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报告Ⅲ(2012—2017)》,宁稼雨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详细介绍了2012年至2017年围绕着《天中学刊》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专栏”,国内古代叙事文学研究者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反映了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中国小说研究者的学术本位意识和文化担当精神与文化自信,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
目 录
学术背景
专题报告
理论成熟与范式确立
——第三时段的研究背景与条件(2012—2017)
相关论文著作目录
论文
著作
相关论文选录
文学移位:精卫神话英雄主题的形成与消歇
互文性视野下明正德皇帝微服猎艳故事研究
国香国色自相因,芳草美人原合并
——燕梦卿形象文化渊源的互文性审视
相关著作选录
《中国各民族创世神话基本母题索引》说明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节选)
课堂教学
专题报告
中国叙事文化学的质量时代
——2012—2017课程的内涵式发展
教案、课件、课堂笔记
2012—2017年课程教案节选
2013年课件节选
2016年课件节选
2013年博士课堂笔记节选
2014年博士课堂笔记节选
2015年课堂笔记节选
2016年博士课堂笔记节选
学位论文
专题报告
迎难而上 形成规模
——本时段学位论文情况(2012—2017)
学位论文目录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学位论文选录
武则天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
苏小小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李师师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柳永故事流变研究
范蠡西施故事流变与文化意蕴考论
隋炀帝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附节选)
木兰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附节选)
西施母题的流变阐释
赵氏孤儿故事演变研究
张良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附节选)
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附节选)
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附节选)
赵氏孤儿故事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
钱镠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琵琶行》故事嬗变研究
木兰故事研究
“赵氏孤儿”故事流变考论
元明清时期牛郎织女流变研究
包公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意蕴(附节选)
项羽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附节选)
李亚仙故事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尉迟敬德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西游记》故事流变及传播研究
司马相如故事文本流变及其文化内涵(附节选)
穆桂英故事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狄青故事的演变
《新列国志》故事渊源及流变
曹操故事的文本流变及其文化意蕴(附节选)
岳飞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附节选)
荆轲故事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
理论建设
专题报告
研究范式的建构与个案成果的爆发
——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三生长时段的理论成就
相关论文著作目录
论文
著作
相关论文摘要
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理论
——宁稼雨教授的叙事文化学研究述评
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宁稼雨教授的学术追求
——以叙事文化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视角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何要“以中为体,以西为用”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一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西方主题学异同关系何在?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二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中国学术体系重建
文本研究类型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关联作用
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叙事学的关联与特质
从“AT分类法”到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类型分类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五
对《关于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若干思考》的回应意见
济公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阐释
韩湘子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仙话意蕴
目连故事在中国的演变及其文化分析
汉武帝求仙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分析
汉武帝故事研究现状与展望
——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观照背景
宣华夫人故事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钱镠故事的文本演变与割据称雄主题
植根传统 锐意创新
——“中国叙事文化学”评介
明武宗游幸猎艳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郁轮袍故事的演变及文化内涵
