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家眼中的“老戏骨”濮存昕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演的东西没人看,影视作品也没有我的活儿。”
言语之间,濮存昕给了人们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凉感。
确实,近年来,我们已经很少在大荧幕中看到濮存昕老师了。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认得这个名字,但二十多年前,他也是演艺圈名声显赫的“顶流”。
濮存昕的演艺事业和他的人生一样,经历着大起大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对家人的付出更让人钦佩。
结缘文艺事业1953年,濮存昕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是知名话剧演员和导演,母亲则是银行高管。
家境优渥的濮存昕本应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老天爷总是一个很任性的存在。
一岁那年,他患上了脊髓灰质炎。
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虽然治疗及时,但落下了后遗症。
他的一条腿无法动弹,要么依靠椅子移动,要么一瘸一拐地走路。
因此,濮存昕常常被同龄的小朋友嘲笑欺负。
幸好他有一个好弟弟,每次都护在他身前。
而弟弟也成为了他儿时为数不多的玩伴。
为了让濮存昕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他的父母四处奔波,寻找名医。
在经过几番折腾后,他的腿终于可以正常行走了。
尽管命运对他不公,但他从不放弃,一直在努力追赶其他人的步伐。
16岁那年,濮存昕响应国家号召,前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担任知青。
东北的日子可不好过,他的工作也只是割草和开荒。
但他从不觉得辛苦,也不会像其他知青那样写一些“伤痕文学”。
因为他知道,他过的日子其实和广大的农民比起来不算什么。
为了给大家解闷,濮存昕经常会表演一些小节目。
渐渐地,他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艺术天赋。
在东北的这段日子里,濮存昕积累了宝贵的表演经验。
从刚开始的在人群中表演到登台演出,还学会了许多文艺节目。
而濮存昕五官端正,身材修长,嗓音独具特色,因此他被调到了部队的业余宣传队。
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也磨练出了他温和、低调、朴实无华的性格。
1977年,濮存昕考入了空政话剧团,正式踏上了演艺事业。
与此同时,濮存昕的内心也开满了桃花。
喜结连理,家庭美满刚刚进入话剧团时,濮存昕很少有上台的机会,只能做各种杂活。
偶尔群众演员不够了,他才能上台充当“背景板”。
但他从不抱怨,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他珍惜每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每一句台词都要细细琢磨。
当他还在为登台表演而努力时,宛萍早就是聚光灯之下的“大牌”,是舞台上耀眼的主角。
后来,濮存昕上台表演的机会越来越多,他和宛萍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一来二去,两人心中互生情愫。
当时的濮存昕只是小列兵,而宛萍已经是营级干部。
但级别的差距并不能影响他们相爱。
爱情是自由意志沦陷的过程。
逐渐变得优秀的濮存昕终于得到了宛萍父母的认可。
1985年,32岁的濮存昕和宛萍喜结连理。
第二年,他们的女儿濮方出生。
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濮方小时候一点也不安生,常常调皮捣蛋。
为了照顾女儿,宛萍选择退出话剧舞台,给濮存昕打造一个安稳的后方。
濮存昕感恩妻子的付出和陪伴,下定决心要出人头地。
事业上升,兢兢业业1986年,新话剧《秦皇父子》正在筹备中,而导演点名要求濮存昕饰演公子扶苏。
但当时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这些人认为濮存昕表演功底不扎实,选他就跟开盲盒一样,有风险。
但是导演蓝天野力排众议,十分坚决地要给濮存昕一个机会。
正是蓝老的知遇之恩,让濮存昕有了能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所塑造的扶苏让众人折服,质疑的声音烟消云散。
后来,濮存昕从话剧团被调到了北京人艺。
更大的舞台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而濮存昕成功抓住了这个机会。
1991年,话剧《李白》诞生,这是他和老父亲第一次同台演出。
《李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濮存昕还因此斩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话剧行业的衰落不可避免。
嗅觉灵敏的濮存昕将目光转移到了影视行业中。
在九十年代的很多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英雄无悔》......
