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宣传队遇袭,危急时刻一女会计挺身而出:现在由我指挥战斗

点点读历史 2024-11-04 02:18:32

烟厂女工奔赴革命征程

1940年金秋,江苏泰州黄桥镇战火弥漫。新四军与国民党韩德勤部正在展开激烈的黄桥战役,一支200余人的国民党地方武装趁机偷袭新四军指挥所。危急时刻,指挥所内仅剩20余名文职人员,而距离最近的特务连又在五里之外。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从未上过战场的女会计陆若勉挺身而出,喊出"现在由我来指挥战斗"的铿锵誓言。这个出身于上海鞋匠家庭的巾帼英雄,凭借冷静的头脑和机智的战术,不仅成功指挥战友抵御敌军,还配合特务连将敌人击退。她的英勇事迹,也为这场扬威苏北的黄桥战役增添了一抹动人的亮色。

1920年的上海,一个鞋匠家庭迎来了一个女婴,这便是日后的革命英雄陆若勉。这个普通的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勉强度日。

到了1932年,年仅12岁的陆若勉便不得不远离家门,在上海华成烟厂当起了童工。当时的烟厂童工生活异常艰辛,每天天还未亮就要去工厂门口排队。

想进厂还得看运气,只有正式工请假了才有机会顶替。就算进了厂,资本家的剥削也让这些童工的工资少得可怜,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革命的火种在上海工厂中悄然传播。陆若勉在工厂里结识了不少进步人士,其中就包括中共地下党员。

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陆若勉很快加入了中共的外围组织抗日救国会。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对革命的道理理解得很透彻。

她开始为党组织传递情报信息,积极参加游行示威和革命集会。在第一次淞沪会战期间,陆若勉成为了党外委组织的交通员。

当时的陆若勉因为营养不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很多。这个特点反而成了她的优势,无论是日本人还是汉奸都不会注意这个"小赤佬"。

这样的身份让她能够自由穿行于上海各个租界之间。但她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因为日本侵略者经常在酒后对中国人进行残暴的欺凌。

陆若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很快成为党组织的重点发展对象。让她感到欣慰的是,母亲不仅支持她参加革命,还亲自投身抗日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同年8月,第二次淞沪会战打响,亲眼目睹日军暴行的陆若勉更加坚定了跟随党组织抗日的决心。

1938年,随着上海和浙江大部沦陷,在党组织安排下,陆若勉来到安徽云岭,加入了改编后的新四军,进入女生教导队学习。

在夏征农、余立金等著名革命家的教导下,陆若勉的思想觉悟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她还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常年在烟厂包香烟的女工,第一次打靶就打出了十环的好成绩。凭借出色的表现,陆若勉被任命为女兵排的副排长。

随后,她又被提拔为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同时兼任会计工作。这个从烟厂走出来的女工,就这样一步步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前沿阵地。

韩德勤部突袭黄桥指挥所

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新一轮的反共高潮。韩德勤带领着号称十万雄兵的部队,企图把新四军从苏北地区赶出去。

作为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的韩德勤,一直对新四军的壮大十分忌惮。他把目光瞄准了黄桥地区,认定这里是新四军的软肋。

面对韩德勤的咄咄逼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采取了灵活的战术。通过政治争取,他们成功让泰州地区的李明阳、李长江部和税警总团陈泰运部保持了中立态度。

然而韩德勤并不善罢甘休。9月初,他派出两路大军向苏北指挥部发起进攻。陈毅迅速指挥部队在营溪地区迎击敌军先头部队,一举歼灭了保安第一旅的两个主力团。

韩德勤不甘心失败,10月4日又调集了第33师、第117师和独立第6旅共1.5万余人,从海安、曲塘一线向黄桥发起猛攻。他还命令李明阳、陈泰运部和5个保安旅共3万人,形成对黄桥的包围之势。

在这场大规模战役中,苏北指挥部采取了"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第三纵队被部署在黄桥周围地区负责坚守,第一、第二纵队则隐蔽在黄桥西北地区,准备在关键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际,韩德勤麾下一支两三百人的地方武装,绕开了正面战场,试图偷袭黄桥镇内的指挥所。这支部队显然缺乏战斗经验,在靠近指挥所前就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好在指挥所内有一位叫王德贵的司号员,他曾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小号兵。他一下就听出了这段未加密的号声,意思是"找到了敌军指挥所"。

站岗的哨兵通过望远镜发现了敌情,王德贵又破译了敌军的旗语。可是此时的指挥所内情况不容乐观,只有二三十名政治部干事。

这些干事平时都是做文职工作的,虽然受过军事训练,但从未经历过实战。更糟糕的是,距离最近的特务连也跟随陈毅前往五里外的临时指挥所去了。

敌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指挥所内的形势愈发紧张。此时的黄桥镇上空乌云密布,仿佛也在为指挥所内的战士们捏了一把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不起眼的身影站了出来。她拿起哨子吹响集合号,用坚定的声音喊道:"同志们马上集合,准备投入战斗,现在由我来指挥!"

