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董振堂举枪自尽,死后被割头示众,次子91岁找到其首级下落

风旭历史故事 2024-10-31 10:14: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云烟兮合前言

军长董振堂,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曾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在他一生的最后时刻却选择了举枪自尽。这究竟是为何?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悲壮故事?是何种困境与苦衷,让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董振堂,这位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的杰出人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巨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志向和才华。尽管他出身贫寒,却自幼酷爱读书,心中更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

1921年的秋天,董振堂踏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门,开启了他从戎的生涯。在这所培养未来军事领袖的摇篮里,他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过人的智慧,于两年后以卓越的成绩毕业,并投身于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担任陆军第十一师的参谋,开始了他的军事征途。

但历史的洪流总是波澜壮阔。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董振堂卷入了军阀混战的漩涡——中原大战。在这场烽火连天的较量中,董振堂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北伐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的国民联军第四师第十二旅,击败了樊系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队,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战,不仅使他的部队声名鹊起,更让他本人脱颖而出,被擢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六师师长。

在国共合作的岁月里,中共党人李大钊受冯玉祥之邀,派遣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深入冯部开展工作。他们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思想,为董振堂日后加入共产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经历不仅让董振堂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理念,更在他的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种子。

1930年10月,中原大战落幕,冯玉祥战败,董振堂所在的军队也被迫编入蒋介石的麾下。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第25师73旅旅长,肩负起了新的军事重任。

不过蒋介石对这支“杂牌”部队并不看重,只将他们视为打头阵和垫后的炮灰。在第二次围剿中共的战斗中,董振堂亲眼目睹了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师的惨败,部队损失惨重,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开始对蒋介石的阴险手段产生了警惕和反感。

当蒋介石在日军入侵中原时不仅未对日作战,反而围攻反日的红军时,董振堂的愤怒达到了顶点。他对蒋介石的怀疑日益加深,心中那份对共产党的向往和认同也愈发强烈。他回想起曾经接触过的共产党思想,那些关于平等、正义和救国的理念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终于,在第三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的命令让董振堂再也无法忍受。他目睹了其他部队撤回休整,而自己的部队却被要求坚守宁都,这种不公的待遇彻底点燃了他心中的怒火。1931年12月13日深夜,董振堂毅然决然地带领二十六军起义,向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发起了有力的挑战。经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他们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起义成功后,董振堂率领的国民党二十六军全体将士共计一万七千人加入了红军的行列。他们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中央苏区红军的战斗力,甚至占据了当时红军总兵力的一半以上。而董振堂带来的两万多件武器装备更是为处境艰难的苏区红军带来了雪中送炭般的援助。

在加入红军后的日子里,董振堂率部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他先后参加了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以及中央苏区的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每一次都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为了表彰他的卓越贡献,红军授予了他一枚象征革命最高荣誉的红旗勋章,这是对他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1934年的秋天,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这场战略大转移中,董振堂所率领的红五军团承担了最为艰巨的后卫任务,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红军主力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长征的征途上,董振堂曾为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下令全军阻滞,他的那句“我们要拼死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如今依然回荡在历史的天空,彰显着一位将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士的深情。

后卫部队在长征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敌人的追兵随时可能袭来,然而董振堂凭借着高超的战术和坚定的意志,一次次带领部队成功突围,化险为夷。

可1937年1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让董振堂和他的部队陷入了绝境。在甘肃高台县城,他们遭遇了数量远超自己的敌军。敌人的炮火铺天盖地,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董振堂身先士卒,亲自指挥战斗,他不断鼓舞着士气,率领着战士们奋勇冲杀。而在激烈的战斗中,红军战士们一个个倒下,最后只剩下董振堂孤身一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单腿跪地,双手紧握枪柄,把枪口对准了自己射出了最后一颗子弹。

当董振堂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时,已是五年之后。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董家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贾明玉,这位坚强的女性,在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如同疯了一般地哭嚎,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痛和思念。

