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详解中国古代政治格局与国家战略

论史近现代 2024-11-20 00:06:42

1904年,英国近代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宣读了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将地理学与世界政治格局相结合,提出了“心脏地带”“地理枢纽”等重要概念。书中的诸多观点,对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篇著名的论文,后来被认为是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与达尔文《物种起源》、马尔萨斯《人口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托马斯·潘恩《常识》等并称为“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

麦金德爵士与其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

100年后,中国历史学家宋杰首次将麦金德的理论与中国古代战争史相结合,积二十年之功,写就《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一书。全书纵横山川、河流之间,详解中国古代政治格局、国家战略,揭示王朝兴衰更替背后的地理密码。透彻的识见、严谨的考据、流畅的论述,使得这部封面平平无奇的学术著作,上市后收获了出人意料的反响:

·核心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专文推介

·豆瓣评分高达8.8,入选“热门战争图书TOP5”

·本书绝版后,二手书成交价格被炒至1000元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豆瓣评分与二手书成交价

什么是战争的地理枢纽?

战争,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它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地理形势的影响。在大规模战争里,某个或某几个地区由于位置的重要,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热点,它的得失对战局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战略要地在军事地理学中被称作“枢纽地区”。

“枢纽地区”的军事思想其实起源很早,在《孙子兵法》中,就曾将“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的地方称作“衢地”。战国时期的战略家范雎,在对各国地理形势进行全方位分析后,更加明确地把位于东亚大陆中心的韩、魏两国称作“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也曾说:“任何国家里都有一些特别重要的地点,那里有很多道路汇合在一起,便于筹集给养,便于向各个方向行动,简单地说,占领了这些地点就可以满足许多需要,得到许多利益。”他将这种地区称为国土的“锁钥”。

“衢地”“天下之枢”也好,“锁钥”“枢纽地区”也罢,其实表达的含义基本一致。一言以蔽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兵家必争之地”。

2

枢纽地区具备哪些特征?

中国古代内地战争中,枢纽地区往往处在几大经济区交界的边缘地带,是军队行进的必经之地,如豫西在关西、关东之间,淮南、荆襄在南、北方之间,具有防备入侵和准备出击的双重作用。同时,枢纽地区要具备地形、水文优势,可作为天然屏障,有利于组织防御,如豫西处于山区,淮南、荆襄处于江河沿线、水网地带。开阔平坦的“四战之地”,如豫东、冀南、苏北,有利于展开兵力进行会战,但无险可守,是难以成为枢纽地区的。

清代彩绘湖北地图中的襄樊地区

如果内部战争形势为东西对立,则双方对峙争战的主要区域往往是东西方交界的豫西走廊。它以洛阳为中心,东至荥阳,西达潼关,南至南阳盆地,北抵黄河或延伸到晋南的河东(中)地区。中国历史上的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绿林赤眉农民战争、董卓之乱、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间的战争、李唐政权与窦建德/王世充的交战、安史之乱等,基本上都是以该地为主要战场。

如果内部战争形势为南北对立,则双方的征伐攻守主要在黄河、长江之间的淮河、汉水流域进行。枢纽地区为淮南(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和荆襄(湖北北部江陵、襄樊、汉阳一带,尤以襄阳为重)。三国时魏与蜀、吴联盟的交战,西晋与东吴、东晋与十六国、南朝与北朝及隋的对抗,北宋与南唐、南宋与金朝及元朝的作战,多是在淮南、荆襄两地进行。

3

枢纽地区与都城选址有何关系?

历史经验表明,枢纽地区只适宜建立军事枢纽而不适合建立首都。首都如果距离基本经济区的边界太近,在战时容易遭受敌人侵袭,往往陷于被动的局面。

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如战国初期魏国以安邑为都,和秦国隔河相望,屡屡受以敌军迫境的威胁,后来将都城东迁到大梁,才摆脱了困境。豫西山区的中心洛阳,在东汉、隋唐时期也做过首都或陪都,防卫效果并不理想。

又如东汉定都洛阳,周围虽有崤山、伊阙、黄河环绕,但地域狭小,缺乏防御纵深和作战的回旋余地,位置又在天下之中,道路四通,敌军进犯甚易。所以汉末董卓篡政时,关东诸侯联军来攻,董卓即不敢守洛阳,只得焚宫室、挟天子西迁长安,以豫西为前方战场,与敌军相持。隋朝以洛阳为东都,亦数番受到反叛势力(杨玄感、李密、李世民)的长期围攻,几次粮尽援绝,形势危难。唐朝安史之乱时,东京洛阳亦两度失守,为叛军所据。北宋则选择了靠近南北方交界地带的水陆冲要开封建都,女真铁骑南下时也轻易地将其包围,终至陷落。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首都设在基本经济区的边缘地带,这样在战乱时期就不得不充当军事枢纽,把国家的政治中枢推到作战前线,无异于与人争斗时不用手足,而以头相搏,自然是十分危险的。

首都设在某个基本经济区的中心,距离边缘地带较远,还有战略枢纽的保护,便可以收到较好的防御效果。如秦都咸阳、西汉首都长安,附近沃野千里,又是四塞之国,关东势力来犯时,可以凭借荥阳至潼关的豫西数百里山险步步为营,设防抗衡。历史上在关东建都者多选择河内(冀南)为定鼎之地,如战国时赵都邯郸,十六国、北朝之君常都邺城,是华北平原的中心,四周山川环绕,自古称为形胜。江南立国则多在建康(金陵),它“内以大江为控扼,外以淮甸为藩篱”,龙盘虎踞,为王者注目。上述三个地点都周围经济发达、物产丰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统治集团的物资需要,又离所在基本经济区的边缘地带较远,外有山岭江河为险阻,敌军来袭时可以用作缓冲之地,避免受到直接的军事威胁。比起洛阳和开封,长安、邺城与金陵作为都城在战争防御上的地理条件要优越得多了。

4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利枢纽》的价值何在?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谈论的,是关于夏朝到南宋末年,地理枢纽的诞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包括夏、商、西周的甘、管,春秋战争中的郑国,战国的韩、魏,还有函谷关和豫西通道,秦汉时期的敖仓,三国的合肥、濡须和汉中,东晋南朝的寿春,北朝到唐中叶的河阳三城,隋末唐初的洛阳,蒙古和南宋战争中的襄阳。全书由此出发,对当时战争的策略、部署、路线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述历代将领用兵之得失,探究战争胜负背后的地理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往往具备各自独有的“兵家必争之地”。本书用力最深的重要特点就是探索了枢纽地区的作用、分布与变化问题,它以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从军事地理学的视角,来解读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乃至现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与国家战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