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杨家将真相:杨继业并没有撞死李陵碑,穆桂英并非杨文广母亲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7-17 09:09:07

杨家将的传奇历程说起杨继业,那在中华大地那是声名远扬,他是北宋时期杨家将的核心人物,身世背景相当不一般。

杨继业老家在山西太原,给自己取号“崇贵”,杨继业的祖上都是忠烈之士,世代为国家尽忠效力。

他的曾祖父杨从诲,出生于唐末时期。本来是书香世家的公子,但在二十出头时,家乡惨遭黄巢农民起义军的浩劫。

看到乡亲惨遭杀戮、村落被大火焚烧,杨从诲义愤填膺,用家中留存的资产召集亲友,拉起了一支民团,投身于抗击黄巢军的战斗。

杨从诲智勇兼备,在与黄巢军的战斗中多次立下战功,有一次,民团被黄巢军紧紧包围,危在旦夕。

杨从诲急中生智,让大家放下武器,装扮成普通的商旅百姓,巧妙地骗过了黄巢军的核心人物,成功脱离险境,保全了全村人的性命。

杨从诲由此在乡里声名大振。后来黄巢军被平定,隋唐王朝册封他为“镇抚大夫”,还给予他优厚的俸禄。

但杨从诲没有安于享乐,而是将这些钱粮用来帮助那些在战乱中无家可归、生活困苦的百姓。 这种高尚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后人。

杨从诲的曾孙杨泰和孙子杨钦,都因侠肝义胆而闻名,杨钦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过侠义的家风得以传承。

杨钦的儿子便是杨继业的父亲杨信。 杨信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聪慧过人。二十岁时,成为京城的名门子弟,被安排了一些不太关键的朝廷职务。

但杨信胸怀远大抱负,渴望“匡扶王室、造福百姓”,最大的心愿是整顿军队、征战沙场,为朝廷建立赫赫战功。

当时,多尔衮军入侵南京,杨信等待的机会来临了。朝中有一位清流侯组织义勇军,杨信主动报名加入。

杨信英勇非凡,枪法精妙,不到半年就在义勇军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

最终成功将多尔衮军驱逐出南京,杨信立下大功,受到清流侯的嘉奖,赐予丰厚的赏赐,之后奉命回到京城,为朝廷中央效力。

杨信回到京城不久,妻子张氏生下一个儿子。按照习俗,孩子的名字由长辈来取,最终是当朝宰相张文垓,依据天象研究给孩子取名“崇贵”,希望孩子一生尊贵荣耀。

杨信对儿子满怀期待。 杨继业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从小就学习文武知识。父亲为他请来京城顶尖的老师,教授儒家经典和武术。

杨继业头脑聪明、学习能力强,尤其在武术方面极具天赋,十五六岁时,武功就已十分出众,骑射功夫更是无人能及。

杨家举行猎户大会时,杨继业使用家传的精钢重弓,百发百中,杨继业十八岁那年,金国入侵,杨信奉诏出征。

出发前,杨信教导杨继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他在家协助母亲、勤奋练习武艺、为国家贡献力量。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分别后,杨信在与金军的战斗中不幸阵亡。杨继业悲痛欲绝,从此更加刻苦习武。

北宋开国皇帝淳佑帝登基后,组建了精锐的骑兵队伍来抵御金国入侵。杨继业因武艺超群入选,担任骑射教头。

有一次淳佑帝观看操练,杨继业表现极为出色,得到淳佑帝的称赞,很快被提拔为队长。 在淳佑帝统治的后期,北宋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金国的侵略越发猖獗。

淳佑帝组建了“神武军”,由刘崇担任大将军。刘崇欣赏杨继业的高超武艺,将他招入神武军。

杨继业在神武军表现卓越,多次随刘崇出征并取得胜利。在一次被围困的作战中,杨继业带领神武军成功突出重围,让金军胆寒,刘崇对他赞赏有加,让他担任亲兵队长。

后来淳佑帝去世,刘崇成为北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杨继业被册封为亲军统领,改名为“刘继业”,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杨继业”。

接下来讲讲穆桂英。大家提起她都耳熟能详,在戏曲和影视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足智多谋,被称赞为“干云潭水”。

但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 据《杨家将演义》记载,穆桂英是杨文广的母亲,原名穆荡,是高阳人。

在北宋初年,二十多岁的她遭遇家庭变故,家破人亡,丈夫高文举在远征中牺牲,她独自抚养小儿子文广,靠编织蓑衣维持生计有一次,篾丝划伤了她的手腕,意外激发了她的武学天赋,从此她开始自学武艺,由于武艺高强、常常行侠仗义而声名远扬。

后来黄袍军发动起义,穆荡为了报效国家和保护儿子,毅然参军,效力于李绍威,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据说李绍威的妻子赵氏都对她敬佩有加。还有一件奇特的事情,穆荡与儿子杨文广相遇却相互不认识,杨文广被母亲的英勇所折服,拜她为师,母子齐心作战,后来杨文广成为了大宋第一猛将。

