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支付宝变更控制人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脑洞乌托邦 2024-03-15 11:02:48

他,曾以617亿美金的身价登顶亚洲首富。2019年,著名期刊《外交政策》,将他评选为「过去10年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10位思想者」之一。

他创建的商业帝国彻底改变了中国14亿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他就是马云,年轻网民们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马爸爸」 。

还有人说他是「时代的先知」,他曾经对电商、对房价、对科技、对全球贸易等各个领域的预测,如今都在精准兑现。

然而,2020年10月24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演讲后,就离奇的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

一周后的11月2日,媒体放出重磅消息,马云被央行等四个监管部门约谈。次日,11月3日,就在蚂蚁金服原计划的上市日期的48小时前,原本已经被批准的上市计划突然被叫停。

2021年9月,在全球代码大会上,世界首富Elon Musk被主持人问到「如何看待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现状时」

Musk憋了5秒钟之后,向主持人发出了灵魂一问「你知道马云去哪儿了吗?」

主持人显然也被问懵了,只能随机应变”地反问道:「你知道吗?」Musk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好奇。」

自从2020年底,上海外滩的那场演讲后,网上就一直有传闻说,马云在海外「云游」。

直到2023年3月27日,消失许久的马云突然现身杭州,和阿里巴巴的高管们一起参观他创办的云谷学校。此时,镜头中的马云,只谈教育,闭口不谈商业。

2023年的最后几天,央行发布消息称,同意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从此,这个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再也不姓马了。

从1999年成立,到今天的2024年,阿里巴巴集团究竟经历了什么?马云为何会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现?他又曾经留下了哪些惊人预言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马云和他的商业帝国。

2020年10月底,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在上海召开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峰会的主题是「危与机:新格局下的新金融与新经济」。

会议的第二天,10月24日,马云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身份发表了一场20分钟的演讲。

演讲一开始,他先是自我调侃说,自己并非专业人士,只想发表一些非专业人士的专业看法,因为他发现,今天很多专业人士已经不讲专业了。

接着,他又说,中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与西方国家不同,不是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因为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我们面临的是缺乏金融生态系统的风险。

中国的金融和其他刚成长起来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在金融业是青春少年,还没有成熟的生态体系。

马云还对国内的监管系统提出了质疑,他说,「监」和「管」是两件事,「监」是看着你发展,「管」是有问题的时候才去管

但是我们现在「管」的能力越来越强,「监」的能力明显不足,好的创新不怕监管,但是怕昨天的监管,我们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办法来管机场,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最犀利的一句话要数,「今天中国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

马云还提到了一个段子,说当你向银行借10万块,你有点慌;借 1000 万,你和银行都有点慌;借10个亿,你一点不用慌,银行会很慌。

银行还有一个习惯是喜欢给好企业、不需要钱的企业贷款,让很多好企业变成了坏企业。

要知道这场外滩金融峰会的与会人员都是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官员,以及各大金融、经济研究院的院长,马云的这段演讲无疑是在啪啪打他们的脸。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马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惊人言论了。

2019年8月26日,马云出席在重庆举办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会上他表示:「技术是发展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

我们现在出了大量文件,说不许干嘛、严禁干嘛、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政策应该是激发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努力,鼓励新生事物的发展」。

2015年,达沃斯论坛上,主持人和马云聊到了数据隐私的问题。主持人问马云,如果政府向你索要用户的个人数据,你会上交吗?

马云的回答是这样的:如果是为了国家安全,或者反恐需要,我会允许相关部门查看数据,但如果是其他原因,一概免谈。

马云还说,他反复跟自己的团队强调过,要热爱政府、尊敬政府,但不要跟他们结婚。

那么马云为何敢如此语不惊人死不休呢?从他的创业经历中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Loser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在家中的三个孩子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

马云的母亲崔文彩原本是杭州一家工厂的工人,后来因为热爱江浙一带特有的曲艺评弹,而加入了无锡县评弹团,成为了一名评弹演员。

马云的父亲马来法的本职工作是摄影师,50、60年代一直在杭州摄影图片社工作。但因为他也热爱曲艺,后来也转行进入了曲艺行业,90年还成为了浙江曲艺协会主席。

童年时的马云,因为身材瘦弱常常被同学们欺负。他也总是会毫不示弱地举起拳头对抗霸凌,有一次因为和同学打架头上被缝了13针。

小马云虽然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但却没有完全继承父母俊美的外貌,他颧骨突出,脸颊凹陷,头型上大下小,多年后还收获了一个ET的外号。

