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时,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对于淮海战役,毛泽东也曾有过极高的评价:“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的吃下去了。粟裕就是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的大厨师和美食家的代表者”
作为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有着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粟裕以极其出色的战场敏锐判断力和大兵团指挥作战能力,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淮海战役依旧是美国一些军事院校学习的经典战例。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相较于动辄几十万人大厮杀的淮海战役,粟裕更感兴趣的,却是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在写回忆录时,他在亲自执笔的《粟裕战争回忆录》中对淮海战役只字不提,但对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却不吝笔墨。
而后来我们在《粟裕战争回忆录》中所看到的淮海战役章节,是粟裕的夫人楚青根据粟裕回答别人的提问,汇编而成的《粟裕谈淮海战役》。
由此可见,三年浙南游击斗争对这位军事大家影响之深远。而在浙南长久以来的革命游击斗争中,要论最凶险的一次莫过于浙南三年游击斗争中的第一次反“围剿”,粟裕与罗卓英的对决。
一、绝处逢生的红色革命火种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形势岌岌可危,中央红军在长征前,为吸引敌人注意力、牵制住敌人,红军总部决定以红七军团为抗日先遣队兵出福州,并北上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的红十军汇合。
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州是我军历史上年纪最轻,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优秀指战员。他1927年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革命后又跟随起义队伍上井冈山。
在多次的反“围剿”革命斗争中,寻淮州以出色的战争指挥艺术和勇猛的胆识,一路从一名士兵成长为我军的高级指战员。
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指挥才华,寻淮州21岁当上了红七军团军团长,成为我军当时最年轻的军团长。
红七军团不仅有足够媲美101的杰出指战员寻淮州,而且更有后来被人誉为一代战神的军团参谋长粟裕。按理说,有如此强强联合的加持,这样的红七军团应该是横扫一切魑魅魍魉不在话下。
可现实是,由于敌强我弱等因素,红七军团与红十军汇合时,人数仅剩下三千人。全军团6000多人打起仗来虽个顶个的厉害,但整个军团却只有一千多支枪,大部分战士手中拿着大刀和梭镖等冷兵器。
当他们从瑞金出发,拿着极其简陋的武器装备,执行着九死一生的任务时,注定了接下来的血腥战斗一场胜过一场。
抗日先遣队失利后,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红军部队实力再次有所增强。这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国民党方面出动了第七师、49师、补充第一旅和浙江保安第二纵队共11个团在谭家桥、怀玉山两地与红十军团展开了惨烈的激战。
此役之后,红十军团先头部队1000余人在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下,突破重重封锁线转战闽浙赣边苏区,余部被整编为红军挺进师。
说是红军挺进师,但此时仅仅只有500余人,从红七军团到红十军团,将近一万战士,现在只剩下几百人,寻淮洲、方志敏、刘畴西,曾经的战友全部牺牲在了茫茫的大山当中,倒在了革命的路上,粟裕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
斗争是残酷的,革命是会流血牺牲的,粟裕此时还来不及悲痛,只能把满腔的泪水咽下肚,咬紧牙关把这绝处逢生的500多人的红色革命火种保存下去。只要活着,只有保留好革命火种,一切才会有东山再起之日。
粟裕带领着这500多人改编的红军挺进师一路再次突破敌人重重的围追堵截,从赣东北来到了浙西南,在甩开浙江保安一团和福建保安二团等地方民团武装后,粟裕建立了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仙霞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通之要冲,历来有“东南锁钥”、“八闽咽喉”之美誉,《东舆纪要》载:“仙霞天险,仅容一马。至关,岭益陡峻。拾级而升,驾阁凌虚。登临奇旷,蹊径回曲,步步皆险。函关剑阁,仿佛可拟,诚天设之雄关也”。
作为仙霞山主脉的仙霞岭,其险峻雄秀之独特,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军事防御角度而言,择此地为红军挺进师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自然再合适不过。