就这样,一场意想不到的遭遇战在黄桥镇的指挥所前拉开了序幕。指挥这场战斗的,竟是一位从未上过战场的女会计陆若勉。

巾帼英雄智取敌军群贼

在这场出人意料的遭遇战中,陆若勉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指挥才能。她回想起陈毅曾说过的话:遇到战斗时不要慌乱,要保持冷静,即便是敌强我弱,也要镇静下来。

她立即将有武器的同志派到最前方,组成第一道防线。没有武器的同志则被安排到营房内外,寻找可以用来对敌的工具。

这个临时组建的战斗队伍很快就按照陆若勉的命令各就各位。有的同志手持步枪严阵以待,有的则握着铁棍、木棒,做好了近身搏斗的准备。

突然,陆若勉想起了一个红军曾经用过的战术:用鞭炮和铁桶声音迷惑敌人。她立即指挥同志们寻找能发出金属撞击声的物品。

指挥所里的同志们纷纷响应,有人敲打铁锅,有人撞击铁桶,有人用木棍敲打墙壁。各种声响混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部队正在激烈战斗的假象。

这个计策果然奏效,敌军的进攻步伐明显迟疑了。他们原本通过侦查得知指挥所内只有二十多人,但眼下的声势却远超预期。

敌军指挥官开始怀疑是不是中了埋伏。这支临时拼凑的地方武装既没有电台可以与上级联系,又担心贸然撤退会被按临阵脱逃论处。

就在敌军犹豫不决之际,远在五里之外的特务连听到了枪声。特务连连长立即意识到指挥所遭到偷袭,当即带领全连战士火速回援。

特务连的行动神速,很快就绕到了敌军的背后。此时的敌军还在为是否继续进攻而举棋不定,猝不及防之下遭到特务连的突袭。

特务连的突然出现,让敌军彻底乱了阵脚。他们以为自己落入了新四军的包围圈,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抵抗的意志迅速瓦解。

不到十分钟,这支胆敢偷袭指挥所的敌军就全部缴械投降。战斗结束后,特务连连长详细了解了战斗经过,对陆若勉的临危指挥表示由衷的钦佩。

这场战斗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陈毅和粟裕两位首长的耳中。陈毅闻讯后欣然接见了陆若勉,并专门召开大会表彰政治部在这次战斗中的出色表现。

陈毅在会上发表讲话时说:"政治部机关的秀才和女同志们不仅会文还会武,会打仗,会教育,改造俘虏,'化敌为友'的这种精神,要大力发扬。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啊!"

他特别强调:"同志们看看,在我们新四军就连从未上过战场的女会计,都能在最危急的时刻站出来指挥战斗,成功地将敌军击溃,还能有什么样的敌人不会被我们彻底打垮呢!"

这场战斗不仅展现了新四军战士们的机智勇敢,更体现了革命队伍中人人皆兵的战斗精神。一个普通的女会计,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指挥战斗,打退敌人,这正是革命军队的力量所在。

巾帼英雄续写红色传奇

陆若勉在黄桥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为她的革命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因为表现突出,组织上破格将她的入党候补期缩短至一个月,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

这场战斗后,陆若勉被任命为新四军第四军分区税务局党总支书记。在这个岗位上,她结识了新四军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杨恺,两人志同道合,携手走上了革命征程。

1942年底,新四军反"清乡"战斗结束后,陆若勉与杨恺在第四军分区地委书记钟民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组织上特意发了三元钱的婚礼补贴,炊事班还破例煮了一锅红烧肉为他们庆祝。

抗日战争胜利后,陆若勉并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她跟随新四军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中原突围战役。第三野战军成立后,她又先后担任文工团指导员和医疗训导大队队长。

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一提:陆若勉的革命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她的母亲。这位普通的上海妇女多次为新四军和地下党组织传递情报,冒险运送药品,用实际行动支持女儿的革命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陆若勉被任命为华东军政大学女生大队大队长。后来,她又转任中科院南京原子能研究所,负责重要的领导统筹工作。

1955年,在举行军衔授予仪式的同时,国家还举行了一次授勋仪式。虽然当时陆若勉已经离开军队编制,但她却获得了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这两枚珍贵的勋章。

要知道,就连一些开国将军都不一定能获得这样的殊荣。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陆若勉革命贡献的高度认可。

之后的工作岗位虽然几经调动,但陆若勉始终保持着革命时期的那股干劲。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1959年,陆若勉和丈夫杨恺一同获得了毛主席和朱德元帅的接见。这不仅是对他们夫妇二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一生革命历程的褒奖。

时光荏苒,2007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将士风云录》。这本主要记载开国将军和英雄事迹的重要著作,特意收录了陆若勉在黄桥战役中指挥战斗的光辉事迹。

在晚年回忆往事时,陆若勉说过,在黄桥战役中指挥那次战斗,是她70多年革命生涯中最难以忘却的记忆。这段经历,不仅是她个人的光荣史,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生动注脚。

从上海烟厂的童工,到新四军的女会计,再到建国后的重要干部,陆若勉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她用实际行动证明,革命的火种一旦点燃,就能照亮整个人生的航程。

这位出身寒微的上海女工,用她的智慧和勇气,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故事,永远都值得后人铭记和传颂。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