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时,母亲抛下她为爱私奔,19年后,她整理母亲遗物时泪流满面

黑夜纵谈 2024-08-15 17:42:59

“您的母亲是一个绝情的人物。我还记得,您那时年幼,哭泣地追赶着母亲,她却漠然地转身离去。”

“我认为,你妈那时候并不适合平淡的生活,抽烟跳舞,选择离开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有好处。” 周

围的人这样评价母亲。

年幼时的彭佳对这些评论总是沉默不语。她能够为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如何为她的行为辩解?她的委屈和情感又该向何处倾诉?

沉默成了彭佳生命的基调。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变得羞涩、自卑,渴望被爱,但却下意识地排斥所有的示好之人。

在那些年里,她从未听说过母亲的消息,因此母爱的缺失成为她生命中的遗憾,她不得不默默接受。

但没有母亲的存在,让她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说她有怨恨,那么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怨恨谁。

直到小学四年级那年,当父亲再婚时,彭佳在婚礼上颤声喊出“妈”,似乎在那个生命的空缺中找到了一丝安慰。

但母亲的角色,并非仅仅是母爱。

自幼培养出的谨慎性格,彭佳善于观察他人情绪。她很早就察觉继母不太喜欢她。

每当彭佳生病时,继母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带她去医院,也不会像其他母亲那样接她放学。

即便有一次,彭佳多么渴望在下雨天能看到继母在校门口等着她。遗憾的是,这种场景从未发生。她总是独自冒雨回家,有时还被斥责弄脏了衣服。

尽管如此,彭佳依然珍惜这个家庭。在外人眼中,有一个正常的家庭是她童年的梦想。因此,尽管父亲和继母总是争吵,她也希望继母不要离婚。

幸运的是,继母很快就怀孕了,这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成为了家庭的新纽带,彭佳既兴奋又害怕。

担心小弟弟或小妹妹的出生,会不会让继母更加讨厌她?

彭佳的担忧并非无由而来。

曾经对她冷漠的继母,在亲生儿子出生后,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弟弟从小到大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而继母对弟弟和彭佳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血缘关系似乎真的能胜过多年陪伴,彭佳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

然而,真正让她心碎的事情还未发生。

一次,彭佳陪着继母和弟弟逛超市,继母忙着给弟弟买新衣服和新鞋子。弟弟不耐烦地试穿不同的衣服,彭佳在旁边羡慕不已。

只有被偏爱的人才能享受这种不耐烦的权利,而她却从未有过。

最终,彭佳鼓起勇气,挑选几件廉价的衣服,希望继母给她买一件。出乎意料的是,继母连一点伪装都没做,直接拒绝了她的请求:“你不是我亲生的,我无法对你那么好。”

彭佳拿着衣服,愣住了,默默地将它们挂回衣架。在这一刻,她的多余显得格外多余,原来她从一开始就是个外人。

接受不被爱的事实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克服。

自从对继母死心后,彭佳不再奢望她的母爱。

同时,她也陷入深深的抑郁中。无论是生母还是继母,都没有在彭佳身上给予应有的母爱,这让她痛苦。

心理医生帮助彭佳缓解心理压力时发现,她的抑郁情绪似乎源于童年经历,至于长大后与继母之间的冲突,不过是过去的重演。

要想彻底走出阴影,唯一的方法是回到过去,弥补童年母亲的缺失。

受到启发,彭佳想要制作一部关于母亲的影片,借此机会联系多年来失联多年的母亲。但是彭佳还没来得及主动联系,就收到了母亲的电话,如同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样。

正当彭佳想要了解和认识母亲时,他们留给彼此的时间已经不多。

彭佳犹豫了一会儿,决定去医院探望母亲。母女之间并没有像陌生人般的生疏。

简单交谈后,两人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由于太多无法言说的爱恨,当面相对反而不知该说些什么。

为什么你抛下我的时候你没有后悔?你难道没有后悔吗?面对病床上虚弱的母亲,彭佳无言以对。

她的童年已经过去,这些问题已经失去意义,即使是母亲本人,也无法弥补所造成的遗憾,又何必再问?

这次探望很快结束了。

临走前,母亲留给了她两幅小十字绣,作为念想。彭佳默默接受后,转身离开。

几个月后,彭佳收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母亲的逝世标志着一段亲情的结束。由于感情本就不多,彭佳并未感到特别难过,甚至未哭过。

她以为自己对母爱的遗憾或许将一生都无法弥补。直到看到母亲的遗物,她突然泪如泉涌。

那是一盒小木棍和一张老照片。小木棍是奶奶送给的,放在烟盒里,每一根木棍都被细心地磨平。

奶奶告诉她:“你小时候数学不好,你妈就用这些小木棍教你算数。”

彭佳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时候她因算术不佳哭泣,妈妈耐心指导她,用小木棍一步步教她: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

这些简单的数字,记录了她未曾知晓的记忆。

还有一张照片,拍于她两岁左右的样子,背后写着一行字:“调皮,说话清晰有力,学会骂人了。”

彭佳认出这是妈妈的字迹,泪眼婆娑,抚摸着那简短的文字,她泪流满面。

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曾被这样记录和成长。

妈妈看到她稚嫩的声音学骂人会是什么心情?会惊讶还是认为她天真烂漫?

彭佳突然意识到,即便母亲抛弃了她,也曾爱过她。她渴望了解更多关于母亲的故事。

在他人的描述中,彭佳逐渐复原了母亲的一生。她年轻时家境显赫、美丽动人、在国企有稳定的工作,追求者络绎不绝。但她始终未能找到意中人,直到遇到彭佳的父亲,迷上他的优雅风姿,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两人不顾反对结婚,为了爱情,妈妈放弃了稳定的工作。

婚后,爸爸沉迷于享乐,妈妈多次劝说无效,最终在彭佳四岁时选择离开。

离婚后,母亲再婚,但这段婚姻同样平凡。直到她因病住院,接受化疗,生命结束。除了婚姻不顺,妈妈年轻时的生活可以说是洒脱自由,喜欢跳舞和抽烟。

随着了解彭佳越来越深,她发现母亲无论身份如何,实际上活得很精彩。在别人的视角中,妈妈只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普通人。

她逐渐构建起自己记忆中的母亲形象,即使被抛弃,但知道曾被妈妈爱过,已足够释怀。

她并非放下怨恨,而是理解母亲的苦衷,不再苛责自己。

彭佳展出了自己研究母亲的摄影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她正在重新学会用“妈妈”称呼母亲。

人生无法决定出生和被爱,但在不完美的人生中,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爱自己。放下心结,好好爱自己,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4 阅读:1135

黑夜纵谈

简介:你不知道的知识,我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