喜欢读金庸小说的马云,小时候的志向是当一名大侠,学习成绩从来都是全班倒数。

直到初中时,班上来了一位美女地理老师,为了激发大家学习地理的兴趣,美女老师跟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她的小故事:有次她在西湖看风景,突然来了好几个老外,向她咨询杭州的旅游景点,美女老师用英语跟他们对答如流,把一群老外震惊的不行。

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使马云从此发奋图强学地理,而是让他意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之后,马云求父母给他买了一台袖珍收音机,每天跟着英文广播学英语。

没事儿还喜欢跑到杭州的各大景点给外国人充当免费导游,借机练习口语。

1980年的一个夏夜,马云在杭州孤山公园遇到了来自澳洲的莫利Morley一家,跟这家的小男孩大卫. 莫利David Morley成了挚交好友。

Morley一家回到澳洲后仍与马云保持通信,马云上大学期间,Morley家每隔半年会给马云寄一张支票,两年多时间里共资助了马云200多澳币,这笔钱在80年代不是个小数目。

1985年,Morley一家还邀请马云来澳洲游玩,马云在Morley家所在的澳洲Newcastle小城呆了29天。那是马云人生中的第一次跨国之旅。

多年后,马云回忆说,「没有那29天我永远都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在马云结婚时,Morley家还大方地馈赠了马云2.2万澳元,帮他买了婚房。

后来,马云创业初获成功后,给Morley一家捎去了大量钱和财物,还给Morley家乡的Newcastle University捐款2000万美元,成立了「马-莫利奖学金计划」,这是该校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规模捐赠。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让我们先回到马云的青年时期。

1982年,18岁的马云参加了高考,当时他雄心壮志地要上北大,可成绩下来后,他就傻眼了。数学只考了1分,别说北大了,任何一所高校都是不可能录取他的。

大学上不了了只能出去工作。他先后面试过11份工作,但统统都被淘汰了。

和表弟一起去应聘保安,结果表弟被录取了,他被刷下了。想去当警察,5个人应招,马云是唯一没被录取的。

马云在访谈中还多次提到,他曾经去面试KFC,一起面试的一共24个人,23个人都通过了,他又是唯一一个被拒之门外的。

马云曾形容,年轻时的自己就是个Loser。1983年,马云二战高考,这次数学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是可怜的19分。

1984年,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终于考到了89分,但他的总分距离本科线还是差5分。 好在他的英语成绩十分优秀,最终被杭州师范学院外语专业破格录取。

进入大学后,马云像突然开了窍似的,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但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还先后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和杭州市学联主席。

大学期间,马云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同校女学生张瑛发现了这个身材瘦弱的男同学其貌不扬的外表下的惊人能量和才华,此后数十年,不弃不离。

1988年,马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英语老师。

离校那天,时任杭州师范学院副院长黄书孟对马云说「其他学生毕业后都是被分配到小学或者初中当英语老师的,你专业成绩过硬,我才破格推荐你去大学里当老师的,你在那里至少要干满5年啊。」马云心怀感激地答应了。

入职后,马云很快就成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明星老师」,他上课时总是激情洋溢、妙语连珠。

后来成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的蒋芳是马云的学生,她回忆,马云就像一团火,总能把教室点得热乎乎的。

别的老师都是照本宣科,马云却是天马行空,从异国文化讲到人生哲理,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就打响了。

此后的几年里,有好几家公司出高薪要挖走马云,但想到自己当初对黄书孟的承诺,马云还是决定留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这一熬就熬了六年。

90年代初期,马云开始在杭州翻译界小有名气,并发起了西湖边上的第一个英语角。

1992年,还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的马云,利用课余时间,首次尝试创业,成立了海博翻译社,和几位退休的老师一起接翻译的活儿。

