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突围,下一场技术革命,中国已先行一步

强国视角 2023-09-09 16:49:13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的车企被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销量给吓着了,纷纷呼吁欧洲汽车行业必须要尽快调整战略,才能缩小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差距。去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突破300万,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而且在今年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是十分给力,仍在稳步上升当中。有汽车业者分析,今年年底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欧洲造汽车有将近200年历史了,特别是在传统内燃机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起步晚,被西方甩得太远太远,几乎无法超越。既然在这一赛道上没有希望,不如换赛道,或许还有超车的机会。事实确实如此,发展新能源汽车,给了中国汽车业新的希望。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中国自身的石油资源并不算十分丰富,排在世界第13位,开采成本高,储备量仅为委内瑞拉的9%,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极其不对等,长期依赖从国外进口。过去,世界上有种说法: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就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石油大发现运动”,而在新能源领域完全躺平了。而中国在石油能源上完全不具备任何优势,只能另辟蹊径。

日本作为一个石油资源同样匮乏的国家,日本打算石油、新能源两手抓,设计出了一种新型锂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极高,十分适合用来发展新能源汽车。于是开始从传统的镍铬电池开始转向锂电池。当时的中国趁势接手了日本的镍铬电池市场,又遇上了索罗斯狙击泰铢和港元,引发了亚洲金融风暴,全球电池产业价格暴跌三成,而这时中国电池成本低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中国镍铬电池生产商迎来了向上攀登的机会,抢占了七成的全球市场,这家生产商就是比亚迪。在2000年,比亚迪终于研发出了自己的锂电池,但在2003年就收到了日本索尼的诉讼,这给比亚迪敲响了警钟。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拓宽渠道才能活下去。于是比亚迪正式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

日本也没闲着,在2013年的时候,日本公布了《日本再复兴战略》,重点发展氢能源,日本主要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三菱、尼桑等都加入了这项研发,并且一度垄断所有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拒绝与中国车企展开任何合作。但是,没有中国巨大的市场做后盾,日本企业白白掌握了技术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既然日本人不愿合作,中国就下定决心要和日本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一决高下。

中国此时已经成为了消费锂电池生产大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新能源汽车完全是水到渠成的。2008年,比亚迪耗资十亿,造出了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DM。不过,由于中国在新能源基建方面不够完善,缺少足够的充电桩,导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并不理想。所幸的是,研发资金换来了600多项专利技术,这才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真正的目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外界的压力硬生生将比亚迪逼成了十项全能,成为了全球唯一掌握电机、电池、电控以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核心技术的车企,甚至直接搞起了技术鱼池,刀片电池、IGBT芯片、CTB技术、DM-i混动技术等等。之前害怕被“卡脖子”,现在脖子比腰都粗,面对日本、美国的技术围剿,中国根本不带怕的。

美国在技术上打不过,就开始在市场上动歪脑筋。为了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美国签署了一份两万亿的发展技术并发布了《通胀消减法案》,这项法案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但有两个前提:一是该车企必须是由与美国签署了自贸协议的国家生产;二是40%以上的电池原材料要来自美国,并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长。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摆明了就是想白嫖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销量狠狠打了美国的脸。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市场竞争最激烈最彻底的国家,吸引了无数的技术、人才、资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之配套的新基建也提上了日程,这些甚至会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当世界各国发现石油已不再是必需的能源时,新能源或许会成为下一场技术革命,中国却早已在新能源领域提前布局,先行一步。
0 阅读:1

强国视角

简介:带你了解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