在两性关系中也是如此。
“投射性的爱意”,是自私的,是更多考虑自我的。
所以只有两个心智成熟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爱。
真爱本身,是靠近彼此,完善自我,寻找自我的过程。
两个人都圆满了,这爱也圆满了。
话题:在“亲密关系”里,你看到了什么?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