军事上暂时有了落脚的休整之地,接下来就要努力建设浙西南根据地了。仙霞山一带距离蒋介石的老家奉化和“小委员长”陈诚的老家青田都不远,在仙霞山周围搞根据地,无异于将革命的矛头架在了反动派的脖颈上,这是他们万万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因此,红军挺进师抵达仙霞山后,国民党军和当地各种民团武装,除了继续在军事上对红军保持持续打压的高压态势,而且还不遗余力大肆宣传各种反动思想,极力欺骗、蒙蔽群众,不少浙西南群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人心惶惶,见到红军队伍扭头就跑,根据地建设一时陷入了窘境。
尽管根据地建设困难一度遇到了不少困难,但粟裕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态度,深入基层,与广大群众打成一片。
在红军挺进师全体官兵的努力下,很快,我军不仅粉碎了国民党方面一系列的谣言和抹黑,而且还实施了打土豪分田地,真心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
而随着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站稳脚跟,根据地的势力范围扩大到北抵浙赣路,南到闽浙边,西到赣闽边界,东到丽水宣平的广大地区。
地盘在扩大的同时,红军挺进师也从原本当初建立时的500余人,迅速发展壮大到一支2000余号人的队伍。
红军挺进师不光初步实现了中共中央交给的战略牵制任务,在浙江境内站稳脚跟,牵制住了有生之敌,而且粟裕带领绝处逢生的红色革命火种走出了绝境,像一把钢刀插在了敌人的身边,让国民党反动派如芒在背。
二、对决罗卓英,向着敌人的心脏突围浙西南根据地的快速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巨大恐慌。浙江历来被蒋介石视为后花园,是蒋介石、陈诚的老家。对于这个地区,国民党高层严防死守,不容许有任何的赤化行为。
所以,在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抵达仙霞山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仙霞山附近修筑了大量的碉堡和封锁线,企图用碉堡战术,一步一步缩小包围圈,把广大红军将士困死在仙霞山上。
国民党方面的一厢情愿,显然低估了红军指战员的智慧和勇气。当年在中央苏区,我军队对付这种老掉牙战术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要把过气的这一套再拿出来对付粟裕的红军挺进师,不啻于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可笑至极。
面对敌人碉堡战术的疯狂围困,粟裕专挑敌人薄弱处下手,将国民党反动派辛苦构筑的碉堡防线冲得七零八落。敌人不仅没能给红军造成大的损失,反而让红军挺进师在粟裕的带领下,越打越壮大。
浙西南地区红军的迅猛发展,让坐镇南京的“微操大师”蒋介石绷不住了。他急电浙江省主席黄绍竑,要求他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进剿”活跃在当地的红军队伍。
黄绍竑是新桂系三巨头之一,他治军严明,长期主政浙江,手下有一支“士官教育团”。这支部队以浙江各县保安队基层队长和常备队长为骨干,配备了先进武器,反共意志坚定。黄绍竑得意地将此倚为“怀中利剑”。
蒋介石把浙江这个老巢交给黄绍竑来治理,不光看中他与桂系巨头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是肯定他治理一方的施政能力。浙江交到他的手中,意味深远。
可现在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一路做大,蒋介石又暴跳如雷,这对于黄绍竑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就不言自明了。
因此,黄绍竑为完成蒋介石交代的任务,派出了9个团的兵力,兵分四路向浙西南气势汹汹地扑来。粟裕瞅准机会率部跳出蒋军的包围圈后,在运动中不断调动、消灭敌人。
结果,半个多月下来,红军挺进师没被消灭,蒋军的9个团反倒损失惨重,粟裕趁机把革命的一把火烧到了浙赣铁路两侧。
浙赣铁路始建于清末,连接江西和浙江两省,更要命的还在于,蒋介石和陈诚的老家都在这条铁路的附近。粟裕都把革命闹到这里了,他们害怕自家的老巢被一锅端。这下蒋介石气得“娘希匹”的大骂,陈诚也急得抓耳挠腮。
国民党高层雪片般的电令就像催命符一样,令黄绍竑压力山大。迫于无奈,他只得狠狠心、咬咬牙,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士官教育团派了出去,想跟红军来个彻底了解。
可没想到,这支在黄绍竑眼中所谓的精锐,到了粟裕的手中被三下五除二打熄了火,又急又恼又气又怕的黄绍竑,心疼得直跺脚。
几次反击下来,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从最初的500余人,发展壮大到了1000多人,再加上地方武装力量1000余人,能够参加战斗的红军多达2000余人,再算上所有的干部,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不仅急速扩大了根据地,而且还将队伍壮大了起来,可谓稳稳站住了脚跟。
事到如今,再不派出个得力干将,别说是浙赣铁路一带,恐怕大半个浙江都会落入共产党人之手!
