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忆对印作战:作战途中还要背着印度大胡子兵,想悄悄处理掉

正观历 2024-09-26 19:07:08

1962年9月20日,印度总理尼赫鲁为实现侵略计划“前进政策”,命令印军越过中印边境交界线,向当时正在边防值守的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

印方率先发难,放军随即对印军的侵略行为进行反击。在战斗中,印军对我解放军态度穷凶极恶,解放军在行军作战途中,俘虏印军后,并没有丢之弃之,而是选择照顾优待。

一、不论何时,坚持“优待俘虏”政策

1962年10月10日,印军进攻中印边境交界线东段地区尺冬哨所。当时解放军还在向中印边界集结的路上,印军已在东段周边部署了16000人,在中印边境的西段地区也部署了1个旅部、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和若干配属分队共5600多人。在印度的不断推动之下,中印双方在边境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面对咄咄逼人的印军,中央军委决定于1962年10月19日向印军发动反击作战。随后,在印军又一次发动大规模侵略战的时候,双方激烈交锋。

经过32天的激烈战斗后,解放军用最短的时间就摧毁了印军在西藏境内建立起来的据点,突破了印军防线,一度引起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恐慌。

当时国际上有很多专家和领导人都认为中国这次肯定是要打进印度的,中央军委却在1962年11月21日的时候突然发布声明:从1962年11月22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不仅如此,解放军前线作战部队还接到命令:

“从1962年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1959年的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

撤退后,解放军主动全部归还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释放和遣返了被俘的印度军事人员。

双方交战,胜者王,败者寇。中国在中印边境作战中已经取胜,为什么还要主动撤军、主动退还武器、主动遣返俘虏呢?国内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有疑惑,我们是胜利的一方,为什么还要把姿态放得这么低呢?是要求着印度不要再骚扰我们的边境了吗?日本法西斯我们都不怕,现在竟然开始畏首畏尾了?

一时间,国内舆论难以招架。中央军委首长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能轻易咽下这口气?那必然不能。但事关两国关系和中国未来的发展,同时,这样做也能够让世界各国见识一下我们的大国胸怀。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大国!

当然了,最能证明我们的大国胸怀的,还是解放军在战场上的所作所为。

在1962年的战斗中,解放军在取得巨大战果的同时依然坚守底线,面对步步挑衅的印军,我们依然坚持“优待俘虏”的政策。

“优待俘虏”是我军早在抗战时期就定下的规矩,只要敌人愿意放下武器,那么我们就不能继续进攻。同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给俘虏提供尽可能好的待遇。在抗战时期,解放军得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即便如此,俘虏仍然享受到比我解放军战士更好的待遇。

这样的情况在抗美援朝体现了,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依然照旧,解放军战士在战事紧张的时候,甚至还得背着俘虏一起作战,非这样做不可吗?

完全是职责所在,否则谁愿意搭理他们。为了方便作战,解放军战士曾提出要枪毙俘虏,但却遭到了上级领导的严肃批评。根据参战老兵回忆,我们回顾一下全部细节

二、战士押送俘虏回战俘营

1962年4月,刚成年的李兴亚响应政府号召,参加了国家组织的征兵体检。随后,符合各方面条件的李兴亚成了国家征收的第一批学生兵。国家对这一批学生兵的主要安排是学习外语,在战场上辅助作战。

迫于中印边境形势紧张,在刚刚完成征兵工作后,李兴亚等人就被集体运往西北地区。他们需要在这里进行训练,适应高原缺氧、低温的气候环境,同时接受一段时间的英语、印度语、尼泊尔语等外语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后,与李兴亚一批的新兵已经基本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和部队生活。

一群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虽然刚接触社会,但他们的身体素质好、学习能力强,各方面都能很快适应。尽管如此,但并没有达到能够上战场的标准。而当时印军在前线日渐猖狂,考虑到战争即将爆发,中央决定让这批学生兵上战场历练历练,战争不等人,我们需要加快步伐才行。

随后,李兴亚一行人被运往中印边境线附近。下车后,李兴亚远远的就能望见印军在对面建立起来的据点,大大小小的都有,像是做好了迎战准备。这让第一次亲身经历战争的他不由得心生紧张,但他知道,这就是他的使命,必须迎难而上。

100名学生兵被分别安排在了不同的部队、不同的岗位上。李兴亚当时负责在师部做一些后勤工作。

正是在这个岗位上,让他有了一次“窝囊”的经历。

战争刚刚打响,李兴亚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各作战部队配送物资,做好后勤保障供给,但是在打了几场仗后,他的工作逐渐发生了变化。

