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真实历史可能跟你想的有点不太一样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7-20 13:25:08

常言道:有一句老话,关羽大意失荆州,讲的是关羽因一时疏忽致使荆州被夺。

如果说荆州的失去存在偶然因素,那么任何偶然事件的背后,都有其必然缘由,换个说法,荆州的失去也许是必然。

那么,这种必然性体现在何处呢? 谈荆州之战前,先简要梳理一下此战的战前背景,东汉建安十三年(208 年)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北撤回北方。

原本处境艰难的刘备,趁着荆州地区权力出现真空,迅速发展,短短三年,刘备不仅出任荆州牧,还占据荆州九郡中的五郡,成为长江中游的新兴势力。

建安十六年(211 年),应益州牧刘璋之邀,刘备率军从荆州溯江而上,开启入川之战。三年鏖战,刘备打败刘璋,成为西蜀之主。

建安二十年(215 年),曹操进攻汉中的张鲁,占领汉中,为夺西蜀北大门,刘备发起汉中之战。曹刘在汉中激烈对峙,最终曹军败退,汉中归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刘备自称汉中王,蜀汉势力达巅峰,此时,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攻打襄阳、樊城的襄樊战役。

关羽为人,忠肝义胆、武艺超群,但同时也有其性格上的弱点。他性格高傲自负,有些刚愎自用。这种性格使得他在决策和行动时,有时会过于自信,对潜在的危险和困难估计不足。

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是奉刘备之令,但正史《三国志》未明确此战役的策划发动者。

按常理,如此大规模战役,未经君主同意很难实施,不过,关羽有“假节钺”特权,遇事务无需请示刘备,可自行决定。

从他的性格特点来看,自信且有些自负的他,很有可能凭借自身判断发动这场战役。 从当时战略局势看,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关羽此时在东线发动牵制性战役必要性存疑。

此外,如果关羽攻襄樊是为践行诸葛亮“隆中对”的北伐战略,那么关羽攻襄樊时,刘备应从汉中出兵,东西呼应。

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数月,汉中方向无出兵策应,也无兵力支援,综合这些,个人认为襄樊战役是关羽凭“假节钺”特权自行发动

原因是曹军在汉中战败退守关中,让关羽捕捉到战机,果断发动此役,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七月,关羽率荆州主力围攻襄阳、樊城。

战役初期,关羽形势大好。他借汉江秋汛,水淹于禁率领的曹军援军(即著名的“水淹七军”),歼灭三万曹军。

接着围困曹仁驻守的樊城,并联络中原民间反曹力量,中原震动,曹操甚至想放弃许都。后司马懿劝说,曹操稳住心神,派徐晃为主帅,调集大军增援樊城。

徐晃吸取于禁教训,在援军未全到前,稳扎稳打,先在郾城挫败关羽阻击,抵达樊城外围。待汉江洪水退去、援军兵力到齐,徐晃全军出击,进攻关羽军营。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围困樊城的大营有大型堡垒,四周还有四个土堡垒。徐晃佯攻大堡垒引关羽军增援,再猛攻四个土堡垒,得手。

关羽派五千人马救援,被徐晃击败,徐晃乘胜猛攻,关羽围困樊城的十重鹿角和堑壕被破,关羽军大败,不少士兵投沔水而死。

至此,关羽对樊城的围困失败,只能靠水师在汉江上巡弋,隔绝樊城和襄阳交通。

襄樊战役持续三个月,关羽除初期胜利外,之后久攻樊城不下,还等来徐晃援军,战局对关羽越来越不利。

让他主动撤兵,意味着放弃已有战果,关羽难以接受,而且主动撤兵可能被曹军追杀,造成更大损失,这是关羽要考虑的。

这样,关羽陷入两难境地,他的高傲性格或许让他不愿轻易放弃,坚持作战,而没有及时审时度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国志》说关羽因吕蒙病重,抽调江陵、公安兵力去襄樊前线,但我觉得,吕蒙病重不是关键,真正原因是襄樊前线战局不利。

徐晃打破樊城包围圈一役,关羽军损失大,曹军援军不断,兵力对比不利。关羽若不想撤兵,只能抽调荆州兵力补充前线,否则襄樊战线可能崩溃。

至于荆州防务空虚,当时关羽顾不上了,接下来分析一下当时曹、孙、刘三家关系。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打败曹操。

战后,刘备借南郡发展,孙刘因荆州归属矛盾渐深, 建安二十年(215 年),刘备取益州后,孙权要刘备还荆州,遭拒后东吴攻荆州,双方一触即发。

因曹操攻汉中,刘备怕被夹击,妥协将湘江以东的长沙、零陵、江夏三郡给孙权,双方以湘江为界分荆州。

对东吴来说,江南、岭南平定后,扩张方向有两个:北攻曹操或西攻刘备占的半个荆州,起初,孙权虽想拿回半个荆州,但也有北上攻曹想法。

与刘备议和后,孙权集十万大军攻合肥,被张辽以七千人击败(即逍遥津大战),孙权狼狈而回。

此役显露出东吴与曹军陆战实力差距,也让孙权北上信心受挫。

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孙权向曹操称臣,曹操应允,还让孙权弟弟孙匡娶曹仁女儿,双方结为姻亲,孙刘联盟实际瓦解,孙曹结成联盟。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时,东吴处境类似珍珠港事件前的日本,面临“西进”与“北上”选择。关羽水淹曹军、生擒于禁,军威大振,孙权曾想北上取徐州,但东吴都督吕蒙反对。

吕蒙认为:徐州地势平坦,利于曹军骑兵,我们取徐州,曹操很快来争,七八万人守也不保险,而荆州靠长江,能发挥东吴水师优势,所以吕蒙建议:不如打关羽,占据长江,形势更好,利于防守。

孙权考虑后,选择“西进”,可见,东吴“西进”夺荆州,是基于自身军队特点的必然选择。史书中说关羽拒孙权结亲请求、拿东吴军粮、骂东吴使者等,都是东吴的借口,实质是东吴不敢北上对曹军,只能西取荆州。

令人不解的是,孙权早于襄樊之战前两年向曹操称臣结亲,形成联盟,关羽应知晓此事,却还是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发动战役后,刘备、诸葛亮既未从汉中出兵牵制曹军,也未从益州水路增援巩固关羽后方。也许是他们太信任关羽能力,或是被此前胜利冲昏头脑。

总之,他们在此次战役中决策失误,这是事实,最终,吕蒙白衣渡江,奇袭成功,占了荆州。很多人认为是糜芳、傅士仁叛变所致。

其实,关羽抽调大量兵力后,荆州防御空虚。即使糜芳、傅士仁不叛变,也挡不住东吴优势兵力突袭。

就算能抵挡一阵,关羽回援也可能被曹军追击而败,所以,从关羽决定北伐起,荆州的命运就已注定。

1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