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去医院看病打针,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带孩子看病打针这些技巧要记好

琦想妈妈 2023-11-03 17:27:17

那天,带二宝去口腔医院看牙齿,医生在给坐牙椅坐牙椅检查牙齿。突然,我们听到一阵哭闹声,只见一个小男孩刚进医院大门就嚎啕大哭,孩子妈妈一松手,小男孩转身就往医院门口跑,孩子妈妈立马跑过去将他拉进来。

小男孩一见到医生哭的更起劲了。孩子妈妈哄了好久,可小男孩还是抱着妈妈不肯放手。

旁边的爸爸只好把事先准备好的玩具给他,这才连哄带骗地把小男孩抱上了牙椅。

医生正准备给他检查牙齿,小男孩忽然听到隔壁钻头发出“吱吱”声,吓得把玩具一扔,连哭带闹地从牙椅上跳了下来,跑到外面不肯进屋了。

小男孩的爸爸妈妈“软硬兼施”地折腾了半天,无计可施了。孩子一直在痛哭流涕,医生也没办法给他做检查。

害怕去医院看病打针,是很多小孩子的通病。

前阵子,我刷手机看到这样一条视频,小男孩在医院打针因害怕哭着喊救命,引得在场人群哄笑。

视频中小男孩害怕打针拼命挣扎,还大声喊;sha人啦,这针有电……。孩子的爸爸,妈妈,再加上护士姐姐才将他摁住。

有网友调侃说;过年的猪和打针的孩子最难摁。

评论区,还有一位护士姐姐说,她在实习时,遇到小孩不肯打针,还打人,家长也拦不住,她的老师让她按着,小孩子就朝她们吐口水,这位护士姐姐运气不好,身上都是小孩子的口水。

不少很多家长带孩子去打针、抽血,孩子不配合,通通常也会像视频中的家长那样强行将孩子按住,想要“速战速决”。

可是这样做,就算是孩子暂时顺从了,在孩子心里只会更加恐惧,下一次要去医院时,可能还要更害怕。

吃药打针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常事,小孩子面对吃药打针时的哭闹,许多家长觉得是一种煎熬。

对可能有些家长会用自己的威势吓住孩子,让孩子老老实实地打针吃药;有些家长,会哄骗孩子,比如说药是甜的。打针不疼的,一会就好了。

带孩子看病有什么技巧?

1、在家里提前演练

家里有孩子的都知道,孩子的成长过程,难免与医院、医生打交道。比如:出生时要打疫苗、6岁之前每个月要去医院打疫苗、换牙看牙医,做儿保,孩子上幼儿园后隔三差五的生病。

其实我们可以用孩子喜欢的玩具、医生玩具,和孩子一起在家里提前演练去医院看病打针的场景。孩子脑子里有了概念,去医院看医生打针就不用那么害怕了。

2、别说;不疼的,一会儿就好了

我们都心知肚明,这一句其实是典型的谎话。针是打在小孩的屁股上,痛不痛他更清楚!孩子当然知道痛。不痛他还会哭吗?可我们却要对他说打针是不痛的!

造成的后果孩子肯定会觉得我们大人的话太不靠谱了。

如果每次带孩子打针,我们都用这句话开头,那孩子会认为,也许过去就有许多时候都跟今天一样,都只是哄哄我们而已!

这样一来,小孩对我们的话就难免要产生怀疑,不信任了,以后也就不管我们说什么,他都要想一想,你们大人是不是又来哄我了?哪怕家长说的真话,他也会听不进。

3、别说;不许哭

这句话更像是命令,一种你一定要孩子接受,然而很多孩子一时又难以接受的。

我们也许想通过大人的权威来把孩子震住,让孩子安静下来。可是,打针会痛的感觉,让孩子觉得哭出来是很自然的事。

孩子从小就已习惯于受伤害就哭,近乎于条件反射,自动形成。 造成的后果尽管大人大声地遏止,大部分孩子还是会还顾自哭泣。

我们的怒火只会让孩子觉得打针除了痛,还有你带给孩子的恐惧。

长此以往,只会使我们的权威性本身受到了严重的削减,甚至根本的动摇。

4、家长尽量保持平静

小孩子善于最会察言观色的,孩子会根据家长的表现作出相应的反应。

小孩子生了病,心里已经很害怕了,如果再看到家长慌张的神色,他们会更加不知所措,心里的恐惧只能再次增加,哭闹只能越来越厉害。

家长的平静会让孩子看到希望,他们心里会知道,自己没有事,只是一点儿病而已。这样,孩子就会比较坦然地面对打针吃药。

5、不能用哄骗或恐吓的方式劝孩子吃药打针

孩子不愿意吃药,一些家长就喜欢用“不吃药,大警察会把你抓走”,或者“如果宝宝好好地吃药,吃完药,妈妈会给宝宝买麦当劳”。这种办法只可以用一时,不可以长期使用。

而且,由于恐吓或哄骗,孩子意识不到自己遇到的是挫折,难道等孩子走入社会遇到困难,也要找人来哄骗吗?这也会造成孩子对我们的不信任。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育婴老师-琦想妈妈,两个孩子的妈妈!

0 阅读:7

琦想妈妈

简介:专注孕产和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