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新年好,过年了,回老家了,各种忙不完的事,也导致文章迟迟没有更新。今天找了个空,抓紧时间更一期,也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行好运,万事顺心。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谈论《雍正王朝》,都说新年新气象,同样新朝也得有新生机。雍正帝即位之后,除了完成康熙帝嘱托的刷新吏治,匡扶他的过失以外,还发行了新的钱币。
原本一切都欣欣向荣,形势大好,老八胤禩将新铸造出的钱币拿给雍正帝看,也受到了称赞。可是,随着孙嘉诚的出现,这一切美好全被打破了,再经过张廷玉的一番分析,雍正帝才大呼上当。
那么问题就来了……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张廷玉明知道铸币弊端,为什么却不敢提前告知雍正帝?
一、
雍正帝即位之后,全力推行新政,还任命诺敏去江西追缴藩库欠银,张廷璐主持恩科考试,老八胤禩主持铸造新币大业。
话说这一天,发现铸币弊端的孙嘉诚早早等在户部门口,并递交一份奏折给户部。让交到了阿灵阿大人手上,并希望通过他将这份奏折交到皇上手上。
结果,等到阿灵阿大人出来后,孙嘉诚一问,他竟然以孙嘉诚官太小,不能妄议朝政为由,拒绝转交其奏折。孙嘉诚这小子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你不肯替我交,那把奏折再还给我。见阿灵阿大人没动,他自己气呼呼冲进户部大堂,拿起那份奏折就往外走。
毕竟这是户部大堂,是阿灵阿大人的主场,孙嘉诚这种行为,就等于当众抽他耳光啊。那还了得,当然不干了,一说二说,俩人就扭打在一起。
最后孙嘉诚发话了:
“走,有种的,你跟我打上朝去,咱们在皇上面前评评理!”
结果,孙嘉诚跟阿灵阿打起来的消息传到雍正帝耳中后,他低头骂了一句,并传令孙嘉诚来见自己!
雍正帝之所以只点名孙嘉诚来见自己,而不是跟着阿灵阿一起,也是有他的深意在的。而且,孙嘉诚一进门,雍正帝上来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也不知道你是怎么钻刺打点,走谁的门路,官升的这么快了,还不安分?”
雍正帝这么问,除了他本身就尖酸刻薄以外,更重要的是他要搞清这个人的来路。
二、
果然,孙嘉诚提到自己原本是康熙帝六十年的探花,就因为长相丑陋,所以才沦落到这个下场后,雍正帝放松了警惕。
随后,便问他,为什么要跟阿灵阿大人打架,难道你不懂规矩,行为放浪吗?
没想到,孙嘉诚并没有正面回答皇上,而是问了一句:
“请问皇上,朝廷铸制新钱,是为了便于民间流通呢,还是为了粉饰太平?”
这句大不敬的话一出,在场的各位全都变了脸色,隆科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急忙命人将孙嘉诚叉出去。可雍正帝不干啊,是啊,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门道儿自己并不清楚?
确实,在孙嘉诚进来之前,老八胤禩就已经将新铸的铜钱拿给皇上看了。而且,拿的时候还特意强调了一句,这是阿灵阿顺户部铸造的新钱。雍正帝拿到新钱之后,左看右看,黄澄澄,亮闪闪的,确实漂亮。为此,还特意夸奖老八胤禩一番,说他只要愿意办事,只要和朝廷一条心,事情就能办好。
而孙嘉诚这次跟阿灵阿打架,恰恰也是因为铸造新钱的事,这对于多疑的雍正帝来讲,自然得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等到孙嘉诚告知雍正帝,市面上一两银子只能兑换八百铜钱,而不是朝廷定的二千铜钱之后。不仅雍正帝当场愣住了,在场的张廷玉和老八胤禩也愣了一下,只不过他俩的楞所代表的含义并不同。
三、
见孙嘉诚揭露了市场上银换铜的弊端,老八胤禩显然有点生气,并白了其一眼,随后告知雍正帝:
“银贵钱贱,古已有之,这在先帝的时候也是这样!”
按照孙嘉诚的说法,康熙帝铸钱的时候,是铜五铅五,而雍正帝铸钱的时候,将铜的含量提高一成,变成了铜六铅四。
按理说,新铸造的钱,铜含量增加了,除了颜色更好看以外,自身的价值也提高了,毕竟铜的价值要远超过铅。那银贵钱贱的问题,不说能得到解决吧,至少也能得到缓解。可孙嘉诚为什么却说,这种钱反而更会加重银贵钱贱的问题,老百姓日子更不好过呢?
难道因为铜的含量增加,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降低,导致铜钱在手里会慢慢损耗,造成损失?
