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银杏黄,古诗词里的银杏,一树灿烂,满地金黄!

诗意文化有美学 2024-11-09 02:35:54

又到一年银杏黄,一树灿烂,满地金黄。那一抹璀璨的金黄,如同大自然最精心调制的色彩,在时光的画布上肆意挥洒。美到窒息的千年银杏,为人们打造了一场秋天里的童话仙境,引人无限向往。

有一种美叫银杏黄了,古诗词里的银杏,让我们沉醉其中,尽情享受这秋的盛宴。

晨兴书所见

宋-葛绍体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 开篇营造出一种豁达超脱的氛围。诗人以一种随意自在的态度看待日月的流转,任由时间东西流逝,毫不在意霜风已经吹白了自己的鬓发。这里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坦然和对人生的豁达心境。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早晨起来,看到满地翻卷的黄色银杏叶,诗人突然感到仿佛天地在宣告着某种成功。此句中,满地的银杏叶构成了一幅美丽而震撼的画面,黄色的叶子在风中翻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从这一自然景象中感受到了一种宏大的力量,仿佛天地通过银杏叶的飘落宣告着季节的更替、生命的轮回或者某种神秘的成就。

银杏

宋-张商英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六月吹帘旌。

玉纤雪碗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 开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银杏果实(鸭脚)半熟时的青涩模样,以及用纱囊快速寄往江陵城的情景。此句营造出一种充满期待和动感的氛围,让人仿佛看到了那装载着银杏的纱囊在路途上飞驰,为江陵城带去一份特别的礼物。

“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六月吹帘旌。” 诗人将视角转向江陵城中的朱门翰林宅,六月的清风轻轻吹拂着帘旌。这里营造出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与前面的动感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场景。同时,也为后面描写银杏的出现做了铺垫。

“玉纤雪碗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 这句细致地描写了银杏的外观。玉纤般的手指拿着雪碗,与银杏的白色相互映照,烂银般的外壳破裂后,露出如同玻璃般明亮的果实。此句通过对色彩和质感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银杏的美丽与独特,让人仿佛能亲眼看到那晶莹剔透的银杏果实。

乱后经瓶山

元-黄鲁德

东西十里一廛无,三五行人只露居。

惟有瓶山银杏树,至今犹发斧斤馀。

“东西十里一廛无,三五行人只露居。”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战后荒芜的景象。东西绵延十里,竟然没有一处完整的屋舍,只有三五个行人在露天居住。此句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索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人们生活的艰难困苦。

“惟有瓶山银杏树,至今犹发斧斤馀。” 在这一片荒芜之中,唯有瓶山上的银杏树依然挺立。“至今犹发斧斤馀” 暗示着银杏树即使经历了战争的摧残,仍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仿佛还残留着曾经被斧头砍伐的痕迹。这棵银杏树成为了这片荒芜之地的一抹希望之光,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忆家园廿六首 其九 银杏

明-顾清

鸭脚当年自一时,瓦盆雕砌影毰毸。

黄封不遇头纲使,争得淩云百尺姿。

“鸭脚当年自一时,瓦盆雕砌影毰毸。” 诗人开篇回忆当年的银杏如鸭脚般独特,生长在瓦盆雕砌之中,树影摇曳,毰毸(形容羽毛张开的样子)生动。此句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让人仿佛看到了曾经的银杏在并不起眼却又别有韵味的环境中生长的情景。

“黄封不遇头纲使,争得淩云百尺姿。” 这里诗人运用典故,“黄封” 通常指宫廷的封赐,“头纲使” 在古代可能与茶叶进贡等事务相关。此句的意思是银杏如果没有遇到特殊的机遇(如同茶叶未被头纲使选中),却依然能够长成凌云百尺的姿态。这既展现了银杏顽强的生命力和向上生长的精神,又带有一种对命运的感慨和对银杏坚韧品质的赞美。

赠古泉上人

明-刘熠

花深竹石迷过客,露冷莲塘问远公。

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

“花深竹石迷过客,露冷莲塘问远公。” 首句描绘出一幅繁花似锦、竹石幽深的画面,让过往的行人迷失其中。“迷过客” 三个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仿佛这花深竹石之处隐藏着无尽的故事。接着,“露冷莲塘问远公”,在清冷的露水笼罩下的莲塘边,人们向远公请教。此句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清幽之境。

“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 这句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意境。整日里,长满青苔的台阶无人清扫,任由它保持着自然的状态。而满园的银杏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氛围。这里的 “闲不扫” 体现出一种自在随性的态度,与自然融为一体;银杏落叶则增添了秋的萧瑟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潜夫先生移斋头罗汉松银杏各一本种之龙湫山寺各赋一诗 其二 银杏