“人面桃花”故事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唐明皇游月宫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化内涵
张良故事侠主题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司马相如故事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
——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依据
关于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以“高祖还乡”叙事演化为例
叙事文化学有助于拓展中西会通之路
“扬州梦”故事的文本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李白故事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韩寿偷香故事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论东坡转世故事之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谈叙事文化学研究的推进
温太真玉镜台故事的演变及文化意蕴
《红楼梦》中“剖腹藏珠”母题的渊源及嬗变
《太平广记》人鬼遇合故事的主题类型与文化蕴涵
从将军到男王后
——“韩子高”形象演变分析
严子陵钓台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黄崇嘏故事的主题演变与古代科举文化
李师师故事的演变与古代青楼文化
蚩尤神话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依据
《传统故事与异域传说——文学母题的比较文化研究》
《中国人类起源神话母题实例与索引》
《宁波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
相关论文选录
故事主题类型研究与学术视角换代
———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术设想(节选)
“中体西用”
——关于中国神话文学移位研究的思考
关于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的入选标准与把握原则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六(节选)
目录学与故事类型的文献搜集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七(节选)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中体西用”范式重建
开辟叙事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地域化演变
红线女故事演变与道教文化意蕴(节选)
木兰易装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建立民族本位的中国叙事文化学(节选)
尝试与创获
——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建构(节选)
赵氏孤儿故事的演变与忠奸斗争(节选)
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理依据(节选)
相关著作选录
《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节选)
《两宋民族战争本事小说戏曲故事演变》(节选)
后记
总 论
深耕细作,全面推进
——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三时段(2012—2017)
宁稼雨
从1994年到2012年,中国叙事文化学已经走过两个时段,经过十八年的运行和实践。在此期间,中国叙事文化学从教学实践到学位论文,再到成果发表和学界的推荐评价,都全面得到进一步深化。十八年前还在构想中的大厦蓝图,已经建造成为有相当规模的大楼。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报告Ⅰ(1994—2004)》,宁稼雨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版。
一、走向成熟深化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分析
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必须依靠对其有利的必要的生态环境。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打造,中国叙事文化学已经逐渐找到并适应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进入正常的“批量生产”和良性循环状态中。
(一)人才培养教学环境在波动中进一步稳固和融洽
中国叙事文化学从草创肇始,就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所以,课堂教学是中国叙事文化学产生和培育的基地和试验场,在进入第三时段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虽然小有波动,但还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所谓波动是指因为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内容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在此期间略有变化。按南开大学人事制度关于招生导师年龄规定,笔者从2017年开始停止招收研究生。第三时段最后两年的研究生招生出现空档,因为招生人数减少导致人才培养及教学数量有所减少,但这并没有影响这个时段人才培养的大局。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依然在有序进行,并取得可观成绩。
首先是教学对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相对稳定。中国叙事文化学最初的教学对象是硕士研究生,后来也用这种方法为本科生布置过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从第二时段的2004年起增加了博士课程,从而使教学对象的层次得到提升,同时也推动了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这使得第二时段的教学质量得以优化。
乘此东风,第三时段的教学对象得到进一步扩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修生和访问学者,二是走出去到校外讲授叙事文化学课程相关内容。
这样,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再到访问学者,已经构成层次完备的教学对象体系,再加上校外讲授,使教学对象的范围更加扩大和完善。从第三时段的2012年起,这个教学对象体系逐渐形成并稳固持续下来。