事实上不仅我们有这个疑问,雍正帝同样有疑问,所以才会问孙嘉诚为什么。
而孙嘉诚也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因为铜钱变得值钱之后,一些官员或奸商们,会大量收购铜钱,并去融化制铜。铜的价格远远超过了铜钱的价格,这就存在一个差价,比如一两银子换两千铜钱,但两千铜钱融化后提取的铜,却能卖到三两,四两,甚至十两银子的价。
这样一来,有银子换铜钱的贪官们就变得越来越有钱,老百姓反而越来越穷。
可是,新的疑问又来了,既然新铸造的铜钱比旧铜钱更值钱,老百姓应该高兴才对,怎么就越来越穷了?
四、
也正在这时候,张廷玉终于站了出来,向雍正帝揭开了铸造钱币这里面的弊病!
因为很多人把钱币拿去炼铜,这就导致市面上的铜钱越来越少,老百姓为了生存,甚至都出现了以物换物的情况。但是,他们要交税的,税是按银子算的,这就导致老百姓最后交税的时候还得拿铜钱去换银子。
可是,找朝廷兑换银子,是按照官方价格兑换,也就是两千铜钱才能换一两银子。而前面也说了,铜钱的价格要高于它自身的价值,也就是说实际上八百铜钱就等于一两银子。
这样一来,官员们用一两银子换了老百姓二千铜钱,转身就把这两千铜钱卖了二两多银子。只需要上交国库一两银子,剩下的一大半,就全进了自己的腰包。长此以往,可不就老百姓越来越穷,一些贪官越来越富了嘛。
而且,雍正帝铸造新钱的弊端不止这么多,剧中没提到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这样贴本铸钱,成本增加,最后势必造成国库空虚,本就不富裕的朝廷更是雪上加霜。而且,这边在铸造铜钱,那边在融化铜钱,铸的越多,那边融的越多,恶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有句老话叫没有利益就没有伤害,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一旦人们发现这里面有利可图,自然就容易滋生腐败,对本就有心刷新吏治的雍正帝来讲,又是一个重大挑战。
五、
所以,当雍正帝听到这些弊端之后,还是相当震惊的,但没等他醒过神来,老八胤禩急忙站出来辩解。
他提到铜五铅五是祖制,历朝历代都是这样铸造的,而且,铜若是再少的话,印在上面的字就看不清了。毕竟雍正朝刚开朝,新年新气象嘛,所以才将铜含量提高一成,就是为了让上面的字能流传久一些。
虽然后面的孙嘉诚又提出了反对,但雍正帝马上训斥了他,说这么多的王公大臣难道都看不出弊端,容你个六品户部主事胡说八道?
那么,就回到我们的问题了,既然张廷玉早就知道铸钱的弊端,在这次御前会议上他也帮孙嘉诚说话,详细提到了这个弊端。那为什么在之前,他身为尚书房大臣,却不提前告知雍正帝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看孙嘉诚被雍正帝呵斥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这个铸钱弊端,雍正帝还是头一次听到,他其实还是相当心痛的。心痛的倒不是老八胤禩他们瞒着自己捞钱,也不是铸钱真就苦了老百姓,而是偌大的朝廷,竟然没有一个人敢跟自己说真话。
如果说老八胤禩啊,隆科多啊,不跟自己说真话倒也说得过去,张廷玉嘛,汉臣,不敢说真话也行,可是老十三胤祥不该这样啊?
正因如此,散会后雍正帝才找老十三胤祥下棋,并突然发火:
“不下了,总是和棋,没意思。允祥,你是不是瞧不起朕?”
六、
那么,雍正帝突然对老十三胤祥说这句话,究竟是何意呢?
表面上看是因为老十三胤祥总是不敢赢雍正帝,担心自己赢了皇上,会触犯龙颜。是啊,难道你瞧不起皇上,皇上真有那么小心眼儿,容不得错?
实际上,是在问老十三胤祥,自己当政以来,很多命令的下达并非完全正确。你要是瞧得上朕,那就拿出自己的意见来,不要一味的迎合,要贴合实际。就跟当年康熙帝说张五哥一样,在皇上面前,一定要说真话。
作为皇上最要好的兄弟,都不敢轻易指出雍正朝的弊端,张廷玉身为汉臣也不敢讲真话,自然也能说得过去:
“臣焉敢,君臣分际,下不僭上,臣是以理而行。”
可是,老十三胤祥不敢说真话,或许是他真没看出来铸币弊端,那张廷玉不敢说实话,仅仅因为自己是汉臣,不敢指出雍正帝的失策吗?
并不是!
在老十三胤祥跟雍正帝终于敞开心扉之后,雍正帝一高兴,连下三道圣旨,分别升了年羹尧、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的官。随后又冲张廷玉提到了孙嘉诚的事,可是,没等他说完,张廷玉就赶紧递话:
“关于孙嘉诚,我看此人历练一下,还是可以大用的!”
