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省委领导刑场救下大汉奸,29年后才知其是李先念指派的卧底

红色风云录 2024-11-21 09:22:28

1951年5月,沔阳县城发生离奇一幕。

在万人公审大会上,九名囚犯背负着双手被带下卡车,绑上了刑柱,等待着人民的审判。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枪决,台上前八个人都瑟瑟发抖,冷汗如雨,唯有最后一人始终高昂着头颅,怒目圆睁,毫无惧色。

在此人背上插着的标签上,写着七个大字“洪湖大汉奸黄标”。

刑场周围的群众对着黄标议论纷纷,在20到40年代里,黄标可是洪湖一带响当当的人物。

黄标出身穷苦,为了活命,自幼被父母过继给了亲戚。11岁时,黄标在跟着母亲讨饭时不慎走丢,被深山老林中一位道长收留。跟着道长学了三四年的武艺后,黄标下山回家,却发现母亲早已经因思念自己过度,哭瞎了双眼。

黄标为此非常难过,每天给母亲端茶送饭,常伴母亲膝下,不久还娶了一位书香门第的女子为妻,生了三个儿子。

由于性格豪爽,身手不凡,黄标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帮好哥们。为了抵制苛捐杂税,黄标召集了几百名乡民,发起了农民运动。失败后,黄标毅然带着队伍参加革命,被推举担任经互会主席、海关登记处主任等职务。

1932年,黄标机缘巧合救了当地一个寨主的侄女。寨主见黄标为人仗义,将他定为自己的接班人,自此黄标成了洪帮老大。因为经常拔刀相助,劫富济贫,黄标被当地的老百姓尊称为四哥、四爷。

谁能想到就这样一个人,在日寇占领沔阳之后,被汉奸拉拢,当上了日本人的保安队副大队长,后来还被任命为清剿大队长。不但有游击队长在他手中丧命,还有不少得了流感的妇女被他关在家中,以免日军染上病。

黄标给日本人卖命的消息传到家乡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以他为耻,族人们更是将他的名字从族谱中剪去。老母亲不堪满村的污言秽语,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请亲家帮她写遗嘱,其中满是对逆子的声讨之词。

几天之后,黄标的老母亲趁人不备,上吊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黄标不到10岁的儿子黄忠汉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汉奸可耻,打心底里瞧不起父亲,也从不喊他一声“父亲”。后来干脆改名换姓,一个人跑到武汉流浪。

正是因为这一段经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镇反运动中,黄标被作为旧政权的头面人物抓了起来,并要将其正法。

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行刑的战士依次端起枪来,对准了刑柱上的囚犯。“砰!砰!砰!……”第八声枪响过后,眼看就要轮到黄标,一辆吉普车朝着刑场飞驰而来,车上的人甚至都来不及下车,就扯着嗓子高喊道:

“枪下留人!枪下留人!”

一时间,全场所有的目光就集中在了吉普车上。只听吉普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一名警察在汽车扬起的尘土中跳下车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电报冲着监斩官跑去。监斩官示意行刑的战士先放下枪,然后接过电报,只见上面写着:

“速送黄标同志回省。省公安厅厅长陈一新。”

监斩官沉思了片刻,下令将黄标释放。黄标坐上了警车,风尘仆仆地去了武汉,自此便没了消息。

1954年,黄标当年那个跑到武汉流浪的儿子黄忠汉,转业回到了武汉。原来,黄忠汉在武汉流浪了一段时间后,就考入黄埔军校去了四川。刘邓大军入川后,黄忠汉随同期学生起义,到绵阳军分区当了一名作战参谋。

回到武汉之后,黄忠汉才知道自己的父亲被以“叛变革命,充当汉奸”的罪名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并且在1953年已经病死在了武昌监狱。对于父亲的死,黄忠汉本来并没有什么感觉,觉得父亲是罪有应得,可当他在表弟家中的一本书上看到:

“……我们派遣了党的秘密工作人员,打入到伪军里面去工作,如黄标、刘凤亭就是我们派进去当了伪军自警团长和副团长的……”

那一刻,黄忠汉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自此走上了为父亲正名的道路。终于在1980年,武汉市公安局下发了关于黄标的平反决定。

原来,当年黄标投靠日本人,是受李先念指派,打入敌人内部做策反工作。至于游击队长丧命黄标之手,其实是黄标暗中找了一个本就该执行死刑的人,换下了那个游击队长。不但救了自己的同志一命,还获得了日本人的信任。

而患病妇女被黄标关在家里的情况,当时日本人本打算将那些妇女一并烧死,是黄标挺身而出,以“尊重乡土民风”为由,将她们全都放了回去。

除了保护自己的同志和乡民外,黄标还暗中为新四军筹集经费,借口为日军运送物资,肃清了水路上的土匪,设卡收税再偷偷交给新四军。

遗憾的是,虽然黄标被公安厅长从枪口上救了下来,但还是阴差阳错被判刑投入监狱。

在组织上为黄标平反后,洪湖当地为黄标举行了昭雪仪式,黄忠汉和家人为父亲做了一块墓碑,每逢清明都会回乡扫墓。2014年,黄标的骨灰被迁葬到烈士陵园,父亲终于得到正名,黄忠汉也了却了一桩心愿。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