其次是教学内容进一步更新充实。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学说的生成路径来看,在其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之后,最先以课堂教学内容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以此为导火索,从两个方面发动科研引擎。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报告Ⅱ(2005—2011)》,宁稼雨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版。
一是笔者围绕中国叙事文化学学理和实践所开展的多方面科学研究;二是学过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接受过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训练的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写作出来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
而这两个方面成果在学界公开发表之后,又将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推向了学界。而后,学界也参与到对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探讨和交流当中,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耕作。但这个流程并没有结束。
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被笔者同步吸收,转化为讲授“中国叙事文化学”课程的更新内容。由于第三时段相关成果比较多,这个更新过程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剧烈。因此,笔者对2016年版教学课件也
做了相当大的补充调整。
再次是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范围。此前的课堂教学范围基本只限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课程,本科生中也曾有过指导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的工作,但范围有限。
在第三时段,南开大学文学院向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创新课程导论,由数位教师分别介绍某个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尽管每位教师只有一次两个课时的课程,但意在鼓励教师把学术前沿引进课堂。
受此政策鼓励,笔者向学院进行了申报,并从2013年起在学院向本科生开设了这门课程。虽然课程体量不大,只能把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生成原理、基本框架和方法做一番概述,但对学生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影响作用。
在这门课开设的六年间(2013—2018),先后有两名听过该课的同学考取了笔者的硕士研究生并进行专门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也有更多学生了解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基本内容,从长远角度看还是扩大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影响范围。
这样,从针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修生、访问学者的教学,到校外宣讲,构成了中国叙事文化学完整系统的教学范围,为其后续的教学乃至后备研究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叙事文化学》丛书
(二)成果固定园地出色发挥助推助燃作用
中国叙事文化学起步于研究生课堂教学与学业培养,它要走向社会并得到学界认可,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学术成果能够经过社会学界检验得到公开认可,二是要得到学界专业人士的专业评价。
在第二时段之前,有部分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成果以独立一期或零散的方式在学界发表,使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取得了一定传播效应。但学界专业人士对此尚未发出评价声音。因此,在中国叙事文化学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且前景较好的情况下,构建能够展示中国叙事文化学个案研究成果、展示学界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评价与讨论交流的专门性平台,已经迫在眉睫。
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来说,第三时段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与黄淮学院《天中学刊》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专栏。该刊为双月刊,从2012年起分四期给“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开设专栏。
其收录的文章分为两种,一为个案故事类型研究,一为关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理论探讨和评价文章。在第二时段,曾经有两个刊物一次性开设“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专栏,发表使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写出的十几篇个案故事类型研究论文。
《天中学刊》将专栏扩大为每年四期,每期二至三篇文章,不仅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成果走向社会和学界,展示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成果提供了稳定平台,同时也向社会和学界打开了参与介入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大门,意义非同小可。
至于其所发表的理论和评价文章,更是意义非凡。在此之前,关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理论建设方面的几篇文章都出自笔者,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学界同行参与评价和讨论的中国叙事文化学,显然还缺少学界认可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从《天中学刊》开设“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专栏以来,每期的二至三篇稿件中,基本能保证有一篇是关于叙事文化学研究的理论探讨和评价文章。
《天中学刊》