翻译社第一个月的收入是700人民币,但房租就高达1500。为了养活翻译社,马云不但搭进去了自己的工资,还尝试从广州、义乌等地批发小商品倒卖,以补贴翻译社的经营费用。

1995年,马云有了一次去美国的机会。 杭州市桐庐县政府和一家美国公司,在合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时,出现了合同纠纷,桐庐县政府找上了英语好的马云,希望他到美国去协助处理纠纷。

虽然那次谈判并没有收获一个好的结局,但马云借此机会,谈完公务后,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去拜访与他相识已久的一位外教Bill Aho。

比尔的女婿斯图尔特Stuart Trusty在西雅图第一个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公司VBN工作,马云经比尔介绍去参观。

根据马云日后在各类访谈节目中的讲述,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Stuart对马云说,这就是internet,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任何东西。Stuart让马云试试,马云愣在电脑前说,这东西我不敢动,弄坏了很贵的。

Stuart笑笑说说,没事,它又不是炸弹,你尽管试。于是,马云小心翼翼地在雅虎的搜索栏中输入了一个单词:BEER(啤酒)。

结果他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啤酒,有日本的,有美国的,有德国的,唯独没有中国的。马云又输入了「Chinese beer」,返回的结果是No data。

马云问Stuart,能不能把我的翻译公司的信息也放到网上?斯图尔特说没问题。他帮马云做了一个简单的海博翻译社的网页,上面只有一段简介和一个邮件地址。

然后马云就逛街去了。3个小时后,马云逛街回来,斯图尔特告诉他,有人发邮件给你了。马云打开邮箱一看,有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的5封邮件。

其中一封写着「这是我在网上发现的第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你们在哪,我想跟你们做一笔生意。」

马云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新时代来临了。

帝国崛起

1995年3月,马云回国后,邀请了24位自己的朋友和学生,来到家中,向他们讲述自己在美国的「奇遇」,最后表示他想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

彼时,99%的中国人都不知互联网为何物,可想而知,24人中有23个人都投了反对票,只有一人安慰马云说「你要是真的想做的话,就试试吧,不行的话就及时撤」。

不久后,马云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1995年4月,马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戚借了些钱,共投资2万元,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

一开始,公司的员工只有三人,马云、马云的太太张瑛,还有杭州电子工学院的计算机老师何一兵。

1995年5月8日,马云公司的产品「中国黄页(China Pages)」上线,此时距离中国电信开通互联网还有3个月。

当时马云的生意模式是这样的:向中国企业索要他们的资料,然后发布在黄页上,以达到帮企业宣传并扩大营收的目的。

由于当时中国还没通网,马云需要将收集来的企业资料邮寄到美国VBN那里,也就是马云朋友Bill的女婿Stuart Trusty所在的公司。

VBN将企业的homepage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寄回杭州。马云把网页的打印稿拿给企业主看。

中国黄页(China Pages)的收费标准是,一个homepage 3000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2万元,其中1.2万要给美国VBN公司。

1995年7月,中国黄页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文化,取名为「金鸽工程」。

此项目被《钱江晚报》等报刊大肆报道, 算是帮马云的中国黄页(China Pages)打响了知名度。

后来,杭州的望湖宾馆成了马云的第二个客户。恰好当年9月,联合国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不少外国与会者在北京参加完会议后,顺便到杭州游玩。

望湖宾馆是当时网上唯一能搜到的宾馆,这导致望湖宾馆一个季度的营业额就超过了上一年的。

然而即使是这样,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马云的「杭州海博电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然是举步维艰的。

1996年,杭州电信也推出了中国黄页,域名是chinesepage.com,和马云的ChinaPages非常像。

杭州电信的注册资本三个亿,马云公司的注册资本2万,实力差距,一目了然。最终,马云同意与杭州电信合作。

杭州电信花140万人民币,买走了马云公司70%的股份,马云失去了在公司的话语权。

1997年,他卖掉了手上剩余的公司股份,带着6名心腹,来北京闯荡。

马云受邀担任中国外经贸部下属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负责搭建外经贸部官网和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后来还参与创建了商务部国富通公司并任总经理。

可短短一年多后,马云便意识到,政府部门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这里的工作遵循守旧、按部就班,一点芝麻蒜皮的小事都要请示领导,马云萌生了退意。

