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月1日0时至8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19686例,死亡2366人。
甲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6例,其中鼠疫2例、霍乱4例;死亡1人,为鼠疫死亡病例。
乙类传染病中,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共报告发病353676例,死亡2364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百日咳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4.2%。
同期,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66004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7.4%。
附件:2024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附件:
2024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甲乙丙类总计
719686
2366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353682
2365
鼠疫
2
1
霍乱
4
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0
0
艾滋病**
4485
1612
病毒性肝炎***
163748
438
甲型肝炎
1136
0
乙型肝炎
140045
42
丙型肝炎
19424
395
丁型肝炎
24
0
戊型肝炎
2597
1
未分型肝炎
522
0
脊髓灰质炎
0
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0
0
麻疹
111
0
流行性出血热
202
0
狂犬病
18
19
流行性乙型脑炎
16
0
登革热
1801
0
炭疽
91
1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4374
0
肺结核****
57944
289
伤寒和副伤寒
550
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1
0
百日咳
43216
1
白喉
0
0
新生儿破伤风
2
0
猩红热
2028
0
布鲁氏菌病
6564
0
淋病
9377
0
梅毒
58717
3
钩端螺旋体病
91
0
血吸虫病
3
0
疟疾*****
279
1
人感染H7N9禽流感
0
0
猴痘******
48
0
丙类传染病合计
366004
1
流行性感冒
169642
0
流行性腮腺炎
6692
0
风疹
70
0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2179
0
麻风病
28
0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207
0
黑热病
34
0
包虫病
335
0
丝虫病
0
0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144594
1
手足口病
42223
0
注:发病数与死亡数按照终审日期进行统计;#:不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艾滋病死亡数是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在当月报告的全死因死亡数。***: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自2019年5月1日起“结核性胸膜炎”归入肺结核分类统计,不再报告到“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中。*****:报告的疟疾病例为输入病例。******:自2023年9月20日起,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发生高危性行为,还有一次后悔药
高危性行为后的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连续规律的服用28天,即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PEP),可有效阻断89%以上的HIV感染风险。请牢记,72小时内服用有效,越早服用感染风险越小。
为什么是72小时呢?这是因为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艾滋病病毒会在周围组织淋巴结内进行生长发育,大约72小时之后艾滋病病毒才会进入血液,导致血流传播,因此,在这个关键时期内使用阻断药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