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4年春节档已经差不多过了,今天还是隐聊张艺谋吧,由于张艺谋太高产,加上去年春节档《满江红》引起的争议,国庆档《坚如磐石》又成特殊情况,这些都导致这部《第二十条》成为春节档头部种子选手,结果输了引起了讨论。
实际上,张艺谋的争议从他当初屡次在国外拿奖就开始了,我倒觉得不应该苛求太多,张艺谋的情况比较特殊,大家一定要把他分成两个张艺谋来看就好:国师张艺谋+电影张艺谋!
这两个张艺谋是相互影响的,国师张艺谋是肯定会影响电影张艺谋,而且国师张艺谋、电影张艺谋各自也在变化中,国师状态,他经历了从“绚丽宏大猎奇”到“精致细微平凡”的变化。电影张艺谋状态,经历了那种前后变化,这样用SWOT分析法,就是一个2×2的矩阵。
张艺谋是一个有着两种身份但是有着4种状态的张艺谋。这是他特殊的地方!而且在“国师状态”他做得有多极致,这种极致也就会逼着他在“电影状态”下做得多极端!
从《英雄》开始,张艺谋已经跑偏了20年张艺谋文艺片时代没什么好提的,因为那个时代中国内地压根没有商业电影,90年代末整个华语地区电影市场都面临巨大的变化,港台是衰落,去好莱坞和去内地两个选择而已,内地是市场化,这个商业电影就摆在了面前。
当时最先获得成功的不是张艺谋,而是李安的《卧虎藏龙》大获成功,不光是刺激了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也都是一样。所以一个请了豪华班底,两岸三地的优秀演员演了一个张艺谋《英雄》,一个是《无极》,冯小刚是《夜宴》。
其实在之前内地电影里面一直没有经验,那就是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能不能平衡。这个问题在各个电影节由各位文化精英翻来覆去吵过无数遍了。现在普遍的观点是艺术不能向商业妥协,一妥协艺术迟早崩盘。能将艺术和商业平衡的导演,一定是一流的导演。
以前的中国电影主流有个观点:艺术不能与商业共存,要么选择艺术,要么选择商业。有“崇高使命感”的第五代导演肯定会选择艺术。如果没有《卧虎藏龙》,大家忍着曲高和寡的寂寞,也会坚定地选择艺术。
但是《卧虎藏龙》出现了,《卧虎藏龙》向中国一流导演透露一个信息:只要你能力够强,艺术和商业能够共存。这实在太刺激了,没有哪个一流导演能够经受得住这种诱惑。关于一流的艺术家必须有一流道德的问题。
这肯定是必须的,有人剧里贝多芬等等艺术家的道德问题,暂且不说道德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标准。你用今人的道德观评判前人的道德是不是有点搞笑,再说了道德有大德与小德,就像义有大义和小义之分。
小德会受不同的社会形态而改变。
大德是人类永恒的普世价值观。
很多艺术家都是这样,大德无愧。如果总是以家庭琐事的道德去评价艺术家,那么托尔斯泰就是个渣男。因为托尔斯泰居然会为了农奴而感到痛不欲生,决定放弃荣华向农奴赎罪。他根本没考虑妻子,渣男。
艺术作品的确要书写人性,但是目前的问题是艺术作品为了书写小德,而放弃大德。这类的艺术作品是没有永恒的感染力。
张艺谋最大的错误,是学黑泽明,却学得不到位我一直认为张艺谋影片有问题的地方,还有说出一些我没观察到或是不削去仔细观察的地方。张艺谋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他说自己崇拜和学习黑泽明,但是黑泽明最精髓的部分都没学会。
比如黑泽明对剧本的要求说非常非常苛刻的。(说实话他对什么都很苛刻)就拿《七武士》来说,先开始他和编剧桥本忍的方向说讲一个武士个人生活的剧情,桥本忍都写好,用了三个月。居黑泽明和编剧考证很多细节经不起“真实”推敲,就否了。
然后又三个月,写了一个不断高潮不断的群像剧,黑泽明觉得节奏不对也给否了。(看到了没?节奏不对!),最后也是反复修改才写出的《七武士》最终剧本。
这些年了,张艺谋也没有去学习,去补补短板呀。黑泽明在一次访谈中说:给年轻导演或想要当导演的人的建议是,多写故事,多看书。张也没去做呀?他就看到了黑的各种精美调动和如油画似的美术风格。
但是那他学到的,我认为也只是肉而不是骨,黑的大场面影片,群演人物都是“乱”中有序的,而张的大场面都是跟做大型广播体操似的,也太死板了。黑的美术色彩是很不张扬的,很多时候都故意降“饱和度”的,张倒好,生怕别人看不到颜色丰富,各种高强对比的高饱和色彩。
