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王木木
图片|王木木
‘水上漂’,不是轻功。
在泸州人的口中,它是泸州大贰里的一种‘名堂’。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水上漂’,也不是大贰‘名堂’,而是泸州长江上的一艘渔船,如今,它早已消失。
90年代的宝来桥,是泸州最具人间烟火气、最繁华的地方,没有之一。
滨江路的修建,沿江边衍生出无数的小摊:喝茶的,卖零食的,玩耍的...人们每天都挤在这里,晒着太阳,吹着江风:喝茶、聊天、谈事情。
宝来桥码头,是拥挤的地段。每天,茜草三厂的人们在这里坐着轮渡往返。熙熙攘攘的行人,轮渡的鸣笛,为这片码头带来勃勃生机。
摄影师·李彪那时候,长江和沱江的江面上,还有很多停泊的船只。
船只,有两种:一种是小小的打鱼船,一种是大的渔船。
摄影师·需无飘渺那时,打鱼船基本停靠在沱江边上;长江江面上,一年四季停泊不动的大船,基本都是吃鱼的船。
那时,泸州人吃鱼——如果说的是,到鱼馆吃。那么,这个‘鱼馆’,泛指市区内一切可以做鱼的馆子;如果说的是,到船上吃,这个‘船上’,则特指江面上的可以吃鱼的渔船。
滨江路的闹热,主要是因为人多。那时,路面上可以看江的各种茶馆都会坐满人,至于江边的河坝里的各种露天茶座,更是人满为患。
渔船,是90年代滨江路‘一景’。在滨江路馆驿嘴到国窖大桥位置的长江水面上,大大小小的渔船,沿江面一字排开,很是壮观。
90年代的时候,在船上吃鱼,是泸州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算是90年代泸州餐饮的特色。
长江上云集的这些渔船,每艘,都有过生意红火的时光。
那些渔船,虽然早已消失,但直至今天,依然有不少名字,还镌刻在泸州人的记忆中。
比如:绿岛,水上漂,江河鱼楼....等等。
王木木曾经写过‘绿岛’。
‘水上漂’,和‘绿岛’一样,只是众多渔船里面的一艘。
‘水上漂’渔船,创建于1995年3月。停泊在,位于滨江路宝来桥茜草渡船侧100米的宽阔的长江江面上。
鱼馆主体结构有三层楼,设有大厅、小厅、雅间。
它经营的鱼类,和其他渔船都差不多:鲫鱼、河白鲢、黄辣丁、清波、江团...都有。这些渔船的区别在于:食客对味道要求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船上的厨师,做出来的鱼,味道都不会差。)
摄影师·需无飘渺渔船停泊在江面不动,市民要上渔船吃鱼,就要走一段:由一块或者几块长木板(跳板)搭建的‘路’。
涨水天,渔船停靠的位置,离岸边较近,一般走一、两块跳板就可以到达船上;枯水季节,渔船离岸边稍远,要走的木板路,就比较远(一般都是走好几块跳板,才能到船上)。
记忆中,那种单人跳板的宽度比较窄。虽然那些长木板很厚很牢固,但人通过时,依然会感觉晃晃悠悠;踏上跳板与甲板连接处时,脚下还会发出沉闷的声响。
摄影师·李彪对于胆小一点,不敢走跳板的食客,有的船家还会贴心地派出船上的员工,搀扶客人;后来,有部分渔船,将窄窄的单人跳板,换成双人跳板或者钢板,再走的时候,就感觉安全多了。
那时,江面上的渔船,造型各异,多数都有大气的船身。白天,这些渔船,古朴典雅的身姿,呈现在滨江路游客的面前;到了晚上,船身上下此起彼伏地闪烁着各色的彩灯,一艘艘大型渔船,就像长江水面上一座座梦幻的水上宫殿。
那时的泸州人,中午在船上吃了鱼,下午就在船上‘虚度’时光——喝茶、聊天、打牌。也有不少人,下午就到船上,喝半天茶,然后吃晚餐。
每当夜幕降临,滨江路的灯光亮起;渔船彩灯闪烁;江面上倒映出的灯光,随着江水的波纹荡漾开来,美得如梦如幻。
那情景,用清代诗人张问陶《泸州》里的诗句:‘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来形容泸州那时的夜晚江景,简直不要太贴切。
那时,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手机,也没有现在这样忙,娱乐休闲方式,相对单一。悠闲的人们在饭后,沐浴着江风,欣赏着迷人的江上美景,就是纯粹地享受生活。
对泸州人来说,那段让人难忘的江边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且不会再回来;但,并不影响泸州人,将那些美好的时光镌刻在记忆里。
都被遣散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