很多研究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领域重要的专家学者在该专栏发表文章,参与对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探讨和学术批评,其中包括齐裕焜、郭英德、陈文新、张国风、董国炎、杜贵晨、伊永文、张培锋、程国赋、苗怀明、胡胜等诸多专家学者,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影响,同时也把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理论认知推向深入。
(三)扩大加强与学界的交流
在第一、第二时段中,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工作主要侧重于自身体系框架的构想、方法程序的落实,以及将这些内容付诸教学和学位论文写作实践。大约从2007年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初步开展对外宣传中国叙事文化学。从第三时段开始,我们有意加强了就中国叙事文化学相关问题与学界的沟通和交流,全面扩大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影响。
首先是继续通过学术会议增加与学界交流。学术会议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机会。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笔者在此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尽量突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主题和内容,尽管每次会议的主题不尽相同。
从2012年起至2018年终,笔者在大约每年一到两次的学术会议中,与中国叙事文化学主题相关的发言论文大约占一半以上。这些发言论文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扩大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为其研究方法的更新提供了新的信息和角度,引起了广泛的学界关注。
其次是利用外出讲学机会宣讲中国叙事文化学。随着中国叙事文化学和笔者学术影响力的增强,从2012年起笔者外出讲学的机会逐渐增多,笔者把这些讲学机会视为又一个宣传推广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好机会。
除主办邀请方有指定题目外,在拥有讲学题目决定权的前提下,特别是听众对象是研究生或以上层次时,笔者基本选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题目。讲学为现场讲座方式,对象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
宁稼雨教授在做学术讲座
这种现场讲座方式能够和听众面对面直接交流,不但便于听众接受,还能方便与听众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及时澄清听众的一些疑惑,而且能互相补充一些新的知识。在笔者招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不乏曾经现场听过讲座,然后有目的地报考过来的学生。
最后是申请和认真完成相关项目,把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落到实处。
在第三时段,笔者先后有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个是于2007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神话的文学移位研究”,这个项目主要是使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神话进行个案故事类型解剖研究。
这个项目不仅采用了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为中国古代神话的传统研究探索了新路。它把中国古代神话从传统的历史学研究、宗教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神话溯源研究转入神话母题在后代文学花园绽放情况的探流研究,是中国叙事文化学在叙事文学故事类型个案研究中的一大突破和创举。
另一个是于2017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汉魏晋南北朝小说辑校笺证”。这个项目本身属于古籍文献整理的范畴,但却能够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积累大量文献资源和参考材料。这两个项目的先后衔接,也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各个层面的工作摸索了一些重要经验,总结出一些规律。
二、课堂教学进一步精益求精
从1994年到2011年,以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已过了十八个年头。从课堂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和方法,乃至教学考核等整个教学系统过程,不但已经形成完整的链条,而且一直处于不断动态更新过程中。到了第三时段,各方面条件更加成熟和丰富,从而为中国叙事文化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更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宁稼雨教授在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
(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完善
经过长期摸索实践,我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体系中的地位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因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理念框架起步于研究生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一直将其视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理念和方法的枢纽,以随时吸纳更新来保证中国叙事文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常教常新。
到2012年,中国叙事文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已经逐渐趋于系统和完整,但因第三时段相关科研成果比较多,也为课堂教学内容提供了更新的资源和参考信息。
这一时段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新变化最大的是在原第二章“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对象”中。该章原分为四节,分别为“主题类型的确定”“文本的应用”“文化分析”“叙事文化学与比较文学分析”。