1998年底,马云对当初义无反顾跟他来北京的6名心腹说,他要离开北京,回杭州。他给大家安排了3条退路:一是继续留在国富通,各方面都很稳定

二是他可以推荐大家去搜狐、雅虎等大公司;三是,跟他回杭州,从零开始,创建一个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

马云说,不要着急回答他,给大家3天的时间考虑,可所有人都在几乎3分钟内告诉马云,我们跟你一起回杭州。事实证明,这可能是这六个人一生中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了。

离开北京前,马云带领团队去了趟长城,留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

1999年大年初五,杭州湖畔花园小区的一处民宅里,18个人坐满了一屋子。马云站在众人中间,激情澎湃地讲了3个小时,还专门架起了摄像机,把会议全程记录了下来。

马云告诉他的伙伴们,他要创立一个专门为中国中小型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帮中国企业把产品卖到海外去。

这一天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诞生,这场动员大会就是传说中的「18罗汉大会」,它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著名的场景之一。

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是马云从童话故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获得的灵感。

这个童话故事在全世界都广为流传,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对「a-li-ba-ba」这个词的发音都是一样。

而且阿里巴巴的下一句是芝麻开门,寓意着阿里巴巴将为中小型企业打开财富之门、全球贸易之门。

公司成立之初,马云就为阿里巴巴定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他们要走国际化路线,他们真正的竞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硅谷。马云有信心能让阿里巴巴在2002年就成为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网络社区,当这些超前的概念在这栋普通的民宅中响起时,充满了违和感。尽管马云讲得手舞足蹈,但听的人一个个都神情肃穆。

据在场的人回忆,反正也听不懂他说的啥,但是看他讲得这么有激情,又不好意思打断。

不过虽然很多人当时并不理解马云的宏伟蓝图,但是还是被他的感染力给征服了。18罗汉很快就凑齐了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1999 年4月15日,alibaba.com上线了。

5月,瑞典投资公司 Investor AB 大中华区的高管蔡崇信来大陆考察项目,听友人说,杭州有个叫马云的人,有点意思,于是,蔡崇信便飞赴杭州,与马云洽谈投资事宜。

结果见面后才发现,阿里巴巴还没有正式注册公司,更没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室, 18个人就挤在杭州湖畔花园马云的家中办公。

地上铺着床单,谁累了就躺下歇一会儿,屋里散发着阵阵脚臭味。

可与糟糕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个团队成员身上迸发的活力与干劲,尤其是马云,他与蔡崇信曾经见过的无数华尔街精英和硅谷新贵们太不一样了。

一般创业者见到投资人,话里话外都是钱,眼里冒着金光,但马云从头到尾都没提钱,只是激情澎湃地谈论着他的理想和愿景。

蔡崇信萌生了加入阿里巴巴的冲动。回到美国后,蔡崇信跟妻子吴明华谈了自己的想法,吴明华觉得老公怕不是疯了吧。

蔡崇信是何许人也呀!他出生于台湾律师世家,90年代时就拿到了耶鲁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

随后从税务律师做到私募股权投资人,而后又进入瑞典Investor AB 投资公司工作,年薪70万美元,当时相当于580万人民币。

为了说服妻子,蔡崇信带着吴明华再次来到杭州,与马云见面。西湖之上,三人泛舟而行,蔡崇信突然对马云说,「我要加入阿里巴巴」。

吓得马云差点掉进湖里,马云对蔡崇信说「可我只能付得起你一个月500块的工资啊。」蔡崇信爽快地说道「Deal!」

就在马云还没反应过来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时,蔡崇信的妻子吴明华竟也做起了说客,她对马云说,「你就让他加入吧,否则他会后悔一辈子。」

就这样,蔡崇信成为了马云成功背后的「那个男人」。

多年后,马云说道,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谢4个人——孙正义、杨致远、金庸和蔡崇信,如果非得选一个的话,那就是蔡崇信。

如今蔡崇信的身价已高达73亿美金,可以说,蔡崇信下嫁阿里巴巴,既成就了马云,也成就了自己,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刚加入阿里巴巴时,蔡崇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阿里巴巴注册公司,然后从最基本的「股份」和「股东权益」开始教大家,让阿里真正的开始规范化运转。

