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该怎么认清当下的就业环境呢?

我是小羽呀 2024-08-08 13:43:02

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同学似乎总是忙碌于日常的学习和作业,但当被问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时,他们往往显得迷茫和犹豫。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一些非顶尖大学的学生中,他们可能对于自己的职业方向和未来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

尤其所学的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让很多同学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感到困惑。有一些人可能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规划,但出于某些原因选择保持沉默。然而,从我观察来看,大多数人确实还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大学生怎么认清当下的就业环境呢?

打开boss直聘,先定位你要去的城市,再定位你的专业,然后依次进行以下的筛选条件。

1.学历(大专,本科,硕博)

2.工作经验(应届生,1-3年经验,3-5年经验)

然后你就看给的工资吧,记住所有标工资下限—工资上限的,默认该公司只给你开工资下限比如3k—6k,默认3k.

进去看招聘要求之后看统一的公司话术多不多,比如:弹性工作时间:下班时间不固定,通常加班,单休或大小周。公司年轻有活力:刚成立。同事都是同龄人,氛围良好:淘汰了35+的人,每年补充年轻牛马,诸如此类。

当你发现你的专业,只能定位一些垃圾公司,给的薪酬低到离谱的时候,说明路子错了。

补救办法:找你专业的延伸专业,看看能不能蹭到一些高薪行业的圈子不耗时间在本专业,本专业学习只求及格,找能找到工作的专业自学,看看本专业考公,有没有专业壁垒,比如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古籍整理,一般人不学这个报不了图书馆的事业编,最后,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建议去拉一下各招聘网站薪资高的行业,或当地历年公职人员招聘,点进去,看招聘条件,需要什么能力、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工具、限定什么专业,一览无遗,然后对标去学。

学校教的知识,你是完全用不上的,而你用的上的东西,学校都不会教。

对于几乎所有的文科专业来说,一个共同特点是——这些专业知识都几乎毫无门槛,长脑子的都能学。你让我去微电子和计算机,打死我也整不明白,但文科生的任何一个专业,都存在着大量丝毫没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从业者。

以市场营销而言,4A的广告公司有多少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呢?各大企业的管理者本科阶段读的都是工商管理吗?现在还有很多学校开设了新媒体,我认识这么多自媒体和网红,还真从来没见过哪个大V是这个专业毕业的。

一个理性人,在意识到这种无用的专业是浪费时间之后,就应该赶快脱离它,尽快止损,保证毕业即可。最糟糕的选择,就莫过于为了提升个千八百的底薪,继续在这个专业上浪费几年了。如果你现在还是个在校学生,你可能感觉不到,人生中20~30岁这个阶段是极其宝贵的,它几乎决定了你未来人生的方向。

古人说三十而立一点不假,在这十年里,每一天的损失都是不可挽回的。如果本科毕业之后继续在这些毫无用处的专业上浪费时间的话,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说的更直接点就是,除非你已经有非常明确的路径,确认学历提升对你的未来职业生涯有益处,否则,文科生,不要读研读博。

本科生毕业的年龄是22,在到三十岁之前,你还有八年的时间去尝试,试错,转行,八年是很漫长的时间。但如果你用了三年来读个研究生,那你这个阶段就只剩下五年了,如果再读博的话,搞不好毕了业都快三十了。

人不是到了三十岁就会死,但人到三十的时候,心态,负担,都是和二十岁的本科生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选择,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可能毫不犹豫,三十岁的人就得瞻前顾后了。因为你时间不多了,你没有胆了。

所以,同学们,你们千万要摒弃“逃避就业”这个思维,就业是逃避不了的,它也不会因为你在象牙塔里继续苟几年就变好。早就业,早面对,早调整,绝对没有坏处,我自己是从大三就开始实习了。等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已经上班两年了。相信我,在公司上过两年班,绝对比在学校里上了两年课有意义。

这里说句题外话,在我高考结束后,高中老师教我们,要宁可学校差一点,也要去个好城市。当年的我并不明白这个意思,为了上个211去了呼和浩特,现在想想老师真的太正确了。

一个好的城市,它所提供的见识,实习和就业机会,是落后地区完全无法相比的,如果你还处于高中在报考的话,那高考以后务必记着,能去一线不去二线,能去长三角不去中西部,在报考时要“嫌贫爱富”,这是学长的血泪教训。

有很多同学们,是为了卷而卷,自以为自己在卷,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我经常收到各种私信,很多孩子们跟我抱怨说考研难等等,但问起他们为什么要考研,有相当多的人的回答都是——我看别人都考了,我怕落后。别人都考,就对么?

这种盲从的心理是很可怕的,有些同学是为了逃避就业,有些同学是因为就业焦虑不知道如何缓解,作为一辈子在学校里学生,考研是他们的仅有的几个能够缓解焦虑的手段,毕竟做了一辈子的题,遇到困难总想着通过做题解决。

说到这里,我很感激我的老领导,他当初把我从这个圈里拽了出来,让我没有犯过这样的傻。考研人数年年创新高,但却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需要考研。

你看到别人考研是提升,可人家是学理的,读了几年研以后技艺知识精进,你一个学政治/社会/管理学,你读几年研提升了啥?别人可能已经明确未来要进校当老师了,学历提高能帮助别人提职称,你连未来要干啥都没想好就要跟着考研?战术上的勤奋无法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垃圾公司抓考勤,三流学生发鸡汤,在头悬梁锥刺股图书馆打卡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回报?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是劝同学们一句话——不要盲目的跟大流,想明白自己是谁,自己拥有什么,自己能干什么?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个问题都有各自的答案,也无法给出什么统一的标准建议。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就业乃至创业活动上,你所处的位置,不决定于你的短板有多短,而是决定于你的长板有多长。没有人可以把自己练成六边形战士,但只要某一边足够长,也就够了。

大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可以毫无负担的观察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适合什么,观察各种职业,了解自己的志趣所在,而不要拘泥于学校之中,千万不要让选课、教资、计算机、普通话、学生会这些东西浪费你的太多精力,温室中长不出参天树,象牙塔里也体会不到风和雨,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思想上走出学校,才是你真正准备就业的第一步。

0 阅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