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问石生荣:没给化喜安排工作,怪我吗?听到答案泪目:真好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6-07 08:51:47
前言

秦基伟上将完全没想到他会在老家遇到石生荣。

意料之外的相见

1953年秋天,朝鲜局势缓和,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将军奉召返国。临行前,十五军的几百名团以上的干部和英雄代表相聚在一起为他送行。

秦基伟的指挥艺术和战斗作风早已深入战士们的骨髓,但是别离总是充满伤感,他们回想起南出太行山以来,东渡黄河、逐鹿中原、决战淮海……

这么多年的日日夜夜,秦基伟军长哪一天不是与他们生死与共?

一想到秦基伟要告别部队离去,不少人掉了泪。

秦基伟将军重情重义,他紧紧握着这些一起历经艰险战友们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然而,最终秦基伟还是离开了十五军。

坐在回国的列车上,秦基伟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心久久无法平静下来。心里默默跟淳朴善良的朝鲜兄弟姐妹告别,默默跟朝夕相处的战友告别。

这次回国,或许意味着他将结束几十年的战争生活,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了,以后的日子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他不知道。

秦基伟14岁就参加了革命,在战争中由“菜鸟”到“军长”,从参加黄麻起义到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行军打仗占据了他人生大部分时间,也因为要行军打仗,秦基伟将军牺牲了很多。

在外征战多年,秦基伟阔别家乡湖北红安很多年了,将军始终记挂着他生活的小乡村,记挂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秦基伟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但又充满温情的家庭中,他的父亲秦辉显和伯父负责农耕,家里的一切开支也都来源于农耕。

秦基伟的母亲周氏一位朴素、憨厚、善良的妇人,她勤俭持家,除了照顾家人之外,她也会纺纱织布,饲养牲口。

除了父母之外,秦基伟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哥哥姐姐在父母的教育下早早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他们主动帮大人干活,主动承担家务,一家人和睦又团结,经济紧张但生活不失乐趣。

都说长姐如母,母亲去世后,秦基伟最惦念的就是从小照看自己长大的姐姐,姐姐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然而,将军想要回家探望的愿望并未实现,从战场回来后,他就收到指示去了北京。

秦基伟回去北京,是因为彭德怀向毛主席推荐了他。经过五次战役后,彭德怀清楚看到秦基伟身上的军事才能,眼下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可不敢让秦基伟成了沧海遗珠。

秦基伟虽然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打了几十年的仗,但他从来没有见过毛主席。重视这次见面的秦基伟还破天荒给自己买了双新皮鞋。

后来,秦基伟前往西南军区任职,随后又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这一学就是三年。

1957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秦基伟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一下车,秦基伟就四处打听姐姐秦桂伢的情况,村里乡亲告诉秦基伟,他的姐姐已经在很多年前离世了,但是她的女儿还活着,嫁到了隔壁一个村子里。

得知姐姐已经去世,秦基伟十分悲痛,但一想见姐姐的女儿健在,他又看到了些希望。秦基伟迫不及待来到外甥女所在的马岗村。

马岗村的干部通知正在干活的石生荣:“你赶紧回家收拾收拾吧,你的舅舅要来看你了!”

石生荣完全不敢相信干部的话,她小的时候确实从母亲嘴里得知自己有个参加革命的舅舅,但她从未见过他本人。激动万分的石生荣顾不上休息,匆匆忙忙赶去见舅舅。

见到石生荣后,秦基伟丝毫不介意她双手沾满泥土,一把拉过她的手紧紧握住。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舅舅,石生荣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她的舅舅是她唯一的娘家人了。

看着满脸泪水的石生荣,秦基伟拍着肩膀安慰道:“孩子,你的舅舅还活着,咱们见面是喜事,你不要哭!”

说着说着,秦基伟不由自主流下了眼泪。

石生荣拉着秦基伟回到家,将自己这几年发生的一切告诉了他,石生荣已经结婚了,对方是同村的陈美正,眼下陈美正正在地里劳作,所以没能第一时间见到秦基伟。

外甥女婿也是家人,秦基伟让部下去地里把陈美正叫了回来,见陈美正一脸拘束的样子,秦基伟拍了拍他肩膀说:“都是一家人,你不要这般拘束!”