接着,蔡崇信开始帮阿里解决最重要的难题:找钱。他陪着马云先后见了38个投资人,结果被拒了38次。

当时马云跟团队说的是,他们一连拒绝了38家公司的投资,直到很久之后,大家才知道了真相。

就在阿里巴巴山穷水尽之际,蔡崇信找到了自己的老友,高盛亚洲区主管林夏如。林夏如在闻过湖畔花园小区里的满屋子脚臭后,也被阿里团队打动了。

1999年10月,高盛等5家机构为阿里注资500万美元,占股40%,阿里巴巴完成了天使轮融资。2000年1月,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又为阿里注资2000万美元,这笔钱帮阿里度过了千禧年的互联网寒冬。

2000年3月,阿里还没能盈利,但发源于硅谷的互联网泡沫却破裂了。3月中旬开始,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泻,连锁反应就是投资者们开始捂紧钱袋。

彼时,阿里巴巴的用户数虽然增长得很快,但还没有找到好的变现模式。

再加上成功融资之后,马云开启了急速扩张的模式:在香港租了很气派的办公楼,把阿里巴巴总部从杭州搬到了香港

还在美国建立服务器基地和技术总部,在英国、韩国、日本、澳洲设立办事处,并在世界各地高薪聘请了大量精英人才。

由于摊子铺得过大,阿里每个月要烧掉100多万美金。到了2000年年底时,阿里账上只剩下不到700万美元。投资者们都表示,钱烧完之后,就不会再投了。

公司走到了「再不盈利,就要把网站拆了」的地步。面对此局面,马云当机立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第一,大量裁撤海外基地,总部也从香港搬回了杭州,全面回归中国。第二,全球大裁员。这项决定对于马云来说是最艰难的。

18罗汉之一的彭蕾评价马云说,他是个极其重感情的人,看着一起工作的人离开他受不了。

时任阿里副总裁、《阿里传》的作者美国人波Porter Erisman波特·埃里斯曼曾透露过一个细节,大裁员之后,马云给他打电话,声音有点颤抖,听起来像是哭了。

马云问Porter:「裁掉那么多人,我是不是一个坏人?」,Porter从未见马云的乐观和自信如此动摇过,他赶紧安慰马云,你只是做了你应该做的事。

可正是这一系列节流的动作,让阿里每个月的运营成本从100万美元直降到了50万美元,公司赢得了14个月的喘息时间。

不过,光节流是远远不够的,要谋求长远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到变现模式。

2000年10月,阿里推出了「中国供应商」服务,会员费最初定价是每年万元起步,后来上涨到了每年6~12万元。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主都不懂外语,也不会做外贸,但他们生产的产品却物美价廉,在国际上很有市场。

阿里的这项服务为中小企业主解决了不懂外贸的痛点。企业主可以在「中国供应商」平台上发布产品的相关信息。

阿里则把不同种类的产品收录进不同的光盘,去参加国外的一些展会,充当这些中小企业的海外销售的身份。

2002年3月,阿里又推出了 「诚信通」 产品,起初每年的会员费是2000元左右,后来涨到了6000多元。

这款产品推出的缘由是,阿里发现很多商家在交易时,最担心的就是对方商家的诚信问题。

阿里建立了一整套的商家认证程序,每位加入「诚信通」商家会员都要进行认证,虽然过程比较烦琐,但结果是好的。

此后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诚信通」成为了商人们谈判前的一个身份验证。

凭借一系列开源节流的举措,阿里巴巴终于在2002年底实现了盈利,如今,光是「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两款 产品就让阿里每年进账数亿。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全球最大的B2B交易平台是如何孕育出一只金融科技独角兽的?

支付宝正式上线之前,马云为什么会说「如果非要有一个人坐牢,我去」这样的话?

板上钉钉的蚂蚁上市计划被突然被叫停,四部约谈马云,蚂蚁究竟到底动了谁的蛋糕?由于内容太多,一期节目实在是塞不下了,我们下集接着聊。

0 阅读:42

脑洞乌托邦

简介:分享奇闻轶事,未结案件,揭秘大自然,让你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