这四节内容基本涵盖了叙事文化学个案故事类型研究从研究对象确定到文献搜集整理,再到故事形态异同的文化分析的全过程,是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的核心部分。但因一章中包含内容太多,以致有些重要内容无法充分展开。到第三时段有了大幅度的调整改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整个教案结构做大幅度调整,即将原第二章“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对象”拆分为四章,分别为第二章“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对象”、第三章“个案故事的文献搜集”、第四章“故事类型的文化批评”、第五章“叙事文化学与比较文学”。
调整扩充之后,加上原第一章“叙事文化”,叙事文化学整体结构更加完整充实,也基本上实现了各章内容的均衡。尤其是原第二章因为章节限制,难以充分展开的问题得到完全解决。更新后的四章,特别是第二章、第三章的内容有了相当大的扩充空间。
另一方面则是对更新后的各章进行大幅度扩充。如更新后的第二章“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原为旧版中该章的第一节,题为“主题类型的确定”。
至第三时段,该节扩充为一章。扩充后该章分两节,第一节为“关于故事主题类型的确定”,节下增补三个三级标题,分别为“主题学的类型方案”“前人关于中国文学主题的处理”“叙事文化学的处理方案”。
《中国叙事文化学》丛书首发仪式
该节调整之后的内容,比之前更加具体、充实、明确,也反映出在关于叙事文化学研究对象——主题类型的认知和判断方面的进步和强化。
第二节“个案主题类型的确定和整理”,旧版名为“文本的应用”,节下未列三级标题。在第三时段的教学内容中,该节改为此名,并下设两个三级标题:“个案故事类型的基本条件”“关于个案故事类型的选择和梳理”。
很显然,之前“文本的应用”这个标题显得笼统和模糊,而“个案主题类型的确定和整理”则把“文本的应用”明确指向个案故事类型的确定和整理。下面两个三级标题又分别从“确定”和“整理”两个方面夯实了本节标题的内涵和主旨,表现出对第二节内容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和明确表述的过程。
再如更新后的第三章“个案故事的文献搜集”为原版第二章中第二节“文本的应用”,四节内容,第一节“目录学与故事类型文献”、第二节“索引与故事类型文献”、第三节“总集与故事类型材料”、第四节“丛书类书与故事类型材料”。
更新后不但章节扩大,而且每节下都有数条三级标题,内容更加丰富。这些更新和增补极大充实了叙事文化学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的文献搜集路径,为叙事文化学研究在文献搜集方面“竭泽而渔”“一网打尽”的目标理念夯实了基础。
此外,原第二章中第三节“文化分析”,第四节“叙事文化学与比较文学分析”两节也分别升格为章,章下各分数节,节下设三级标题。与原版相比,都有程度不同的提升和扩充。
(二)从纸质黑板教学到PPT教学
在第一、第二两个时段,中国叙事文化学课堂教学一直采用纸质教案加黑板这一传统教学方式。从第三时段开始,为配合教学内容的更新增补,叙事文化学课堂教学引入PPT模式。
第三时段的PPT课件先后有过两个版本,2013年版和2016年版。上文所述这个时段叙事文化学教学内容的更新情况,在这两个PPT课件版本中都有充分体现。
《中国叙事文学化探微》,宁稼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PPT教学课件的使用,不仅能使教学内容,尤其能使大量生僻字直观展示,节省了板书时间,而且能使学生随时全面了解掌握教学计划和进度,便于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网络园地进行教学内容交流互动
从第二时段末期开始,笔者创建了个人网站“雅雨书屋”,该网站配有论坛(BBS)“传统文化与文学”。其中包括与笔者教学情况有关的两个栏目——“教学园地”和“研究生园地”。
经过第二时段末期的初步尝试,从第三时段起,这两个栏目全面承担了叙事文化学研究课程的大量辅助工作。其中包括,在“教学园地”栏目中,经常发布有关叙事文化学教学内容更新变化的信息,方便学生和学界随时了解掌握叙事文化学学术前沿及其在教学内容中反映的各种情况;另外将“研究生园地”作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提交课程作业和交流互动的窗口。
叙事文化学的课程作业,也基本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示和保存。通过该平台还能进行授课人、学生、学界等各方面的交流互动,为叙事文化学课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学位论文学术质量品位全面提升
经过之前两个时段,十八年的积累实践,以叙事文化学理论为研究方法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已经有了比较深厚的积累和很多成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第三时段的学位论文写作水平有了更明显的进步。
(一)选题作者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第三时段学位论文写作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参与学位论文写作的队伍出现明显扩大和强化的趋势。
具体表现在,刚起步的第一时段,参与学位论文写作的作者基本为硕士研究生。从第二时段起,增加了博士研究生。而从第三时段开始,新生力量开始加盟叙事文化学学位论文写作,那就是其他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代叙事文献与文化高层论坛合影
经过近二十年的宣传和传播,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逐渐为学界所了解,很多高校研究生开始尝试采用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以故事类型为选题对象来写作学位论文。经初步统计,第三时段有十一篇外校硕士学位论文为故事类型研究。这一情况表明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的扩散效应已经开启,期待有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个案故事类型层级意识更加明确
所谓个案故事类型层级意识,无论是指个案故事类型选题对象是定位在具体的个案故事,如王昭君故事、西厢记故事,还是由若干个案故事类型组合而成的某个主题意象,如复仇主题、离魂主题、负心主题等。
这个问题我们在此前两个时段有过摸索和尝试,中间也有过部分非纯粹个案故事主题类型,而有些意象主题的痕迹。如非现实婚恋故事研究、墓树故事研究、妒妇故事研究等。第三时段共有博士学位论文十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八篇,全部采用非意象主题的个案故事类型层级进行写作。
这表明,叙事文化学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的对象目标范围已经明确,同时也为叙事文化学个案研究提供了比较成型和成功的参考案例。
(三)论文选题类型趋向规范集中
从选题类型角度看,第一时段基本是漫无边际的自由选题状态。到第二时段,已经开始注意选题类型的属性,并逐渐形成几个比较集中的选题类型群。而从第三时段开始,学位论文选题就更加明确集中了。
