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公开:台军自制火箭弹,开火一瞬间,让台军颜面尽失

交锋新视野 2024-11-08 11:40:59

台军又一款杀器被公开,结果台当局马上就收到了坏消息,这下解放军对台军的战力更是有了进一步的判断,可以说完全能放心了。

近日,台湾军方首次对媒体公开展示发射台湾自制的“红隼”反装甲火箭弹的实况。这次实弹射击测试,本是对台湾军工业的一次公开展示,但却因为一枚火箭弹“不发火”的尴尬失误,吸引了大量关注。在这出“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戏码中,台军方依然试图维持颜面,称“故障排除属于训练的一环”。

(“红隼”火箭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红隼”火箭弹。它由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制,是一种有效射程200米的武器,声称可以穿透40厘米厚的低碳钢和27厘米厚的均质钢板。这样听起来,似乎是件颇具威力的“杀器”。然而,这次的“未发火”事件,无疑为其增添了一层“嘲讽色彩”。

(首次露面就出现故障)

对于这种“新鲜出炉”的军事装备,第一次露面就出现如此明显的失误,不能不让人对其品质捏把汗。尤其是当台军方言之凿凿地要进军高科技武器市场时,立下这种“买家门前栽倒”的笑话,多少让人诧异不已。初步分析指出,“底火连接的传火管不明原因断裂”可能是导致故障的罪魁祸首。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岛内网友已经先行一步对其信心打折,甚至有网友毫不留情地评论道:“这种武器装备,上战场只能当炮灰!”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颗火箭弹的问题,它暴露了台军事实力背后更加复杂的图景。长期以来,战力不足一直困扰着台军,尤其是在后备役人员的训练与动员方面更显得捉襟见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六月底,列入管理的后备军人中,有超过六成从未接受召训。也就是说,很多退伍后仍在列管的军人,早已失去了常备军所需的基本军事技能。

(台军)

台当局曾高调成立“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将强化后备战力视为重中之重。不过,根据最新报告显示,尽管民进党当局于2020年推出了“提升后备战力项目”,声称每年训练人数将增加到29万人,但实际情况却是:2022年至2024年规划的年度教召人数明显低于预期,甚至实际召训人数更是远远达不到目标值。这种“画大饼”的做法无疑使得原有的后备战力提升计划成为一句空话。

(台军舰船)

此外,台军在武器采购与更新换代方面也频频遭遇瓶颈。以台湾海军的港勤拖船为例,现有24艘于1987年至2002年间建造的拖船,早已超负荷运转,其中5艘甚至超过使用寿命30年。为了保障舰艇任务的成功执行,台湾海军早在2019年就提出新式港勤拖船购置计划,但屡次招标未果,导致计划必须延至2029年才能完成。而这种一拖再拖的现象,恰恰反映了台军在武器装备现代化道路上的艰难。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