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师兄,编辑:小市妹
对于强周期行业来讲,剧烈的周期波动和漫长的周期寒冬往往是后排企业逆势反超的绝佳机会,养猪、光伏等行业的历史经验,已经多次见证过这一奇迹。
如今,相同的剧情正在碳酸锂行业上演。过去几年锂价的暴涨暴跌,正在重塑着碳酸锂行业的竞争格局,旧王并未倒下,新王已然上位。
【锂王易位】
2020-2022年,以电动车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增速最快的时期,对上游锂资源的需求增长远超过当时的产能供给。供需错位之下,碳酸锂价格从每吨4万上涨到60万以上,暴涨了15倍。
彼时,行业龙头老大是赣锋锂业,2022年公司碳酸锂出货9.7万吨,市值最高时超过3100亿,紧随其后的是天齐锂业,碳酸锂出货5万吨左右,市值2400多亿,盐湖股份出货量不到4万吨,以2300多亿的市值位居第三。
行业上升期,出货量以及由此决定的营收规模,成为碳酸锂企业获得资本青睐的关键因素。
2023年之后,碳酸锂迎来了历史上最惨烈的下跌行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51.75万元/吨,下滑至9.7万元/吨,全年均价26.28万元/吨,跌幅81.25%。
锂矿巨头们的日子自然都不如以前好过。2023年,赣锋锂业营收329.72亿元,同比下降21.16%;天齐锂业营收405亿,同比微增0.13%,盐湖股份营收215.79亿,同比下降29.8%,盐湖仍然是三巨头中营收最小的公司。
到了周期下行阶段,出货量和营收规模不再是资本市场关注重点。所谓强市看势,弱市看质,盈利状况以及由此展现出的抗风险能力,在弱市环境下成为衡量企业质地的核心标准。
2023年,盐湖净利润79.14亿元,同比减少49.17%,但是减少幅度远低于赣锋和天齐,利润规模已经超越了两大巨头。
2023年底,盐湖股份的市值已经超过赣锋锂业,只是略低于天齐锂业,市值排名行业第二。
进入2024年,碳酸锂价格仍然没有止跌迹象,截至7月15日,碳酸锂已跌破9元关口,年内跌幅接近10%,年初至今的平均价格也跌至10万元左右,相比去年已然腰斩。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走势,来源:Wind
随之而来的,是锂企业绩的加速下滑,不仅营收继续大降,而且开始全面由盈转亏,即使行业头部公司,也难逃周期困境。
根据最新的中报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天齐锂业亏损48.8亿到55.3亿,赣锋锂业亏损7.6亿到12.5亿,锂企三巨头中,只有盐湖股份仍然盈利17亿到23亿,在锂价寒冬中表现出强劲的韧性。
盐湖的盈利韧性在资本市场得到了充分肯定,今年以来,万得锂矿指数暴跌近30%,而盐湖股份却实现逆势上涨,目前公司市值875亿,远远超过跟随行业大幅下跌的赣锋和天齐,甚至一度接近两家公司的市值总和。
锂业王座就此易位!
