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那天,去看了《维和防暴队》,不久前就已经在猫眼点击“想看”了。
要我总结一下影片情节就是:
一场屠杀,已经抓住了凶手,但是凶手却不承认。于是维和队就协助当地警方,保护幸存人质,指证凶手。
故事不难理解,高潮部分应该就是与暴徒展开枪战那里。
可能,影片想要表达的还有更深层的寓意,但这类影片看得少,也不知道怎么深挖。
只能说,是一种新观感吧。
1.屠杀在展开,凶手拒不承认故事背景地,是在非洲某国。
主要的维和任务源自一场制造暴乱的头目阿米尔对平民的一场屠杀,屠杀对象是一个村子的族人。
当维和队经过屠杀片区时,尸体遍地,看了让人心颤。
而另一边,阿米尔刚被押着走出法庭,对着记者的镜头说自己是无辜的,还提到了因肤色问题,引起的种族歧视。
就是说:他觉得没有证据,谁都不能把他怎样。
胆子这么大,主要是背后还有推手,以为能把他捞出来。
但是呢,维和队到达当地后,他这个想法就全落空了。
因为,在屠杀中活下来的几个幸存者,被维和队找到,保护了起来。
只要证人还在,就能把阿米尔送上国际法庭,整个电影的脉络,差不多也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
就是在抓证人、保护证人、护送证人的一系列过程中,展现了维和队的硬实力和不分国界的担当与使命。
其实,主题还挺大的,但感觉没有拍好。
就是在和其他维和队的负责人沟通交流时,都有一种暴徒都拿着枪指着你的头了,那边还要你再等等。
只能说,规则定得太死,连保命时刻,都无法果断选择,其实挺让人费解的。
2.从怀疑到信任,在看得见的行动中达成维和队最初到达当地时,就在巡逻的过程中,遇到了暴徒。
但因为一名小男孩被枪击中,当场死亡。
当地平民,也顾不上真相如何,就说维和队开枪沙人了。
于是,混乱之中,一群平民开始围殴维和队员,王一博扮演的杨震则离队去追暴徒了。
巡逻现场,一片混乱。
向指挥部请示时,外国友人说,不要开枪不要开枪,在我们支援赶到之前,面对平民的群殴不能轻举妄动。
最后,队员说:再不还手,就要被打死了。
这个时候,队长才指挥队员,发催泪弹,避免事态越演越烈。
另一边,杨震追到作为狙击手的暴徒后,因为到了别人的领地,不好拿枪继续追,只是用枪打掉了暴徒一截手指,算是回应对方的挑衅。
这个时期,算是当地人对维和队十分不信任的时期,总觉得维和队是外人,心怀不轨。
有一名当地警察,还对维和队的到来,表示警惕。
但后面,看到维和队冒险救出了幸存者,还给当地修整环境,给孩子们上课,给当地人分发物资。
当地人,才慢慢接受外来的维和队,并对他们表示感激。
我想,果然是看得见的行动,才能改变一众态度。
同时也觉得,如果不说这部电影,维和队的实力真是强悍。
这几天也看到过一篇文章,里面写的是,现实中的维和队,考核标准十分严格。
要有七年的相关经验,除了身体素质过硬外,还得熟练运用外语。尤其是到了真正的维和环境,调节也恶劣。
脱袜子都得泡在水里才行,因为不这样,一脱皮也会扯下来。
所以,影视剧对现实还是有差距吧,现实只会有过之无不及。
3.关键时刻,还是要效率高一点还有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关键时候,还是自己人效率更高。
维和队在请求支援的时候,国际指挥的,我也不知道该叫什么,反正就是请示、等批准,那边现场都人命关天了,还在拿着呼叫机说再等等,快了快了。
当然,在一个组织内,肯定是要按流程来的。
但好在我看电影拍的是,最后还是中国维和队自己先赶到吧。
就像阿米尔派下属绑架平民,想和维和队做交易时。
当时情况紧急,指挥部那里却说任务终止,担心绑匪撕票。
但是,维和队为了解救人质,还是擅自行动了。
尤其是看到人质身上还绑着炸弹时,也没有请示,直接就拆弹了,毫秒之间,就防止了一场爆炸事件发生。
可就因为这,还被国际成员批评了。
说不按规矩行事,说拆弹要请示,却丝毫不顾及当时炸弹爆炸只有十秒了。
反正就是觉得:
规矩是死的,随机应变还是挺重要的。
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也许不是人,而是各种冷冰冰的条条框框。
说到这里,就是这么多了。
要不要去看,还是看个人喜好,有人说,想看维和行动的,去看《蓝色防线》,也许更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