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呼吁大学校园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多

高等教育文摘 2024-01-09 12:05:31

2023年12月21日,有网友向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留言说,“现在云南省所有高校不允许校外人员进入,公立高校作为社会公共资源,让广大人民群众无法共享。希望领导们百忙之中能对这一现象进行调研,逐步开放所有公立大学,还老百姓一个平等的空间。”

今年1月4日,云南省教育厅安全稳定处回应称,云南省教育厅对相关问题高度重视,经调查核实,现答复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第七条:强化重点机构防控等以上内容的要求。

二、公办高等学校虽然属于公有财产,但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担负着教育教学工作,要保持校园内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及师生安全。学校有其特殊性,无法达到公园、游乐园的开放程度。而每个学校均有其独特性,根据上级要求和自身特点,可采取不同程度和内容的管理制度、方法。

云南省教育厅表示,基于以上的规定要求及高校自身行业特质,该省大部分公办高等学校无法采取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的开放方式对群众进行开放参观、游玩。

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呼吁大学校园开放的声音越来越多。

近日北京大学副教授“跨栏”进校一事更是引发热议。其后北京大学发布消息,该校正在有序推进开放,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并公布一系列举措。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也宣布推进校园有序开放。

不过,北京大学等高校“打开校门”主要是指开放参观通道,要求预约并规定时段,持续有民众提出进一步开放大学的建议。

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部分反对声音,“为什么要全面开放,把大学当公园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光明网于1月5日发表题为《“把大学当公园了?”为什么不可以呢》的评论员文章,提出“大学真没必要自我神化,让人们当公园逛逛、当景点看看,挺好的,没什么丢人的。”

文章表示,那么多场所,广场、古迹、故居、研究院、博物馆等等,哪个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但影响向社会开放了吗?由公共财政建立起来的大学,让老百姓当作公园逛逛,有何不可呢?如果真有这种想法,那才是对大学精神的贬低:一个大学,居然在趾高气昂地拒绝民众。至于什么影响教学秩序、安全风险云云,更是站不住脚。一张门禁卡就可以解决,给一些教学楼、宿舍、食堂、操场装个门禁,这应该不难。

至于安全问题,文章称,“在一些反对意见里,似乎有多少人都对大学校园虎视眈眈,就等着开放了之后进去为非作歹,这怕是想太多了。再者说,大学又不是法外之地。如果真的如此担心,那么也不妨拿出一些证据,证明大学校园里犯罪率远高于其他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  文章还表示,“有不少学生支持不开放的措施,觉得这样生活和学习清净一些,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留下‘想自由进出,那你考进来啊’之类的留言。这其实是一种特权意识,而且滑稽的是,这种特权只能维持几年——一旦毕业,特权就失去了。但一些大学生似乎很享受这种权力,哪怕这种权力很脆弱。更让人失望的是,有些大学生是这样看待自己和社会的联系,又是这样定位自己的身份的,并不惮于在社交平台流露这种优越感。”

1月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复的函》,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了答复。

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