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能力太强”的人,一生都在伤害自己

何所欢出品 2024-06-16 15:26:44

-01

过度共情,时刻困扰着你

你身边的朋友不开心,遇到烦心事,家长里短,感情问题,在公司跟人家产生矛盾,都会来找你倾诉。

每一次都是如此。

你把他们哄开心了,提供了较多的情绪价值,他们心满意足离开。

这件事本来可以到此为止。

但你共情能力太强,他们给你倾诉的负面情绪,需要你用几天时间才能消化;

找你倾诉的朋友多了,外界的负面情绪连同你自己的焦虑,一股脑儿在你体内乱窜。

朋友失恋了,你就代入自己的角色,想象你也失恋;

朋友的家人身边了,你就代入自己,想象将来家人身体不好,你该怎么办;

朋友失业了,你就共情如果自己失业了,该怎么面对。

……

最终,你越来越内耗。

你深受折磨。

有时候你也在想:

“如果我能拒绝的话就好了”。

可下一次朋友找你抱怨烦心事,你依旧无法拒绝。

因为你潜意识的想法是:

“如果我拒绝了,朋友会不会生气?会不会尴尬?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

周而复始。

别人可以随意拒绝你,但你却无法拒绝别人;

别人可以厚着脸皮把你当“情绪垃圾桶”,可你需要倾诉时,却没有几个人听你诉说。

我不止一次说过:

在当代,共情能力是一种稀缺品质。

“适度共情”能让别人信任你,依赖你,对你产生更高的好感;

但共情泛滥,伤害的只有你自己。

共情能力强的人,身上有很多优点:细腻,温柔,包容,格局……

可这种优点,也是枷锁,会伤害你自己一辈子。

你是不是一个共情能力强的人?

你是否也饱受共情的困扰?

-02

共情,是一种“深情投入人格”

共情能力是一种“被动技能”。

我安慰你:“不要那么共情,别太考虑别人,你应该先考虑自己的感受”。

这句话对共情能力强的你来说,毫无意义。

等同于:“多喝热水”。

别人的劝导没有任何意义,即使当时你恢复冷静,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看到别人的困难和悲剧,你依旧无法改变“自动共情”的人格。

共情跟同情,有着本质的区别。

举个例子:

你看一部电影,看到里面主角的生活很惨,从小孤零零长大,一生都很困顿。

同情心:

“他真的好惨啊,好可怜啊,如果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我一定会给他一些帮助。”

共情心:

你一边看剧一边悲伤,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你想象自己就是剧中的主角,主角身上发生的一切苦难,仿佛真实的在你身上呈现。

那一刻你共情了,你能与剧中的人完全达成“精神共鸣”。

共情能力强的人,天生就是深情的,容易代入自我的角色;

其实这类人,更适合做一个“演员”。

身临其境,一点就透。

可对于普通人来说,共情太强,会伤害你一辈子。

比方说:

你每天跟很多人打交道,这些人都喜欢诉说苦难,那你岂不是每天都要代入许多人的生活?

你痛苦吗?

你的能量扛得住吗?

每个人的能量,积极情绪是固定的,就像一瓶水。

当你瓶子里的积极情绪掏空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负面情绪;

外界的负能量,把你的瓶子填满,你说你还会好吗?

-03

适度共情,才有助于维系关系

凡事都得有度。

适度共情,能为你收获很好的关系和人缘;

过度共情,只会一次次伤害你自己。

如果你的共情能力也很强,该如何去缓解?

第一:阿德勒心理学——课题分离

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理论。

你可以同情,可以给予帮助,可以陪伴和安慰;

但你潜意识里要不断告诉自己,你与对方都有各自的生活。

你无法代替对方承受苦难,因为这是对方要经历的“磨难”;

同样,别人也无法代替你承担痛苦。

可以帮助,但要拎得清;

可以陪伴并提供情绪价值,但要学会辨别。

对方失恋了,跟你有什么关系?

对方失业了,和你有什么关系?

作为朋友,你能做什么?

无非是提供陪伴,提供情绪价值,在对方失业的时候,帮对方参谋下一份工作。

难不成你也分手陪对方?你也辞掉工作陪对方?

第二:过滤圈子里的人

始终让你不舒服的人,总是给你带来负面情绪的人,不要犹豫,果断保持距离。

当你把圈子里的“这类人”过滤掉,剩下的人相对来说就好一些。

没有筛选圈子之前,你要跟10个人共情;

筛选过滤后,你只需要跟5个人共情。

人数少了一半,带给你的烦恼和焦虑也会减少一半。

最重要的是,你应该修炼强大的内核;

空有共情能力,却没有稳定强大的内核,只会反噬你。

就像武侠小说里,一个人空有内力,却无功法支撑,内力在体内乱窜,不就容易走火入魔吗?

话题:你是共情能力强的人吗?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

0 阅读:56

何所欢出品

简介: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为你带来有情的故事,有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