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播出,濮存昕饰演江东小霸王孙策。
他虽然戏份少,但令人印象深刻,他的演技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从此之后,濮存昕的片约逐渐多了起来。
后来,濮存昕主演了都市言情剧《来来往往》。
他将康伟业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帅气的外表下是强大的人格魅力。
由此,濮存昕被称为“大众情人”“少妇杀手”。
《来来往往》播出后,濮存昕的人气指数级增长。
在那之后,他又塑造了多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好角色。
后来,濮存昕成为了人们口中的“老戏骨”,也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
即使如今逐渐淡出荧幕,他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依旧不容小觑。
这奖那奖不如人民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
濮存昕出道多年,和很多女明星合作过。
但他从未传出过桃色绯闻,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负面新闻。
他始终忠于家庭,和妻子恩爱如初。
他不会忘记,自己一无所有时,妻子义无反顾嫁给自己的恩情。
也不会忘记,成长道路上家人对他的栽培与帮助。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濮存昕也有自己困扰。
在他事业的上升期,他的家人却一一离他而去。
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差点被一个个噩耗击垮。
家庭变故,存昕“补天”大约1996年左右,正在拍戏的濮存昕突然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宛萍语气着急,让他赶紧回家。
濮存昕顿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火急火燎地赶回家。
回到家后,他才知道弟弟英年早逝了。
这对濮存昕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
虽然自己是哥哥,但自己年幼时因为瘸腿,经常是弟弟照顾他。
突如其来的变故将全家人都拉入了痛苦的深渊。
父亲接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深受打击,卧病不起。
此时此刻,濮存昕成为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他不仅要照顾病床上的父亲和以泪洗面的母亲,还要照顾守寡的弟妹和年幼的侄子。
为了更好的照顾家人,他还辞去了工作。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亲人离世后就和亲人的遗孀形同陌路。
但濮存昕没有,他对弟妹和侄子一直都所付皆真心。
自从弟弟去世后,父亲的身体就没好过。
患病的父亲上下楼很不方便,濮存昕就背父亲上下楼。
在濮存昕的精心照顾下,父母都渐渐走出了悲伤。
濮存昕将侄子视如己出,常常带他出去玩,以求弥补弟弟未能给的父爱。
宛萍也常常去弟妹家中,看看他们是否有难处,时不时地在经济上补贴孤儿寡母。
渐渐地,在濮存昕的精心照顾下,这个大家庭再次充满了温馨。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濮存昕再次将事业重心放在了话剧上。
因为影视作品的拍摄周期太长,他只要走了,家里就缺少了顶梁柱。
真金不怕火炼,回归话剧的濮存昕再次大放异彩,成为了北京人艺的副院长。
但是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有时候连说话都很吃力。
父子两人聚在一起时,常常回忆往事,一说就是大半天,聊着聊着两个人都泪流满面。
2016年,父亲的生命走向了尽头。
临终前,父亲拉着濮存昕的手:
“有你这么优秀的儿子,爸爸很骄傲。”
濮存昕一边点头一边流泪,他握着父亲的手,感受着父亲手心的温度逐渐冷却。
为何人生最后会像一张纸屑,还不如一片花瓣曾经鲜艳。
濮存昕其实一直不喜欢将家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说出口的不像是真的,家里的事拿到外面就仿佛不是自己的事情了。”
父亲去世后,经历了丧子的母亲又经历了丧父。
深受打击的母亲患上了认知障碍症,她的脸上再也没了笑意,有的只是无尽的哀伤。
为了照顾母亲,濮存昕再次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工作回归家庭。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濮存昕很少拍戏的原因之一。
濮存昕晚上照顾母亲,白天补觉,妻子则相反。
两人轮班制地照顾母亲,像教小孩子般教母亲认人和识卡片。
在夫妻两人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的思维逐渐变得清晰,精气神也更加饱满了。
结语有情有义的濮存昕一直都是父母的骄傲。
在父亲去世三年后的父亲节上,濮存昕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读信的时候他几度哽咽。
“这些年您导演我演了《李白》《天之骄子》《蔡文姬》等戏,一直都是您在影响我,最后仍以骨灰的温度告诉我,人生苦短,热爱生活。”
这样的一位演员,足以配得上“德艺双磬”这四个大字。
荧幕中,他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成为了很多观众的记忆载体。
生活中,他有情有义,孝敬父母,忠于爱情,不随波逐流,也不特立独行。
我们衷心地希望,濮存昕的未来可以更加幸福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