笔者在《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中,将中国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分为“天地”“神怪”“人物”“动物”“器物”“事件”六大类。以此六个大类为基础,在此前两个时段的论文选题实践中,逐渐形成神话传说、帝王、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四大主题类型。在第三时段的学位论文中,这四种类型的选题均有覆盖。
《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
其中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集中在神话传说、帝王和历史人物,本校硕士学位论文则主要集中在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这两类中,校外硕士学位论文也基本在这个范围覆盖当中。
(四)论文写作模式不断趋于科学和合理
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的学位论文在写作模式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逐渐趋于科学和合理的态势。
按照笔者最初对于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写作的框架结构设计,大致有纵向式和横向式两种基本模式。
所谓纵向式结构是指论文第一章为故事类型的文献综述,从第二章开始按时间发生顺序进行章节排列,即章的名称为朝代名称,章下节的名称即为该朝代内该故事类型相关几个文化侧面的演变轨迹。所谓横向式结构的第一章与纵向式相同,但从第二章开始,章的名称改为该故事类型的相关文化侧面,而章下节的名称则是该文化侧面按时间发生顺序的排列。这两种模式在前两个时段中都有过实践和尝试,并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果。
第一时段的学位论文均为硕士学位论文。因为硕士学位论文的体量中等,一般在三五万字左右,所以两种框架模式均可采用。到第二时段,增加博士学位论文之后,这一情况开始有些改观。因为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体量比较大,一般不会少于二十万字。
所以从第二时段起,博士学位论文在结构体例上开始有了一些思考和变化。但这也只是个别情况,没有从整体大面铺开。从第三时段开始,这些思考和变化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得到全面实践。
首先,“横向+纵向”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模式。经过多年摸索实践和各种层次作者的参与,学位论文写作模式渐趋成熟,并且逐渐形成“横向+纵向”的写作结构模式。即第一层级章为横向(文献综述+各文化侧面分析),第二层级节为纵向(各文化侧面下的历代演变过程)。第三时段大部分学位论文采用了这种模式。从此,这种模式成为叙事文化学学位论文写作的最基本模式。
中国叙事文化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
其次,关于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的改造和变化。
第一章文献综述是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写作的固定部分,也是故事类型文化分析的坚实基础。因为第一时段起步时只有体量规模有限的硕士学位论文,所以采用“横向+纵向”的基本模式是合理和必要的选择。
但是,从第二时段起增加了博士学位论文,情况就有了一定变化。博士学位论文的体量规模远远大于硕士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的文献综述部分一般会在五万至十万字,有的甚至会更多。
这个体量放在论文开端,加上文献综述的内容基本为故事类型文献的总结梳理,也会含有相当数量的古籍引文,在阅读顺畅程度上会造成一定障碍,会对第二章之后的文化分析内容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作用。
对此,从第二时段起,部分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提出建议,将博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的文献综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对故事类型全部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的综述内容,另一部分则为对故事类型全部文献本身的存在状态进行描述介绍的文献叙录内容。
前一部分作为第一章的内容,后一部分则作为附录放在正文之后。这样的安排不但解决了此前第一章体量偏重的问题,而且也使文献综述的两个部分各自独立、各司其职,更加合理。这一模式在第三时段得到全面推广,不仅博士学位论文基本采用了这种模式,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也参照了这种模式。
再次,关于故事类型文学分析内容的增补。
叙事文化学故事类型研究的框架结构从起步时形成的基本模式是“文献综述+文化分析”,对故事类型的文学分析有所忽略。从第二时段开始,在部分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中,有人提出故事类型作为文学研究的性质,不应该忽略乃至放弃对故事类型本身文学要素的关注与研究。
这个意见受到我们的重视。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后,笔者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关于故事类型文学分析的内容,使其成为故事类型学位论文框架结构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具体操作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传统结构模式“文献综述+文化分析”之后再加一章“××故事类型的文学分析”;另一种是把该故事类型文学分析的内容分解到各章中,即在第二章之后文化分析的各章中,加一节“该文化分析方面的文学书写”,描述分析该文化侧面的文学书写状况和特色。这个模式从第三时段开始尝试使用,没有做统一要求,部分作者开始采用并实践,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四、进入水到渠成的收获季节
经过两个时段十八年的积累和实践,叙事文化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相当收获,水到渠成地进入收获季节。从成果形式和产生源头来看,已经覆盖到理论发源地、教学培养渠道,以及学界社会面;从成果的性质来看,则有个案故事类型研究论著和立项成果,叙事文化学的理论探索,以及学界对叙事文化学的评价讨论等。
(一)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的成果与立项
与前两个时段相比,进入第三时段后,叙事文化学个案故事类型研究成果大幅度增长。从研究主体来看,经过两个时段的培养和宣传,一方面南开大学培养的相关博士和硕士已经逐步掌握个案故事类型研究方法,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在叙事文化学研究影响下,学界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叙事文化学个案故事类型研究方法的人也逐渐增多。