当年张艺谋拍《十面埋伏》原本剧本里,是这样描述结尾那场打戏:“夕阳苍凉,花海摇曳,金捕头和小妹,像花丛中的雕像”,花海中他们很凄美”。
为了拍摄最后的在姹紫嫣红、五颜六色的花海打斗,张艺谋去了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取景,又是高价选种子、又是到国外买地去种花,谁知在乌克兰的取景地下了一场大雪,花都枯萎了,用不上。
所以最后改成刘德华、金城武在雪地打,改成金捕头和小妹像雪中的雕像很凄美。
看来电影工业化真的很重要,拍电影时应该提前规划清楚,花在该花的地方,省去没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像这样最终这个没用上、那个没用上,是不行的。
最主要的就是思想境界上太不思进取了。张艺谋色彩运用是学习黑泽明,但没学到精髓。黑泽明的电影里画面不会把整个画面铺面鲜艳高饱和颜色,而是少部分高饱和颜色,大部分低饱和颜色“留白”。
如《乱》《影子武士》里,士兵盔甲、背景是低饱和颜色用来“留白”,旗帜、外套是高饱和颜色。《梦》里面花地是高饱和颜色,背后天空是低饱和颜色。真人版女儿节娃娃衣服是鲜艳的,但背后草地用来“留白”而张艺谋《长城》里士兵披风、盔甲都是一个颜色,一群不同颜色的士兵挤在长城上。
70岁了,该放弃了,但张艺谋绝不是“一无是处”客观的说,我觉得张艺谋有他自己的问题,但张艺谋绝对不是从《活着》之后就没有好作品了,《我的父亲母亲》就把爱情拍的纯净唯美,感人肺腑,即便是到新千年后,我认为《影》也是拍出了东方韵味的,包括《归来》《一秒钟》都能证明他的基本功力还在。
就算无法和他的巅峰相比,也绝对领先国内大多数导演一个身位。
包括现在争议很大的《满江红》,如果说结尾秦桧背诗,我认为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如果真的杀了秦桧,那不就篡可以改历史了?昆汀的《无耻混蛋》可以篡改历史,因为那是在美国,在中国篡改历史的电影怎么上映?
另外总有人说张艺谋的剧本不行,他后期的电影的确有这个问题,但是在前期他是有对剧本二次创作的能力的,最著名的当属《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妻妾成群》,原著是江南大院,是张艺谋改编到了北方并加入了点灯灭灯这些意向,这些无疑是提升了剧本魅力的,这部电影的顾问是侯孝贤,但侯孝贤自己说他就是挂名,更多的就是张艺谋自己在弄。
所以我始终认为张艺谋最好的作品是《灯笼》而不是《活着》,因为《活着》相比原著太温和了。
和李安不同,张艺谋和内地大导演,有自己的问题说回张艺谋,总有人把他和李安相比,我认为新千年后张艺谋电影与李安的差距更多的应该是中美电影工业体系与娱乐圈大环境的差距,不能单单归结为个人差距,张艺谋在这个畸形的娱乐圈里难道没有被资本裹挟吗?
我想如果说是他想一味的向钱看,应该属于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了。我认为张艺谋最大的问题是确实什么类型都想尝试,但有时太过极端了,李安都说喜剧片他自己都拿不了,总而言之,我认为张艺谋除去最早期得《代号美洲豹》之外,真正的烂片只有《三枪》《黄金甲》《长城》,这三部是真的烂。
张艺谋整体的导演生涯绝对对得起国师二字,而第五代导演中的陈凯歌才是真正的才华撑不起野心,一辈子都在吃《霸王别姬》的红利。
严格说来,《第二十条》确实是这几年张艺谋除《一秒钟》后的电影最佳,毕竟他想拍的风格浓烈的《影》《悬崖之上》《狙击手》剧本都比较一般。《坚如磐石》剧本还搞得乱七八糟,《满江红》就是个问题不少的商业电影。
它质量最差,结果票房却最高,现在的《第二十条》从模式上来看明显更像《满江红》。
这部电影在影像风格上面并没有什么追求,相反剧本非常过硬,而且内核也很充实。偏偏因为是商业片加入喜剧元素,导致整部电影有种低调的奢华感,终究还是可惜了。张艺谋终究难以重回巅峰。
評得很好,他還是墨水不够,又好自大,認為自己什麼都能,結果就這樣子,能抄,英雄的場面完全就是外國貨國內沒人作過所以他享受了。反正若若若干年后,他不會留名的。
写的乱七八糟,都不知道你想说什么?[笑着哭]
败给了胡思乱写
啥玩意
[抠鼻]败给了钱
张的特长事色彩和画面,剧本本身不是强项[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