每场战斗下来,部队都会捕获几个印军俘虏。刚开始的时候俘虏少一点还能够安排过来,但是随着印军反扑的势头越来越猛,战斗规模也不断升级。有时候印军在一场战斗中投入的人数能达到几千人。

越是大规模的战斗,印军的斗志越容易被我方击溃。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场战斗结束后我军捕获的印军俘虏的数量不断上涨。根据战后统计,解放军边防部队在1962年的战斗共计俘虏印军3968人。这么多的俘虏,怎么处理?总不能一直跟着部队左右奔走吧。

这样一方面增加了部队阵地暴露的概率,还需要防范印军俘虏反叛,让本就疲惫的战士们更加疲惫。另一方面这些俘虏每天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当时我军在捕获俘虏后一般都是将他们送回后方的战俘营,但派谁去送?派多少人去送?这都是问题。

当时李兴亚所在的部队,进攻任务紧,押送俘虏回战俘营的任务自然落在了他这个负责后勤工作的人身上。

三、打仗还要背俘虏?真想一刀捅死他

在刚开始接到押送俘虏任务时,李兴亚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满心欢喜的就接受了。首长愿意把押送俘虏的任务交给他,这是对他这个学生兵最大的信任。

后来,李兴亚才知道,原来这么“窝囊”。

来上战场杀敌,现在却要押送俘虏。这就算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还要背着俘虏前往战俘营,实在是窝囊!

上一秒对方还是自己的敌人,有可能双手上就沾满了我们战友的鲜血,下一秒成了俘虏,我们不仅不能伤害,还要款待。从满腔怒气到化干戈为玉帛,这样的身份转化未免也太快了吧,印军真会折磨人。

在这样的情况不论是换谁来经历,心理上多少都不舒服的,更何况当时李兴亚还是个刚成年的新兵,这样的变化让他极为恼火。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级把押送俘虏的任务交给了他,他就要完成。

随后,李兴亚就准备押送俘虏返回战俘营。但谁能想到,更令人崩溃还在后面。

李兴亚和俘虏经过简单的交流后,正准备出发,却发现俘虏受了伤。这样的情况,他不得不背着俘虏前往战俘营。当时李兴亚负责押送的印军俘虏应该是印度少数民族部队战士。战后回忆时讲述:

“那位印军俘虏是个大胡子,个子还高,我个子低,他个子高,趴下来后,身体的整个重量全部都压在我身上”。

这在当时对李兴亚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962年印军是突然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尽管我们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但对于印军发动进攻的准确时间并无法得知。所以在1962年10月20日凌晨,各部队都是突然接到作战命令后出发的。

刚开始的时候,印军在解放军的进攻下,溃逃现象频发。我军为了保证阵地的稳固性,每打完一场仗后,不仅需要对阵地进行仔细的打扫,有时候还需要对溃逃的印军进行追击。这就使得战士们根本来不及休息。

为了把握战机,解放军战士们基本上都是几天几夜没合眼。李兴亚自然也不例外,自己行军已经很累了,在极度疲劳的状况下,他和战友们都是边行军边睡觉的,闭眼睡觉,但脚不能停,走一段以后睁开眼看一下再接着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要背着一个体重远超自己的印军俘虏返回战俘营。这样的事情谁能忍受?

自己行军就够累的了,还要背着俘虏长途跋涉,所以李兴亚在背着俘虏走的一路上非常生气。自己受累就算了,关键还是让印军俘虏享受,这上哪里说理去?

身体上的劳累,再加上心理的愤怒,让李兴亚产生了一个想法。

中途休息,李兴亚把俘虏放在一边,独自找到了班长:“班长,你控制住他,我把他捅死,新兵背俘虏,窝囊死了!上面问起来,就说俘虏想要逃跑,我们把他处理掉了!”

听到李兴亚的话后,班长急忙进行了制止:

“不行,咱们连长和指导员都是国民党俘虏,对于俘虏的处理工作非常重视,我们解放军的政策也是宽待俘虏、优待俘虏。杀俘虏、虐待俘虏是被严令禁止,如果一意孤行,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听了班长的一席话后,李兴亚的冲动心理被打压下去。即便心中有百般不愿意,他也要完成这项任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就这样,李兴亚将印军俘虏押送回,圆满完成任务。

当时被释放后,还有不少俘虏舍不得离开,他们知道,回到印度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