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今年早已过半。时间的车,不徐不疾。人,却随着年岁增加,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今年的夏天,很漫长。从黄梅天开始的湿热,延续到小暑大暑的酷热,立秋后的秋老虎登场,中间没有缓和。国家的南方北方,不是洪水就是暴雨,没有消停。
人生一辈子,随着岁月增加,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大都有所见识。其实,没见过的更多。相比于天地和大自然,人,不过一浮游而已。《诗经.曹风》有“浮游”诗云:“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小小的浮游,不过三天寿命。漂亮的羽翼,像华贵的衣裳。到世间一遭,仿佛就为炫耀一身与众不同的翅膀。人活着,为了什么?还清晰地记得接到工作单位报到的通知书情景,转眼已过去近半个世纪。
退休了,迈进了“老年人”行列。不管甘心不甘心,这是现实。无数的计划规划,比不过一个突然的变化。被改变的,不只是那些计划规划,还有人生的轨迹。一条曾经貌似有无数选择的道路,本质上无可选择。
是啊,人生是条单行道。即便前面的道路千万条,走上了其中某一条,只能一往无前,无法回头。哪怕只是回看或犹豫。
这些年,常常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渡劫。什么是劫?用在这里,显然不是指抢劫,而是佛家的“劫波”。一个劫波有多久?天地从形成到毁灭的一个周期。对普通人而言,根本没有资格说渡劫。在天地的形成至毁灭的漫长时间里,人类的存在,不过短短一瞬。对个体的人来说,浮游都比不上。
或许对有权有钱的,人生一辈子,是旅游观光。他们看到的风景,大多数美丽美妙。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人生的小故事,窃以为很准确。故事说:人生一辈子,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段。这一段怎么走?排队去死亡。在排队的过程中,有的人很懒,没有紧跟前面的节奏。他便是最长寿的那种。
第二种人循规蹈矩,不徐不疾的跟着队伍前行,不插队不掉队。这样的人,活到了平均数。第三种人性子太急,不愿意老老实实排队,时不时往前赶。他们便是拉低平均数的群体。排队的过程很无聊,有的人便玩玩游戏,让排队显得不那么单调无聊。于是,有了科学家,有了社会学家,有了各种不同的职业。
社会是有等级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曾经被狠狠地批了又批,今天来看,却是现实生活的呈现。不要找什么借口,就看每年高考的场景。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既然都在排队,王侯将相是不是有种,不去管了。秦皇汉武那样一世英武的人物,为了不跟着队伍前进,找了各种方士,吃了无数仙丹,终究没能改变船到码头车到站的结果。
时间是公平的,对所有的人都一样。面对渐渐老去的自己,不管服不服,“朱颜辞镜”已然是逃不过的现状。与其用化妆品等物去拉住衰老,不如坦然对之,一笑了之。
生活中看到过不少老人,年轻时豁达潇洒,年迈后却小气自私。不得不常常告诫自己,即便走在“老年”的路上,也要争取让自己变得讨厌的速度慢点再慢点。有可能的话,要保持住自以为是的可爱。
生活是不是苟且不重要,活得不那么苟且就行。相比大多数辛苦的年轻人,这把年纪不需要讨生活,轻松得多。当然,不是所有的退休者,都不辛苦。有人说“乐事不宣”,深以为然。
与“乐事不宣”相对应的“苦事不扬”,更加重要。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不要希望别人能和你共情。就算偶遇有人和你共情,却根本达不到期望中的“共”。事非亲历,如何去感同身受?
祥林嫂,够苦吧?她唯恐别人不知道她的苦,喋喋不休。人类的同情心是有限的,被消磨掉后,不会重新生长出来,剩下的只有讨厌。“祥林嫂”成了一类人的代名词。
老人,如果觉得日子苦,就去吃点糖,将苦涩留在心里,用糖去中和。
老了老了。老是一种必然。当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面对死亡时争取做一种“没有痛苦、没有遗憾、没有后悔”的人生总结。这很难,需要不断修行内心,修炼意志。
千古艰难唯一死。想明白了,是不是该浮一大白?!干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