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 王勇, 李强. 淋巴瘤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 27(6): 705-710.
2. 陈立军, 赵玮. 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19, 27(18): 3094-3098.
3. 周杰, 张海波. 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1, 35(1): 119-124.
淋巴瘤作为一种癌症类型,在我国其实并不算多见。数据表明,每十万人当中大约有6个人是淋巴瘤患者。男性患者中,淋巴瘤发病排名第八,女性患者中,淋巴瘤发病率排名第11。常见的淋巴瘤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次是NKT细胞淋巴瘤,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18岁的四川男孩李伟,已经到了高三,眼看着就是到高考的关键节点,父母总是对他小心翼翼,担心哪里做的不到位影响孩子学习。为了让孩子全身心备考,李伟母亲专门辞去了工作,全职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每一项都做的面面俱到。
2016年12月2日,李伟下完晚自习回家,一到家就跟母亲抱怨身上瘙痒难耐。她凑近一看,发现孩子的手臂上出现了一些红疹子。而且因为长期的抓挠,有些地方已经破皮了。母亲瞧着这幅场面心疼的不行,赶紧去楼下药店买了一些抗过敏的药物。
回来后看见孩子还在洗澡,她又前往李伟的卧室把他的四件套给丢了换上新的,里里外外都消毒一遍后这才长舒一口气。然而,一周时间不到,李伟的睡眠质量开始出现问题,半夜总是突然惊醒,而且会发生严重的盗汗,每次醒来后脑勺都是汗水,枕头也跟着焦黄。
母亲担心他学业压力大,每天都换着法的给他做心理疏导,担心小孩有什么想不开的地方。可还是改变不了现状。12号晚上,他一进家门就瘫软在沙发上,家里人和他说话也不太搭理。母亲意识到情况不对劲,想问他怎么回事,但李伟只是摇头随后洗澡去了。家长们曾向老师了解过情况,也没有发现异常。
1月4号,李伟醒来后,母亲招呼着他吃早饭。坐下时母亲注意到他耳朵后方有一个肿块。她赶紧上前摸了摸,发现质地坚硬,按压不痛不痒,要不是母亲的提醒,李伟自己都不知道这回事。但其实这时候已经表现出了淋巴瘤的症状。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癌症,包括淋巴结和其他免疫系统组织,如脾脏和扁桃体。淋巴系统的作用是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病症,但在淋巴瘤中,淋巴细胞出现异常增长,这些异常细胞可能会在淋巴系统中积聚,形成肿块或瘤块。
淋巴细胞的异常增长主要是由于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这些突变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和死亡控制机制。结果就是细胞过度增生,形成肿块。肿块的出现标志着淋巴细胞不受控制地积聚,在淋巴节点、脾脏或其他涉及淋巴系统的器官中形成明显的体积增大。
肿块的形成不仅是淋巴瘤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导致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这些症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肿块周围区域的疼痛或压迫感、疲劳、发热、夜汗和体重减轻等。根据肿块所在位置的不同,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引发一系列相关症状。
眼看着孩子的食欲愈发糟糕,本就瘦弱的身形变得摇摇欲坠,家里人再也坐不住了,请假带孩子去医院做了全身检查。医生在触摸到那个肿块后,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随后安排了PET-CT检查。一听到这项检查,两口子对视一眼,手心出了不少的汗。
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颈部可见多个包块,可见一实性肿物占位,大小约为3.1*2.9cm。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平扫中心为低密度坏死区。腋窝、腹股沟可见多发占位性病变,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
得知这个结果时,母亲一把上前抢过报告,对着信息仔细检查,确认是自己孩子的那一份后再也忍不住了,开始痛哭道:“我这个苦命的孩子啊,他到底做了什么导致癌症找上门,明明他还这么年轻!”
医生赶紧把人搀扶起来,解释道目前的结果还不足以支撑癌症,毕竟检验癌症的金标准是活检。按照对方要求,李伟接受了进一步检查。穿刺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呈浸润性增长,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这意味着他体内的免疫系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这也是之前那些异常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
听着这些解释,一家三口抱头痛哭。根本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李伟作为当事人情绪显得更加激动,他抓住医生的白大褂,问道:“医生叔叔,我发誓我真的什么都没做,不抽烟不喝酒,每天都吃家里的饭菜,校门口的路边摊可以说一次都没去过,我爸妈就我这么一个癌症,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可怎么办啊!”
这话一出,医生眼眶也跟着红润了。他仔细了解李伟的生活习惯后,发现了两处细节,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随后惋惜道:“好孩子,这病真是无妄之灾啊!淋巴瘤其实不是无缘无故找上你的,而是因为你在生活中做错了这两件事情啊!临床上很多年纪轻轻就患淋巴癌的也就是因为这两件事做错了,才导致了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长期熬夜和压力过大是现代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两种生活方式的持续存在会严重破坏人体的自然机能和内部平衡,从而增加了患淋巴癌的风险。
熬夜导致的睡眠不足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而生物钟对于调节身体各种功能和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非常关键。生物钟的失调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而免疫系统是监控和清除异常细胞,包括癌细胞的首要防线。这意味着,当人体因熬夜而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时,对异常细胞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也会相应减弱,增加了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乃至淋巴癌发生的风险。
此外,熬夜还会导致慢性疲劳,进一步压抑免疫系统的功能,而长期的免疫系统抑制被认为是淋巴癌发生的风险因子。熬夜还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特别是影响皮质醇水平的升高。皮质醇被认为是一种压力激素,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增长。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造成严重影响。压力过大会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减少免疫细胞的产生和活动能力,降低身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此外,长期高压也会导致慢性炎症状态,慢性炎症被广泛认为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关,包括淋巴癌。
长时间的压力还会促进身体分泌大量的皮质醇,如同熬夜的情况,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破坏身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包括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淋巴癌的风险。
长期的熬夜和过大的压力还会影响人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减少的身体活动量。不健康的饮食会提供更多的癌症促进因素,而缺乏运动则会进一步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这些因素的叠加效应,不仅增加了淋巴癌的风险,还可能加剧了癌症的发展速度和严重程度。
因此,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高压环境与淋巴癌及其他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有直接关联。为了维护健康,避免上述生活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有效的压力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