那段时间,董用威时刻关注着母亲的一举一动,生怕她做出傻事。他发现母亲经常抱着那个她和父亲共同枕过的枕头发呆,那是她唯一的念想,里面承载了他们太多美好的回忆。

董用威并不知道母亲是否知道父亲遇难的细节,他宁愿她不知道,因为那样的残忍事实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太过沉重。就在董家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董振堂和贾明玉的长子董光楹也秘密加入了中共游击队,走上了和父亲相同的革命道路。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一直未将自己参加革命的事实告知母亲,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在做些小事。然而不久后,他也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英勇牺牲。

当贾明玉得知儿子也牺牲的消息时,她并没有再次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反而感到更多的是欣慰和骄傲。在祭拜丈夫时,她流着泪告诉他:“你知道吗?咱们的儿子跟你一样出色,他是受你的影响才当兵的。现在你们已经见面了,有他照顾你,我就可以放心了。

贾明玉一直珍藏着董振堂寄回家的书籍,那些书上有他看过的痕迹和标注。虽然她没有文化,但她渴望知识,尤其是当看到丈夫每日天不亮就起来读书时,她也总想陪伴左右。董振堂察觉到了妻子的想法,于是得空时便开始手把手地教她读书识字。

但聚少离多的日子让贾明玉的学习变得断断续续,为了让妻子在自己不在时也能继续学习,董振堂便想出了寄“已标记书”的法子。每当有老乡把书带回来时,贾明玉都会迫不及待地翻看丈夫在书上留下的每一个字迹,那些字迹如同丈夫就在她面前一般亲切。

不过董振堂或许从未料到,他为妻子精心挑选的那些书籍,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的孩子们,这些书不仅启迪了他们的思想,更为长子董光楹指明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董振堂所涉猎的书籍广泛而深入,其中不乏关于救国救民进步思想的篇章,甚至包括三民主义和《新青年》等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正是这些书籍,悄然间为董光楹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使他在父亲的影响下,逐渐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最终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征程。

而次子董用威和女儿董光苔也在父亲的书香熏陶下,树立起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他们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道路。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喜讯传遍了大江南北。此时,刘伯承、邓小平等革命领导人通过董振堂的堂兄,辗转找到了流落在安徽的贾明玉一家。在了解到他们的具体情况后,立即将他们接回了解放区,并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

为了保障贾明玉一家的生活,毛泽东主席特批分配了50亩良田给他们,并派人送来了60万边区币。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人民的温暖与关怀。

在此期间,董用威有幸听到了毛泽东主席对父亲的高度评价。那句“他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坚决革命的同志……”的评语,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中,成为了他一生的荣耀与骄傲。

随着对父亲革命之路的深入了解,贾明玉和孩子们心中的崇敬之情愈发浓烈。当贾明玉得知丈夫曾是长征中的铁流后卫时,她的内心充满了自豪与感动。在解放区同志的讲述中,她仿佛看到了丈夫那英勇无畏的身影,眼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但董用威在崇敬之余,也对父亲的最后牺牲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他发现,在甘肃高台驻守时,父亲明明有机会突围,却最终选择了与实力悬殊的马步芳部队死战到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他无法理解父亲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个疑惑同样困扰着叶剑英元帅。在视察河西走廊时,他仰望那座曾经悬挂过董振堂烈士头颅的高台县城楼,心中感慨万千。他情不自禁地为董振堂作诗一首,表达了自己对这位英勇烈士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诗中的“错”字,透露出他对董振堂未能突围的遗憾之情。

而这个困扰了董用威和叶剑英多年的疑惑,最终却被贾明玉一句话解开。她深情地说:“他是不想放下高台县的百姓啊!他若没有用命去拼,高台沦陷后,他即便活着也会一辈子不心安的。”这句话不仅解释了董振堂死战到底的原因,更彰显了他对百姓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担当。

自此以后,董用威对父亲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他明白了父亲那份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是多么可贵而伟大。同时他也萌生了找回父亲头颅的想法,在多方努力寻找下终于发现线索,原来父亲的头颅被埋在青海一块空地上。得知这个消息时已经91岁高龄的董用威不禁泪流满面,他终于可以完成母亲的遗愿将父母合葬在一起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董振堂和红五军团等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革命史诗,他们的功绩永载史册、名垂青史!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些英雄烈士的名字和事迹,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