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6年张学良被软禁开始,在长达54年的软禁生涯中,先后研究过王阳明的阳明学说和《明史》,后来在宋美龄的劝导下,还入了基督教。
关于入教事情上,张学良还被蒋介石和宋美龄算计了一把,被迫要求与结发妻子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于凤至为了保全张学良的性命,只能无奈同意,张学良因此与赵四小姐也就是赵一荻结婚。
事情还要从1961年9月说起,有一天宋美龄在士林官邸请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吃饭,饭后向张学良介绍了一位有名的牧师周联华。
在和张学良交谈过程中,周联华问道张学良有什么要求,张学良说道想请牧师为他举行洗礼仪式。
这时宋美龄开口了,说道汉卿你现在的情况不能接受洗礼,因为你和于凤至还有婚姻关系,又和赵四小姐同居几十年,等于你有两个太太,这样来看,你是不能接受洗礼的,如果你想要接受洗礼,必须和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才可以。
赵四小姐一听,劝张学良不要与于凤至离婚,这样太伤她的心。而且赵四小姐之所以可以陪伴张学良那么久,也是于凤至的一片苦心,不说其他,光凭这点,赵四小姐也不想“落井下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张学良被软禁之初,是发妻于凤至一直陪着他,到了1940年,于凤至不幸患了乳腺癌,必须动手术,张学良通过宋子文等人的帮助,让于凤至赴美治病,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于凤至在离开之前,唯恐张学良身边没个贴心的人照顾,也同意赵四小姐前来照顾张学良,后来赵四小姐到了以后不久,没有后顾之忧的于凤至才离开前往了美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于凤至是“成全”了赵四小姐。
没想到赵四小姐虽然反对,但张学良沉思许久以后,却答应了宋美龄的要求,同意与于凤至离婚。
张学良之所以同意,其实背后的关键在于,他看明白了宋美龄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介绍牧师,并且劝自己离婚,虽有私人方面的考虑,但同时还有着不怀好意的政治意义。
因为蒋介石想要断了张学良的后路,于凤至赴美治好病以后,就一直努力打拼,而不是回去陪伴张学良,就是想着张学良有朝一日获得自由以后,可以有一个去处,可以来与自己团聚。
同时于凤至还对蒋介石有着很大的意见,认为他出尔反尔做的太过分,是不想再回去夫妻俩都沦为“囚徒”,还明确表过态,说道宁死他乡也绝不回中国台湾。
所以在蒋介石看来,于凤至就是张学良离开台湾的最大动力之一,也是张学良的最大后路。
尤其是1959年他不情不愿的下令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虽然只是形式上,依旧限制张学良的自由,但害怕张学良因此有了离台的想法。
为了绝了张学良想要离开台湾的念头,蒋介石是玩起了反间计,授意宋美龄提出让张学良离婚的要求,无论于凤至同意与否,都会极大打击两人的关系。并且借此试探张学良的态度,看看是否对大洋彼岸的于凤至念念不忘,是否想要离开台湾。
张学良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痛苦而无奈的同意与于凤至离婚。当时张学良的女儿张闾瑛和女婿陶鹏飞正在台湾探望张学良,张学良写了一封要求离婚的信,让她们回美后交给于凤至。
张闾瑛回去以后,害怕母亲于凤至受刺激,一直不敢将信拿给她看,直到两年后的1963年秋天,于凤至才见到张学良写的信。
张学良在信中最后意味深长的写道:“大姐是至明至察之人,对汉卿之心洞若观火,一定能深加理解,遂小弟心愿。何去何从,任由大姐酌定”。
于凤至是个聪明人,看出了张学良的身不由己,知道张学良不是为了儿女情长。
毕竟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算计还有一个致命漏洞,就是赵四小姐跟随张学良多年,虽没有夫人名义,但大家早已承认她的夫人身份,而且她早已入了基督教,当时可没有哪个牧师或者哪个人说她因张学良没有跟于凤至离婚而违背教规,怎么到了张学良身上就不行了,就要提这个问题了,就要求他与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了?
这点张学良看得明白,于凤至也看得明白,所以于凤至并没有反对,而是回信同意与张学良解除婚姻关系,于1964年寄到张学良手中,同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结婚,顺利通过蒋介石和宋美龄对他的试探。
当时于凤至还对女儿张闾瑛说道:“你父亲汉卿是他们笼子里的一只鸟,他们随时都会把他掐死的。几十年来,为了汉卿,我死都不怕,还怕在离婚书上签字吗?所以我是为了汉卿更好地活下去,我同意离婚”。
晚年的于凤至回忆,她认为蒋介石和宋美龄让张学良与她离婚,就是堵住张学良去美国与家人团聚和取得自由的路。
并且说道:“为了保护汉卿的安全,我给那个独裁者(蒋介石)签个字,但我也要向世人说明,我不承认强加给我的,非法的所谓离婚、结婚”。
张学良虽然通过了这次试探,但他依旧被蒋介石视为心腹之患,到了蒋介石病逝,蒋经国接班以后,张学良依旧没有全面恢复人身自由,直到1990年,蒋经国病逝2年后,张学良先生才全面恢复人身自由。
同样也是在1990年,一直在苦苦等待张学良的于凤至,终是没能再见到张学良,在洛杉矶于遗憾之中病逝。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