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央军委同意宋时轮的辞职,宋时轮: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柑桔说历史 2024-11-23 03:37:23

1985年,中央军委同意宋时轮的辞职,宋时轮: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1980年代,军事科学院大院内一片肃穆。年过七旬的宋时轮将军正在办公室里审阅一份重要文件。这位曾在长津湖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此刻正面临人生的又一个重大抉择。他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在文件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一份主动请辞的申请书。

战功赫赫的将军,为何要主动请辞?这个问题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许多高级干部都习惯了坐在位子上直到退休。宋时轮的决定,无疑打破了这个惯例。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991年,宋时轮将军离世的那一天。病榻上的老将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记住历史,因为那是我们的辉煌。”这句话,仿佛是他一生的总结。

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宋时轮对历史的重视。可别小看这个“历史”二字,它可不仅仅是指过去的战争岁月。在宋时轮看来,“历史”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正是这种认识,让他在晚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话说回来,宋时轮这个名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是如雷贯耳。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勋,宋时轮被授予上将军衔,还获得了好几枚勋章。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荣誉。要知道,当时全国上下只有10个人获得上将军衔,宋时轮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在1981年竟然主动提出辞职。这事儿要是放在现在,可能会被当成“新闻”报道。但在当时,这可是个石破天惊的举动。

有人可能会问,宋时轮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才不得不辞职?答案是否定的。恰恰相反,他当时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自1957年担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以来,宋时轮为我国军事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至今仍被视为军事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那么,宋时轮为什么要辞职呢?说来也是有趣,这位老将军竟然是为了给年轻人让路。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科技日新月异,需要更多年轻有为的人才来推动军事科研的发展。

宋时轮的这个决定,可不是一时兴起。他从1981年开始,就多次向中央军委提出辞职申请。每次申请都被婉拒,组织上希望他能继续发挥作用。但宋时轮并没有放弃,他一边继续工作,一边积极培养接班人。

终于,在1985年,中央军委同意了宋时轮的辞职请求。当时已经68岁的宋时轮,不仅没有丝毫留恋,反而显得格外高兴。他在军事科学院领导班子会议上说“从军事科学院领导干部的交替来讲,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这话听起来有点官方,但细品起来,却透着一股子豁达。要知道,当时还有不少老干部对退休这事儿心存芥蒂。宋时轮能有这样的认识,着实不容易。

更让人佩服的是,宋时轮在交接工作时的表现。他不仅认真总结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还主动为新领导腾出办公室,安排好住处。这种大气的做派,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大将之风,就是要平淡中见真章。

退休后的宋时轮并没有闲着。他继续负责《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有一次,他因病住院,在昏迷中还在询问百科全书编辑的事情。这种对工作的执着,让人不禁感叹这老将军,退休了还这么拼命,年轻人可真得好好学习啊!

宋时轮的晚年,除了继续为军事研究贡献力量外,还特别关注国际形势。他每天都会对着中国地图沉思良久,为台湾问题深感忧虑。这种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1年7月11日,宋时轮将军因病逝世。他的一生,从战场到书桌,再到主动请辞,每一步都彰显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这样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有人说,宋时轮将军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和平时期潜心研究,最后还主动为年轻人让路。这样的人生轨迹,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吗?可惜啊,现实生活中,像宋时轮这样的人不多了。要是每个领导都能像他一样,主动给年轻人机会,咱们的社会该有多好啊!

0 阅读: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