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四位“铁帽子王”,没有战功,为何也能世袭罔替?

纵横五千年 2024-08-21 08:11:26

在爵位承袭这方面,清朝比明朝“进步”了一些,子孙在承袭爵位时,都要降一级继承,只有铁帽子王们才能享受“世袭罔替”的权力。清朝初年,只有八家铁帽子王,因为他们战功卓著,才得到这项“荣誉”的。在清朝中后期,又陆续加封了四家铁帽子王。那么,后来的四位王爷,没什么战功,为何也能成为铁帽子王呢?

一、怡亲王

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病死在畅春园,皇四子胤禛成为新的皇帝,即雍正帝。第二天,雍正帝就下发旨意,加封十三弟胤祥为怡亲王,并让他管理户部三库事务。胤祥虽然也是皇子,但受到了康熙帝的冷遇,在康熙年间既没有爵位,也没有什么官职。不过,胤祥在这场储位之争中坚定地支持皇四子胤禛,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平了道路。

雍正帝即位后,胤禛得到了重用,不仅负责全国的财政工作,还参与到了西北军事的运筹。雍正帝曾经说过,“朕实赖王(指胤祥)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 1730年,胤祥病死,雍正帝非常伤心,甚至自己穿了一个月的素服。乾隆帝在位时,“命王爵世袭”。到清朝灭亡时,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二、恭亲王

1850年2月25日,道光帝病死在圆明园的慎德堂。他虽然在临终前写下遗诏,但人们还是按照惯例,打开了藏在正大光明匾后的诏书。里面除了有立皇四子为皇太子的内容外,还有加封皇六子为亲王的旨意。于是,新即位的咸丰帝册封六弟奕䜣为恭亲王。因妄传旨意,册封母后为皇太后,奕䜣受到了咸丰帝的冷遇。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帝才不得不重用奕䜣,让他与英法联军议和。咸丰帝死后,恭亲王与两宫皇太后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之后,奕䜣成为议政王,处在权力的中枢,并且发起了洋务运动。后来,奕䜣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打压,几度沉浮。1898年,奕䜣病死,恭亲王的爵位由其孙溥伟承袭。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三、醇亲王、庆亲王

首任醇亲王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早年间参加辛酉政变,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器重,并在1864年被封为醇亲王。虽然醇亲王奕譞一度进入权力的中枢,但作用远不及恭亲王奕䜣。不过,他的儿子载湉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所以醇亲王奕譞的地位才得到提升,并且得以世袭罔替。不过,醇亲王世爵只共传了2世,2王。

最后一位铁帽子王是庆亲王奕劻,他就更差劲了。奕劻是乾隆帝的十七子永璘的孙子,本来只是个贝子,后来结识了慈禧太后的弟弟桂祥,逐渐得到了重用。奕劻没什么工作能力,但在官场上却是风生水起,官至领班军机大臣,利用职权卖官鬻爵。辛亥革命爆发后,奕劻甚至主张皇帝退位,结果遭到了攻击。1917年,奕劻病死。此时清朝早已灭亡,也就谈不到爵位传承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

2 阅读: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