此外,随着叙事文化学研究影响的扩大,学界对其认可程度也逐渐提升,刊物、科研立项、论著出版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收获。继第二时段《厦门教育学院学报》接连两期为叙事文化学设立专栏后,第三时段又有《天中学刊》和《九江学院学报》为叙事文化学研究开设专栏。
同时,其他刊物中也陆续出现模仿近似叙事文化学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的文章。同时,第三时段以叙事文化学研究方法为依据的科研立项也逐渐增多。据初步统计,第三时段来自各个渠道的叙事文化学个案故事类型研究论文约二百篇、学术著作六部、省部级科研立项五项。
(二)叙事文化学理论本体建设逐渐加强
随着叙事文化学各方面工作不断深入,其本身的理论建设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加强。从第一时段起,叙事文化学的基本理论最初只是通过教案讲义进行初步构想和设计,并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和展示,这些理论要素在教学和相关研究实践中不断补充加强。
《六朝志怪小说的故事类型及其文化意蕴研究》
到第二时段,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方法。作为这些成形理论的总结表述,该时段笔者发表过几篇论文,基本是从整体上论述中国叙事文化学得以成立的学理依据和大致操作轮廓,如《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构建》《关于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设想》等。
通过这些论文,学界对叙事文化学的学理和方法开始有了初步了解,但还有待将此笼统的轮廓加以细化,才能进一步夯实和强化叙事文化学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为此,从第三时段开始,叙事文化学理论开始向纵深发展,从之前笼统概况的综论转入对其各个层面的理论展开细致分析。
如《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为什么要“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一》《中国叙事文化学与西方主题学异同关系何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二》《文本研究类型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关联作用》《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叙事学的关联与特质》《从“AT分类法”到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故事类型分类——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五》《关于个案故事类型研究的入选标准与把握原则——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六》等。通过这些工作,叙事文化学的理论本体体系更趋完备系统。
(三)受到学界关注,不断获得热议与好评
随着叙事文化学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在学界和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学界对其关注程度与热议好评程度也不断增强,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扩大了它的学术影响力。
首先是国家及各层面新闻媒体的关注。
在第三时段,《中国社会科学报》曾两次刊发文章,向学界推荐和评议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一次是2013年3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刘杰《解读中国叙事文学的故事主题》一文。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大致介绍和推荐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使学界能够初步了解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第二次是2018年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李永杰《学者倡议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一文。该文梳理、总结学界若干学者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评议,向学界提供关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的信息和知识。
其次是学界对叙事文化学的广泛评议。
《知哺集》,宁稼雨著,凤凰出版社2023年6月版。
从第三时段起,《天中学刊》设立“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栏目,该栏目不仅刊发大量个案故事类型研究文章,也刊发很多学界对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评价和讨论。该时段《天中学刊》刊发的学者专家对于叙事文化学的热议和评价共二十多篇。
很多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和评议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有的从科学性的角度解读分析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学理依据(郭英德:《构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学理依据》,《天中学刊》2012年第3期),有的把中国叙事文化学放置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角度来审视(陈文新:《叙事文化学有助于拓展中西会通之路》,《天中学刊》2012年第3期),有的从传统小说戏曲研究路径创新角度理解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张国风:《中国小说、戏曲研究新视角——简评宁稼雨中国叙事文化学理论》,《天中学刊》2012年第4期),有的从叙事学在中国传播演变的角度理解和评价中国叙事文化学(董国炎:《谈叙事文化学研究的推进》,《天中学刊》2012年第6期),还有的则对叙事文化学提出商榷意见(张培锋:《关于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以“高祖还乡”叙事演化为例》,《天中学刊》2016年第6期),等等。
通过这些热议和评价,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外延内涵,以及一些具体操作的方式都更加明确。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既有利于中国叙事文化学自身的进步和深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叙事文化学的社会和学术影响。