秦基伟好久没有回家,最想念的必然是家乡的味道,石生荣为秦基伟做了一大桌家乡菜,吃饭期间,秦基伟不停地往外甥女和外甥女婿碗里夹菜,不停地问他们家中的情况。

临走时,秦基伟嘱咐外甥女婿:“我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外甥女,她也是我唯一的家人了,你要好好对她,好好照顾她。”

可惜的是,几年后,陈美正就被疾病夺取生命,年纪轻轻的石生荣不愿意再嫁,独自生活是很辛苦的,得知石生荣近况后,秦基伟委托家乡的公社干部多次上门说服石生荣,经人撮合,她和同村村民戴大安喜结良缘,婚后的日子稳定且幸福。

“没给化喜安排工作,怪我吗?”

1986年,在老家生活的石生荣接到舅舅秦基伟打来的电话,邀请他们全家去北京游玩,石生荣听了非常高兴,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30年,她太想念舅舅了。

当时正好赶上丰收时节,所以石生荣的丈夫戴大安主动提出留家劳作,让石生荣带着儿子化喜去北京见见世面。

母子俩抵达北京后,住进秦基伟家里,秦基伟的家人对他们很好,秦基伟利用空闲时间带着母子俩逛故宫、天安门、长城。看着北京如此繁华的景象,石生荣感慨道:“要是娘能看到该多好啊!”

闻言,秦基伟跟着落了泪,他也好想念姐姐。

在北京住了10多天后,石生荣因挂念家里准备回去,临行前,石生荣儿子跟她提出一个要求:“舅姥爷当那么大的官,您求求他,给我安排个工作吧,我不想在农村待着了,感觉没有前途……”

面对儿子的迫切请求,石生荣拒绝了,她说:“农村有农村的好,你舅姥爷之前还在农场干活呢,你为什么不能干。”

陈化喜见母亲不肯帮忙,只好给秦基伟写信“求”工作,秦基伟收到信后,一直没有回信,这件事暂时被大家忘却。第二年,秦基伟又邀请母子俩来北京做客,这次,秦基伟主动跟陈化喜聊起他找工作一事。

“我是你舅姥爷,如果你要读书或者做生意缺钱,我是可以帮你的,但是我不能用人民赋予我的权力,为自己的亲友开绿灯,我也不准地方干部给你安排工作,你能理解吧?”

陈化喜只是木讷的点点头,其他没有再说什么。

后来的一天,秦基伟主动问石生荣:“当时没给化喜安排工作,怪我吗?”

石生荣一脸笑容的对秦基伟说:“怎么会怪你呢,人家英雄给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都没有主动提起要什么,化喜没对国家做什么贡献,文化程度也不高,凭什么给他安排工作呢?”

石生荣看了看秦基伟继续说道:“你上次的话对化喜起到激励作用,那次他回家后,整个人都变了,没事的时候就翻书,农闲的时候还知道帮家人做做粮食生意。”

听到答案后,秦基伟泪目了,嘴里还一直念叨着:“真好,真好。”

后来陈化喜在家乡的粮管所租了一间房子继续做生意,业务开展得很好,实力强的他被领导看中,最后成为粮管所里真正的一员。

1988年,秦基伟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职务高了,秦基伟依旧保持原来的朴素习惯,早上一杯牛奶,一块湖北口味的炸糯米粑粑,中午几碟素菜一碗糙米饭。

他不允许家人搞特殊,主张自力更生,家中的夫人、女儿、孙儿,饭后都是自己动手洗刷碗筷。

1997年,秦基伟逝世,石生荣按照舅舅的遗愿,把他的骨灰运回老家红安。参加葬礼时,石生荣异常平静,她觉得舅舅那样正直、无私、朴素的人会永远活在大家心中。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