【致胜法宝】
盐湖股份在锂价下行周期中逆袭上位,得益于全新的提锂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
目前市场主流的提锂技术主要有两种,即锂矿提锂和盐湖提锂。前者工艺成熟,品质较高,主要生产电池级碳酸锂。但是全球锂矿资源非常稀缺,而且主要被澳洲等少数国家垄断,我国锂企在资源上受制于人,因此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盐湖提锂属于新兴工艺,技术难度较大,主要是生产工业级碳酸锂,相比矿石提锂生产的电池级碳酸锂,还需要一定的加工程序。
该项技术的好处在于资源相对充裕,盐湖卤水中储藏了全球已探明锂资源的60%,远超锂矿石中的锂资源存量。而且我国盐湖卤水资源也远比锂矿石资源丰富,西藏、青海等地的盐湖,为我国锂企提供了丰富的卤水资源,极大的降低了锂企的生产成本。
锂业三巨头中,盐湖股份是盐湖提锂的先行者。
公司拥有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盐湖青海察尔汗盐湖的开采权,资源优势极其突出。2023年盐湖股份的碳酸锂成本为每吨4.7万元,今年4月的调研显示,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到每吨2.8万元。
赣锋和天齐作为传统的锂业双雄,都是以锂矿提锂为主的代表性企业。
2023年,赣锋锂业金属锂及锂盐的销售成本为214亿,全年销量10.4万吨,由此可以大致推算出公司碳酸锂生产成本可能高达每吨20万元以上。高成本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锂矿石大部分需要外部采购,去年赣锋的锂矿自给率只有40%左右。
同样是锂矿提锂,天齐锂业的碳酸锂生产成本是每吨6.13万吨左右,远远低于赣锋锂业,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公司锂矿自给率高,矿石成本较低。天齐锂业之所以在锂价下行期巨额亏损,主要在于其经营方式比较复杂,公司很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外部联营和合营公司,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在行业上升期会对公司的利润锦上添花,但是在下行期也会让亏损状况雪上加霜。
大家都知道盐湖提锂的成本比锂矿提锂要低,但是差距如此之大,确实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从全行业数据来看,锂矿提锂目前平均吨成本大约在10万元/吨,盐湖提锂则不超过4万元/吨,而且还有降本空间。考虑到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的价格差距不大,盐湖卤水提锂的成本优势无疑会带来更好的利润率和抗风险能力。
【周期之魂】
经历了大幅下跌的锂价,未来走势仍然不容乐观。
宏远期货的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碳酸锂供给102.01万吨,需求总量98.08万吨,小幅过剩4万吨左右;2024年,供给总量有可能攀升至近147.53万吨,同比增长40%以上,需求端总量则仅增加至122.7万吨,同比增长仅23%,过剩将增长到25万吨。
锂价暴涨期行业内的疯狂扩产,导致供应增速远超过需求增长,加剧了当下的供需失衡,为未来锂价趋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锂价难以止跌的更深层背景是,尽管产能严重过剩,但是由于行业内成本差异巨大,不同公司的减产意愿并不相同。
目前9万元的价格,早已击穿了大多数锂矿提锂企业的成本线,特别是赣锋等锂矿自给率较低的企业,可能需要逐渐减产以保证经营安全。不过像天齐等自家有矿的公司,其实还能继续维持。盐湖股份等盐湖提锂的企业,由于极低的成本加持,目前还有足够的利润,此时更是扩充产能、抢占市场份额的绝佳时机。
也就是说,巨大的成本差异,代表着碳酸锂行业不同的供给节奏,也意味着本轮碳酸锂下跌周期可能还会经历较长的磨底期。
历史经验显示,漫长的周期寒冬往往是考验周期性公司成本控制能力的最佳契机,也是行业内后发赶超的重要机会。
比如光伏行业,2013年来经历了多次周期起伏,特别是2018年国家取消补贴之后,行业内一度有大量企业陷入亏损,但是隆基绿能凭借单晶硅路线的成本优势,一路逆袭成全球行业龙头。
再比如养猪行业,最近3年经历了漫长的猪价下跌,天邦食品等老牌高成本企业,都倒在了本轮猪周期的下行阶段,而巨星农牧等入局较晚的猪企,却凭借极低的成本,逐渐逆袭到行业前列。
事实上,底部周期越长,对低成本公司提升行业竞争力越有利。因为周期性行业经历的低价时间越长,就会有越多的高成本企业支撑不住退出市场,行业出清和洗牌就会更彻底;低成本公司也有更多的时间在价格低谷时扩张产能扩大市场份额,然后静待周期反转。
当下的盐湖股份,显然也迎来了产能扩张的绝好时机,特别是盐湖和比亚迪实现了深度绑定,在行业下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公司的不断扩张的产能利用率可以得到充分消化。
等到锂价再次反转的时候,盐湖股份或许不仅具有成本优势,同时也有规模优势,到那个时候,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或许还会继续扩大。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