(四)其他非正式渠道的信息反馈
除以上正式媒介外,还有许多学界同人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对中国叙事文化学进行评议和评价。从反馈的渠道来看,有微博留言、微信公众号留言、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以及私人交流等;从反馈的对象看,有熟悉的师友同行,也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从反馈的内容看,多数为正面肯定性评价,也有少数因对叙事文化学某些理念和方法产生疑惑而提出的咨询和疑问。
通过这些信息反馈和交流,反映出中国叙事文化学已经产生比较广泛的社会和学术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叙事文化学的首创者能够比较及时地了解社会及学界的反馈,从其中的肯定中看到成绩和正面效果,同时也能够随时掌握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使叙事文化学能够继续沿着健康的道路在不断调整更新中发展和进步。
尽管在第三时段中国叙事文化学已经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但仍然还有不少团队能够意识到的和学界提出的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比如,在叙事文化学理论建设方面还缺少研究力度和学术突破。
《诸神的复活:中国神话的文学移位》
《天中学刊》中国叙事文化学栏目的文章作者队伍主要限于笔者授课培养的学生,其他投稿的入选量比较有限;个案故事类型学位论文中文学研究成分还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既反映出叙事文化学尚存的不足,同时也指明了继续向纵深发展的方向。
后 记按照本套丛书的整体部署,本册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三时段的年代跟踪报告。
从时间上看,第三时段的时间节点是2012—2017年。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中国叙事文化学从理论体系到操作程序已经形成比较完整和有效的逻辑系统和实践方法。
如果说前面两个时段中国叙事文化学基本完成了产品理念和基本构造设计的话,那么到了第三时段基本就进入到批量生产的状态中。所以第三时段主要特色就是以多产和收获为常态表现。
作为多产和收获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从2012年起,与《天中学刊》合作,在该刊设立“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专栏,集中发表和推出叙事文化学研究成果。这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证明学界和社会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取得进展和成绩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提供了长期成果展示平台,成为学界和社会了解叙事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窗口。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文丛》
由《天中学刊》原主编朱占青教授,副主编刘小兵教授主编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文丛》(三册)所收一百多篇文章,为该栏目开办五年期间的全部文章汇集。这是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一次客观重大成果收获。
如果说这套文丛所展示的是此时段叙事文化学研究的全面重要成果的话,那么这背后多年来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为它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准备。尤其是课堂教学与研究生学业指导和学位论文指导,都是培养叙事文化学研究人才的关键渠道,也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栏目设立以来能够保证稿源充足的重要作者队伍资源。
《天中学刊》“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栏目除了发表叙事文化学的个案故事类型研究文章外,从栏目一开始,就经常发出学界专家对于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进行学术评价和商榷的文章。通过这些专栏平台的学术交流,不仅极大地扩大了叙事文化学的学术影响,而且也促进了学界关于叙事文化学研究的交流与研讨,进一步推动了叙事文化学研究的提升和发展。
按照本套丛书的统一结构安排,除全书总论外,本册报告依然分为“学术背景”“课堂教学”“学位论文”“理论建设”四个部分。专题报告为该部分在该时段发展运行情况的总结分析,其他内容则是与该时段该主题相关的原始文献目录和部分成果节选。
参加本报告编写人员全部为叙事文化学研究团队成员,具体成员和分工情况如下:
宁稼雨:主编,撰写前言、后记,提供最初讲稿教案,负责本册全书的设计,分工协调和统稿;
赵红:副主编,撰写主体报告第一部分(学术背景),部分编务工作;
梁晓萍:副主编,撰写主体报告第二部分(课堂教学),提供原始课堂笔记(1998年版),部分编务工作;
李春燕:副主编,撰写主体报告第三部分(学位论文),部分编务工作,提供原始课堂笔记;
孙国江:副主编,撰写主体报告第四部分(理论建设),部分编务工作,提供原始课堂笔记;
韩林:提供原始课堂笔记;
李彦敏:成员,提供叙事文化学研究相关学术信息(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张慧:成员,负责本书资料查找搜集、录入和整理工作;
张莹莹:成员,负责本书资料查找搜集、录入和整理工作;
任卫洁:成员,负责本书资料查找搜集、录入和整理工作;
陆倩:成员,负责本书资料查找搜集、录入和整理工作;
徐竹雅筠:成员,负责本书资料查找搜集、录入和整理工作;
杨沫南:成员,负责本书资料查找搜集、录入和整理工作;
祖琦:成员,负责本书资料查找搜集、录入和整理工作;
蔺坤:成员,负责本书全书的资料核查和格式调整工作。
《六朝小说学术档案》
第三时段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硕果累累,生机勃勃。这是收获季节的迹象,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停滞不前、故步自封的理由。
在一片繁荣景象背后,还有不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打造提升、完善充实的理论观点和操作细节。我们愿意就这些缺漏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锤炼,把叙事文化学推向更深和更广的层次。
主编:宁稼雨
2022年12月18日于津门雅雨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