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犁过的土都是星辰,随风四处飘散;而在一杯雨水中,我们饮下了宇宙”——伊哈布·哈桑(美国文学评论家)
“这是氯化钠晶体,如飞舞的流萤,从水面上闪烁扑来,忽明忽灭;这是硫酸钠晶体,如荒原上葳蕤生长的串串铃兰,勾勒起华丽的想象;这是磷酸二氢钾晶体,如冰冷的银针,在幽暗中划过一道道白光…”
这是安徽卫视新形态人文科普节目《科学这么美》第一期“隐秘之境的奇幻演出”中让人震撼的美丽画面,它来源于安徽“美丽科学”团队的科学摄影影片《凌》。在第一期里,观众可以明显感受到,《科学这么美》节目所展现的内容与普通的科普节目非常不一样,科学基础知识不再是这个节目主要的传达内容,而科学之美成为主角。化学实验的微观世界,在科学摄影的光影作用下,绽放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和景象,如同诗人笔下的情感,深沉而富有内涵,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交融,产生了独特的人文魅力。
拍摄这些美丽画面的“美丽科学”团队是国内知名的科学可视化数字创意团队,他们来自国内知名高校与艺术学院,他们用科学摄影这种艺术媒介探索并展现化学实验中的微观世界,让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具体可感知的美丽画面,显微镜和微距镜头提供了不同的观看方式和视角,让观众亲眼感受到微观世界的壮观和美丽,惊叹于化学和我们生活的联系,更震撼于科学本身的魅力。
朱文婷 美丽科学联合创始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凌》这个影片主要展现的是多种无机盐的结晶过程,当时拍摄看着这些洁白的晶体,就好像是来到了北极,这些美丽的晶体其实也是非常脆弱的,就让我联想到我们正在消失的北极。结晶的美也体现在它正在形成的过程,所以我选择用延时摄影,将这些意识的过程保存下来。我们会看到结晶体像银白色的烟花,凝固的涟漪,笔直摇曳的芦苇。希望通过结晶之美,唤起人们对冰雪短暂而又脆弱的记忆。”
“艺术家也总能从中找到无穷的灵感,维生素C、水杨酸、柠檬酸,这些微小的晶粒,身藏“双折射”的光学魔法,偏振片——让光线只留下唯一的振动方向,摒除侵扰,还纯粹以本真,于是,一点点光,便展开一片奇幻光彩的无垠之原…”这是《科学这么美》节目第一期中最富有色彩的画面,它来源于“美丽科学”团队拍摄的科学摄影短片《原》。
朱文婷 美丽科学联合创始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凌》和《原》实验的原理其实都是结晶,但是在《原》这个作品里面,因为偏振光的作用,原本肉眼看上去半透明的白色的晶体,就呈现出了非常绚丽的色彩,之所以命名为《原》,是因为“原”这个字,本身就具有平坦开阔的含义,从微观的视角来看,我做实验用的5厘米大小的玻璃片,就像是一片广阔的平原,液滴在很小的表面之上铺展,在时间中慢慢地凝固、色彩扩张弥漫,这就给人一种它在成长这种感觉,充满生命的力量。”
“这两个作品,每个作品的拍摄,都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结晶的实验做起来其实也不难,但它比较难的是它的实验结果通常是随机的,我觉得每一个物质,它其实都是一个创作者,一切都来自于自然。拍摄化学现象就像是和自然共同创作,是观看她们自己塑造的小世界,以一种平等而又谦卑的视角去发现和欣赏那些自然造物的结果”
安徽卫视新形态科普节目《科学这么美》是第一次在大众媒体上展现化学实验中微观世界的美,不仅给观众科普了一些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同时也给观众在艺术层面上增添了特别的审美体验,特别是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正向作用。有观众说,这样的科普节目特别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应该让孩子们都来看一下,也许会让他们从此爱上化学,爱上科学。
高昕 美丽科学联合创始人 中科院无机化学博士
“最早的时候,因为我们自己是学习化学的,所以在实验室中,能看到很多特别奇妙的化学的现象,我们也想把这样的现象传递给更多的大众,所以想到了这个项目,希望用艺术化的方式,去把化学反应给它呈现出来。这个工作进行到现在,我们每一次在网络上去发布我们相关影片的时候,都会持续的有孩子们给我们反馈说,如果他们能够更早地看到这样的内容,他们就会爱上化学。”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事情,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从第一层的视觉之美,到第二层的科学之美,能够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我看到的这个现象是美丽的,这是我们目前阶段主要的工作。当然,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观众能够参与或者深入了解这样的自然规律之美。”
安徽卫视新形态人文科普节目《科学这么美》第一期节目展现的是“结晶:隐秘之境的奇幻演出 ”之美,第二期《置换:得失之间的美丽绽放》又将怎样治愈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呢?5月23日(周四)晚9:15,请再次欣赏:科学原来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