蒋介石如芒在背,“小委员长”陈诚也寝食难安,他明白:这次出击,不出则矣,一出则务必要将对手一刀斩于马下!放眼望去,国民党内能有如此凶狠作战水准的军官不在少数,但陈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心腹、“土木系”的罗卓英。
陈诚向老蒋推荐他,除了派系考量,罗卓英此人着实不简单。
罗卓英,保定军校毕业,保定军校与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合称“影响近代中国三大军校”,陈诚是他在保定军校的好同学,蒋介石还是保定军校的校友。
不光名校学历傍身,人脉资源丰富,罗卓英还是国民党内一位长于谋略、勇猛敢战的将领。尤其在1941年的上高会战中,罗卓英率领的军队在兵力略占优势,武器装备,空军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垮了日军第33,34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致使日军三分之一以上的兵力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何应钦因此将此战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罗卓英绝非国民党内完全靠关系上位的庸庸之辈,至少在国民党内,他有着其他人无法企及的战场敏感能力和指挥作战能力。
对于这样一位出色将领,将其视为左膀右臂的陈诚寄予了厚望。因此,在他向蒋介石推荐罗卓英后,老蒋自然也就首肯了。
1935年7月至8月间,蒋介石任命罗卓英为“闽赣浙皖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集中了国民党军共63个正规团气势汹汹向粟裕扑来。
不过,在这次出发前,“微操大师”蒋介石再次从战略上将此次的行动定义为“清剿”。他认为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只能算是“残余”,对其用兵不能叫“围剿”,只能叫“清剿”。
蒋介石从战略上很轻视红军挺进师,但罗卓英可不这么看。在一番详细的调查后,罗卓英发现:粟裕他们的发展速度,竟比当初中央苏区壮大得还要快!
罗卓英被惊出一身冷汗,他不敢掉以轻心,为击败这个可怕的对手,他采取了国民党惯用的碉堡战术,把浙西南根据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同于其他国民党将领的碉堡战术,罗卓英还在东南方向布置了6个团的兵力,切断了粟裕与闽北、闽东根据地的联系。
这是非常狠毒的一招。在罗卓英的重兵围困和切割之下,一方面,闽北、闽东根据地无法与浙西南根据地形成犄角之势,同时,在国民党大军的步步紧逼之下,浙西南根据地范围渐渐变小,可活动的地域被严重压缩,物资军需都无法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极难突围出去。
另一方面,在井冈山斗争经验中,毛泽东虽然总结出了“敌进我退,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运动战策略,但此时的浙西南根据地与当时井冈山的情况大不相同。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的纵深比较宽广,红军在敌我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在运动战中,尤可随时集中起优势的兵力,打击一路敌军,只要敌人一路被击败,整个围剿也就被粉碎了。
而现在的情况是,浙西南根据地纵深不足,不利于运动战的展开;队伍规模虽有较大扩大,但敌军数十倍于我,我军集中兵力很难击败其中的任何一路,充其量最多也只能做到歼灭敌人一个营。
照搬照抄井冈山斗争经验必然凶险未卜,革命的火种刚刚在浙西南烧起来,红军承受不起这样的后果。
2000名红军将士的生存濒临绝境,粟裕思来想去,决定采取“敌进我进”的策略,留下两个纵队坚守浙西南根据地,牵制住敌人,同时,趁着敌人尚未完全实现合拢,亲率主力跳出包围圈,奇袭敌人的心脏地带浙南,开辟浙南革命根据地,然后再出兵蒋介石、陈诚的老家,以逼迫罗卓英回援,从而解除浙西南根据地的危机。
1935年8月,罗卓英向浙西南根据地发起了凶狠的“清剿”,红军挺进师在粟裕的指挥下,留下第二、第五两个纵队坚持原地战斗,尽可能多的牵制住敌人。
其余的主力部队趁着第六十七师和第十一师尚未合拢之际,从他们中间间隙渡过蛤蟆湖、龙泉河,一举跳出敌人包围圈,悄悄进入浙南国民党心脏腹地,并游走于浙闽边区与敌周旋。