但查阅史书,北宋名臣王安石的《宋朝世家志》中没有提及穆桂英。

在撰写此书时收录了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由此可见,在北宋时期可能没有穆桂英这个女英雄。

不过,在北宋时期杨家将征战黄袍军时,有一位叫郑氏的妇女跟随军队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郑氏是武林高手,一直在江湖上行走、行侠仗义,也许她的事迹和高超武艺是后来穆桂英形象的原型。

再加上北宋时期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文人更愿意将英雄形象女性化,于是就创造出了穆桂英这个既英勇又贤淑的女英雄人物形象。

所以,穆桂英可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文学形象,不过其创作原型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她们的英勇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杨家将在抗击金军入侵的过程中,立下了卓著战功。但查阅史料会发现,杨家将中很多名将是虚构出来的或者名字是后人编造的。

那么,哪些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呢? 杨家将的二当家杨延昭,在《杨家将演义》中被塑造得智勇双全。

但依据《宋史》记载,杨延昭原名沐王,并非杨家的直系亲属,而是被杨家收养的养子。沐王自幼天赋出众,被杨延年收养后,杨延年对他视若己出。

沐王勤奋好学,对儒家道理有深入的理解,曾经担任翰林学士,负责考核群臣。后来朝廷为了抗击金军组建禁军,沐王受杨延年的提携进入禁军任职。

在与金军的战斗中,沐王表现英勇、作战善战,多次立下战功。

在汴京大战中,他指挥作战,与金军猛将完颜珣交战并将其击败,震慑了金军,为宋室转移兵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所以,沐王是杨家将中的军事统帅,承担着重大责任。 再来说说阎瑞,传说他是阎行恩手下的得力干将,每战必胜。

实际上,阎瑞原名阎佥,是杨延昭的远房亲戚。他自幼学习武艺,加入禁军后表现出色,成为杨延昭的亲信和重要将领。

有一年,杨延昭在徽州城进行防守,遭到金军的包围。阎佥奋勇作战,杀出重围,为杨延昭争取到了时间和机会调集援兵,最终成功击退了金军。

从此,杨延昭将阎佥视为得力助手。 还有“八虎过山”的故事。按照《杨家将演义》的描述,八名虎将为了寻找杨延昭勇闯金军重围,多次建立奇功。

但根据《说梦录》等史料,“八虎过山”是指八路禁军强渡大浩河、冲破金军防线的战役。当时大浩河两岸被金军重兵封锁,宋军多次尝试渡河都以失败告终。

杨家将手下的文宗、武宗帆等八员大将,率领精锐军队,通过设置诱饵等战术,发起总攻,强渡大浩河,为后续的宋军突破金军封锁开辟了道路,这一战役对于赶走金军起到了关键作用。

后来这一战役在流传过程中成为了传奇故事。 朝廷和民间对杨家将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 从朝廷的角度来看,杨家将所处的北宋时期,正处于抗击金军入侵的艰难阶段。

他们虽然战功赫赫,但在军队中也引发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因为他们过于英勇的表现,引起了他人的嫉妒。

比如杨延昭,曾经遭到他人的诽谤,有人说他企图谋权篡位,还有人撰写《檄杨延昭疏》对他进行批评和污蔑,说他专权、贪恋权势等。

朝廷受到小人的蛊惑,将杨延昭革职并关押入狱,后来经过有识之士的努力为他平反,才得以重新被启用。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杨家将这样的抗金名将,也无法避免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 另外,像“八虎过山”这样的战役,在当时朝廷的文人眼中,也没有给予特别的重视。

根据王镗的《狄梁公纪年》记载,当时朝野上下对这场战役虽然有所记录,但没有提及八位将领的姓名,更倾向于赞扬全军的英勇表现。

从民间的角度来看,自从《杨家将演义》问世,杨家将的英雄事迹得到广泛传播。他们被视为民族英雄,其英勇无畏、忠君爱国的精神融入了国人的精神世界。

那时,家家户户在门楣挂“八虎”图案来祈求平安,在元明时期,有绘画家和工匠以杨家将为原型创作雕塑作品,国子监内的一尊杨家将像“国子监杨八郎”特别出名。

杨家将的英雄形象还被融入京剧和地方戏曲之中。

每年的元宵佳节,民间艺人会在街头巷尾表演《杨家将》的故事,还会邀请勇士表演武艺向杨家将致敬。

所以,民间对杨家将的高度赞扬与朝廷的冷淡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杨家将在当时遭受了一些非议和迫害,但他们的英勇事迹一直被人们所敬仰。

2 阅读:722
评论列表
  • 如果 11
    2024-07-17 15:27

    杨信打多尔衮,犹如关公战秦琼

  • 2024-07-22 20:46

    有很多虚构人物,不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