明-彭孙贻

家园文木几经春,从此禅居可结邻。

应笑烂银夸素质,何如栏迹写天真。

先秋坠果甘分狖,长夏清阴喜趁人。

莫向吴儿骄乞取,霜林一任往来频。

“家园文木几经春,从此禅居可结邻。” 诗人提及家园中的珍贵树木历经了多个春天,如今银杏被移栽至龙湫山寺,仿佛从此可以与禅居为邻。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禅意的氛围,将银杏与禅居联系起来,赋予了银杏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应笑烂银夸素质,何如栏迹写天真。” 这里诗人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银杏,认为银杏不应像烂银般夸耀自己的纯净素质,而应如栏杆上的痕迹般自然地展现天真。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银杏的质朴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纯真自然的追求。

“先秋坠果甘分狖,长夏清阴喜趁人。” 这句描绘了银杏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先秋时节,银杏的果实坠落,甘愿分给猿猴;长夏之时,银杏投下清凉的树荫,让人喜爱地前来乘凉。此句展现了银杏的慷慨与奉献精神,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舒适与愉悦。

“莫向吴儿骄乞取,霜林一任往来频。” 结尾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像吴地的人那样骄傲地乞求银杏,而应让霜林中的银杏自由自在地生长,任由人们频繁往来欣赏。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银杏自由生长的期望。

谢济之送银杏

明-吴宽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复写,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 开篇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济之送来的数百枚银杏,如朱提般错落有致,仿佛将洞庭的秋色满满地堆在了盘中。此句营造出一种丰盈、绚烂的秋景氛围,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满一盘金黄的银杏,感受到秋天的富饶与美丽。

“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 诗人想象着在霜后随意采摘着银杏,与柑子一同摆放,又想到在雪天里可以和芋魁一起煨煮。这两句进一步拓展了秋景的想象空间,将银杏与其他秋日的果实和食材联系起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温暖的感觉。

“不用盛囊书复写,料非钻核意无猜。”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送银杏的感激之情,无需用袋子盛装起来书写回复,因为知道友人的心意毫无猜忌。此句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这份情谊的珍视。

“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结尾处诗人流露出一丝担忧,担心这样美好的馈赠难以持续,于是请求友人在山中种几棵银杏树。这一转折既表现了诗人对银杏的喜爱,又深化了对友人情谊的眷恋,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淡淡的惆怅。

过张六四丈草堂看菊作 其二

清-毛奇龄

西上横河旧草堂,尚书庭院菊花坊。

门前银杏如相待,才到秋来黄又黄。

“西上横河旧草堂,尚书庭院菊花坊。” 诗人来到西边横河边上的旧草堂,这里曾是尚书的庭院,如今成了菊花盛开的地方。此句描绘出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之美的场景,旧草堂给人以古朴、宁静之感,而菊花坊则增添了一份秋日的绚烂与生机。

“门前银杏如相待,才到秋来黄又黄。” 门前的银杏仿佛在等待着诗人的到来,一到秋天,银杏叶就变得金黄。这里将银杏拟人化,赋予它情感和期待,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银杏的金黄与菊花的绚丽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江行三首 其一

清-朱彝尊

潮落江平宿富阳,船头新月下微霜。

晓看乌臼红千树,树杪半山鸭脚黄。

“潮落江平宿富阳,船头新月下微霜。” 诗歌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清冷的氛围。潮水退去,江水趋于平静,诗人夜宿富阳。船头之上,新月高悬,微微的霜气弥漫开来。这里展现了一幅江上行舟夜泊的画面,给人以静谧、悠远之感。

“晓看乌臼红千树,树杪半山鸭脚黄。” 清晨时分,诗人放眼望去,看到乌臼树红彤彤的一片,仿佛有千树之多,而在树梢之上,半山之间,银杏的叶子已经变黄。此句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景图,红色的乌臼树与黄色的银杏叶相互映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转。

木芙蓉索汉瞻和

清-查慎行

乌桕微丹鸭脚黄,争将病叶领秋光。

后时犹作好颜色,笑尔一枝红拒霜。

“乌桕微丹鸭脚黄,争将病叶领秋光。”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景图,乌桕树微微泛红,银杏叶也已变黄,在这一片秋色中,木芙蓉却以 “病叶” 之姿努力地展现着自己,引领着秋光。这里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但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通过与乌桕和银杏的对比,突出了木芙蓉在秋天的独特存在。

“后时犹作好颜色,笑尔一枝红拒霜。” 木芙蓉在深秋时节依然绽放出美丽的颜色,“红拒霜” 形象地描绘了木芙蓉不畏寒霜的姿态。它以一种傲然的态度笑对其他在秋天渐渐凋零的草木,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整个画面充满了坚韧与美丽,让人感受到木芙蓉在秋天的独特魅力。

0 阅读:2

诗意文化有美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