三、蒋介石震怒,保住祖坟要紧红军挺进师主力突围出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罗卓英耳朵里了。此时,他有两个选择:
一、放弃对浙西南根据地的“清剿”,追击粟裕的主力部队。
二、继续坚持对浙西南的“清剿”,派出部分兵力追击粟裕的大部队。
高手对决往往就在刹那间的决择,任何一丁点的小失误,都会葬送整支军队,乃至战局的发展。而罗卓英作为久经战阵的国民党将领,对于粟裕的战略意图,自然一目了然。
所以,即便粟裕带着大部队突出重围后,罗卓英依然把主要兵力拿来围困浙西南,仅仅只派出5个团前去追击。
因为他很清楚,率领7万多人的部队去追击不足千余人的部队,无异于“拳头打跳蚤”难以奏效,更何况,粟裕的单薄兵力撒在茫茫大山里,纵使所有兵力去追,也未必能起到什么效果。
罗卓英派出的5个团虽然不是国民党军的主力,但就粟裕此时的兵力而言,仍十倍于挺进师的主力,粟裕的主力部队活动时,总是被尾随追击,甩都甩不掉。
红军挺进师与敌人的战斗激烈而频繁,损失也日渐严重,可罗卓英始终没有上当,将围困浙西南的敌军撤出,长此以往,将于红军挺进师不利。
既然小鱼小虾钓不动这条大鱼,那就来票大的:建立浙南根据地,把部队开到老蒋和陈诚家门口去!
根据这个战略作战方案,粟裕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布局:
第一步,成立“突击队”,以发动浙南群众为主,歼灭小股敌人为辅,严惩根据地内的顽固不化的首恶分子,让根据地人民看到希望,以坚持斗争。
第二步,成立“牵制队”,在整个浙南展开大范围的军事斗争,以吸引牵制敌人,掩护基本区和根据地的斗争,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新的根据地。
经过半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红军在落脚的基本区周围,建立了一些零星的小块新根据地,挺进师的队伍再次有所壮大。
这个时候,罗卓英依旧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继续围困浙西南,企图将浙西南根据地连根拔起。
粟裕眼见时机已到,于是走出了第三步:飞兵奇袭蒋介石和陈诚的老家!
既然软硬都不吃,那就来招狠点的釜底抽薪!粟裕带领红军挺进师在浙南站稳脚跟后,火速率军时而奔袭蒋介石的老家奉化;时而突袭陈诚的老家青田。
当然,这种经常性的突袭,并不以占领土地为目的,而是要给这两个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紧张氛围,让“微操大师”蒋介石再来一次“微操”,逼迫罗卓英回援浙南,从而解除浙西南根据地的危机。
奉化、青田两地的国民党反动派,经过粟裕来回的折腾,早已是惊弓之鸟。他们极度畏惧红军挺进师,生怕红军战士随时到他们家里来“做客”。
但怕什么就来什么。一次,红军战士打到了奉化,还特意在蒋介石的一个近亲家中吃了顿饭,并让他转告蒋介石:罗卓英再不回头,让蒋介石注意下他家的祖坟。(出自《莽莽昆仑:粟裕大将征战轶事》之转战万里)
这话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中,可吓坏了蒋氏子孙,蒋介石震怒之下大惊失色,急令罗卓英回援,保住奉化、保住祖坟,并悬赏捉拿粟裕。
其实,我军纪律素来严明,怎会因将蒋介石反动的罪责归咎其先人的头上呢?倒是蒋介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此作出了此等令人贻笑大方的决策。
罗卓英眼见自己的计划即将得逞,却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又被“微操大师”再来这么一摆弄,百般无奈之下,只好“回头”。
敌人被调动了起来,挺进师又再次得到较快的发展,主力也猛增到1600多人,地方武装势力壮大到了3000多人,活动范围遍及三十多个县。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与罗卓英的对决,粟裕不仅将危机成功转化为转机,粉碎了敌人“清剿”浙西南根据地的图谋,而且还顺势恢复了浙东南根据地,创建了新的浙南根据地,使得粟裕率领的红军部队在浙江一带越挫越勇,越打越强。
恰如陈毅元帅对老搭档粟裕的评价那样,粟裕用兵是:“愈出愈奇,越打越妙”,不愧是一代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