那么,张廷玉为什么不等雍正帝发话,却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先让他历练一下呢?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雍正帝竟然不赞同张廷玉的话,提出要火速提拔孙嘉诚。
七、
其实这也恰恰印证了,张廷玉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因为他并没有摸透雍正帝的脾气!
因为按这之前雍正帝的表现,以及对待孙嘉诚的态度,张廷玉并没有想到雍正帝会火速提拔孙嘉诚,还以为他要进一步打压。
所以,他才会打断雍正帝的话,提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且重点在最后一句,这个孙嘉诚还是可以大用的。
等到张廷玉终于搞明白雍正帝的想法之后,他对孙嘉诚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恰恰也是他的内心独白:
“白天皇上在养心殿当众呵斥了你,那是因为他有难言之隐呐,你能理解吗?”
是啊,雍正帝明明很喜欢孙嘉诚,也在背后说他是好官,为什么还要当众呵斥他呢?
就是因为老八胤禩他们在现场!
这恰恰也是张廷玉的难言之隐,因为老八胤禩不仅仅是雍正帝的兄弟,还是廉亲王和总理王大臣。按照官职和地位来算,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超过了老十三胤祥,这也是雍正帝后来也提拔老十三胤祥当亲王的原因所在。
在张廷玉看来,雍正帝即位当晚,是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嘟嘟囔囔在起哄,老八胤禩却是带头下跪称臣的;在康熙帝的灵堂之上,也是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连带着老十四胤禵在捣乱,老八胤禩跪皇太后;第一次朝会上同样如此,是老十胤誐屁声不断,老八胤禩却被雍正帝亲封总理王大臣。
八、
论关系亲近,张廷玉肯定没有人家兄弟之间近,论地位,也远远低于人家。而铸造新钱的弊端,一旦提出来,那就等于是动了老八胤禩的奶酪,张廷玉敢冒险吗?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跟当初的老四胤禛一样,是孤臣。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君子不党”,当年举荐新太子的时候,佟国维被搞掉也是败在这一点上。
这就导致,他没有棋子可用,就孤零零一个老将,有什么事缺乏缓冲的空间。若是有棋子呢,完全可以指使棋子去向皇上提出弊端,自己作为和事佬,根据皇上的态度,做相应的处理。
况且,自己是尚书房大臣,又是首辅大臣,本就可以监管户部。若是以这个身份去弹劾户部,再跟阿灵阿争吵起来,不仅自降身价,反而容易落下口实。一旦力度未控制好,很容易招致八爷党的反噬,毕竟中间缺乏缓冲。
所以,当张廷玉看到孙嘉诚跑来提出弊端之后,他便毫不忌讳,当着众人的面赞同并补充了孙嘉诚的话,将这个铸钱的弊端全部展现给了雍正帝。
即使这样,张廷玉其实也冒了个大险,因为连雍正帝都不敢当面说老八胤禩这样铸钱不对。回头找孙嘉诚的时候,也得提前表明,自己啊,有难言之隐:
“你的那个减低含铜铸钱的建议很好,但是,暂时还不能施行。”
是啊,为啥明知铸钱有弊端,却不能立即纠错并执行呢?
九、
很简单,这时候的雍正帝还需要老八胤禩的支持,因为自己的手里实在无人可用。后来雍正帝接连吃瘪,诺敏骗他,张廷璐又作弊,弄得他很无奈之后,老十三胤祥建议:
“臣弟只是想说,皇上似乎应该着手发现,培养一批才俊之士……”
即使培养了一批才俊之士,雍正帝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因为老八胤禩时不时就拿先帝,拿祖制来压他。就算张廷玉坚定地站在雍正帝一边,但很多时候也是无济于事,有一次因为旗人自种的事,雍正帝跟老八胤禩和隆科多争论不休。
为此,雍正帝特意把张廷玉点出来,让他说说看,旗人到底该不该种地?
这可难为死张廷玉了,他可是汉臣啊,硬把他拉出来跟老八胤禩抗衡,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所以,当着众人的面雍正帝大声训斥了他,等到别人都走了后,再安慰张廷玉:
“刚才的话,是朕失言了,横臣啊,你不要记在心里!”
随后又来了一句:
“朕不该让你再受委屈啊!”
此话一出,胜似千言,张廷玉当时就满眼含泪,呜呜的哭起来了。是啊,他太难了,充当着雍正帝的马前卒,被众官员排挤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而且,这一切还是当着乔引娣的面发生的,一个大臣在呜呜的哭,皇上却在给他递手绢。后来雍正帝也哭过,对乔引娣讲,不光你在忍,连朕也是得忍啊。
所以,张廷玉不敢当众指出铸钱的弊病,也就有情可原了。
严格来讲,张作为辫朝历史历史上惟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该不该说,想不想说,能不能说,尺度他肯定是有的
分析的很有道理,应该要有缓冲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