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冉
编辑|小冉
前言历史上的名臣不少,他们有能力、有魄力,而且深得民心,可这样的人物,往往都没有好下场,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皇帝眼中,他们已经是“功高盖主”了。
而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就有三位能臣,他们的功绩名垂千史,但最终的结果却大有不同。
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又是否平安的度过了晚年,寿终正寝了吗?
韩信——功高盖主,引发猜忌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将领之一,韩信的出身十分卑微。他自幼家境贫寒,年轻时多次投奔权贵但未获重用,甚至沦落到乞讨为生,曾因饥饿与屠夫发生冲突,差点丧命。
后来,韩信投靠项羽,但未被赏识,又改投刘邦。最初,刘邦也并未将其放在重要位置,直到萧何慧眼识珠,极力推荐他,才促使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韩信的才华得以施展,终于开启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
而韩信也没有让刘邦失望,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天才,不仅擅长指挥大规模战争,还善于利用地形和心理战术,最著名的战例便是“背水一战”。
在这场战斗中,韩信将士兵的背靠着河布置,让他们无路可退,这种逼上绝路的策略让士兵们只能拼死一战,最终逆袭击败赵军。
不仅如此,韩信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败赵国,平定齐地,随后又帮助刘邦击败项羽,一举结束了楚汉战争。可以说,他的每一场胜利都稳固了刘邦的江山,在军民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
然而,正所谓“功高盖主”,韩信的成就和威望逐渐引发了刘邦的忌惮。
刘邦是一个深谙权谋之道的皇帝,他知道自己江山稳固离不开韩信的贡献,但也逐渐意识到,韩信的存在对他而言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尤其是在刘邦建立汉朝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作为异姓王的他掌握了重兵,权力巨大。
这本就让刘邦深感不安,此时,陈豨、英布等异姓王还接连叛乱,刘邦对异姓王的信任也降到了最低点。
最终,刘邦决定铲除韩信,但他深知韩信的威望和兵权不容小觑,于是选择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计谋。
在吕后和萧何的协助下,刘邦以假造叛乱为借口,诱使韩信入宫。当韩信进入宫中时,吕后在钟室将其拘捕并斩杀。
这一计谋可谓极为隐秘、迅速,不仅没有引起动乱,还彻底消除了刘邦心中的隐患。只是可惜,一代军事天才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在算计中离去了。
白起——智勇过人,死于执拗白起真正被秦王重用,是因为他在一次次军事行动中的卓越表现,尤其是在关中一带的战斗中,白起以极少的兵力打败了敌方的大军,成为秦国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这时的秦王深知白起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让他统领大军,为秦国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白起的名字之所以在战国七雄中响亮,是因为他的战场表现绝非寻常。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赵国派出主将赵括指挥战斗,而白起则作为秦军的统帅指挥。
这场战役打了将近三年,赵国原本士气高涨,赵括也对自己的军事才能极其自信,但白起通过高明的战略布置,将赵国大军一步步诱入了一个无法摆脱的陷阱。
白起命令秦军切断赵军的粮道,并利用假装撤退等策略引诱赵军出击,最终将赵军十万大军包围在长平。
在战胜赵军后,白起选择坑杀了投降的40万赵国士兵。因为在白起看来,这些士兵若不处理,将来还会成为秦国的隐患。
于是,他果断下令,将所有俘虏杀害。这样的做法,虽然在战略上可能是为了震慑敌人,但其血腥手段让他成为历史上少见的冷酷将领之一。
也正因如此,白起的名字开始被和“屠夫”、“杀神”联系在一起。
在赵国被白起狠狠击败后,白起乘胜追击,想要将赵国一网打尽,让其彻底臣服于秦国。
可惜的是,因为朝廷中大臣,尤其是宰相范雎一干人妒忌,于是纷纷劝秦王下令撤兵,说此时不是好时候,秦国军队现在需要休养生息,没办法再去重新攻打了。
问题是,秦王还真就信了,直接让白起撤兵,这让白起是好不甘心。
后来,赵国卷土重来,秦王忌惮白起,派了其他将领领兵,可因为不敌赵国被打的溃不成军。无奈之下,秦王只得请求白起领兵出征。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当秦王多次请求他领兵出征时,白起借口身体不适、能力不足,屡次拒绝。
这一态度与之前的果断作风大相径庭,背后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白起认为时机不对,秦国军队疲惫不堪;二是白起心中对秦王心存怨言,毕竟此前是个歼灭赵国的好时机,却因为秦王下令撤军,而白白给浪费了。
虽然白起有他的理由,但在秦王眼中,这无异于挑衅。尤其是在看到前线屡屡战败后,秦王的耐心终于耗尽。
再加上宰相范雎在旁的挑拨,秦王认为白起已经没有忠心,甚至有违抗朝廷的意图。
秦王一怒之下,先是将白起降职,贬为士卒,随后更是赐其自尽。
白起心知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自尽,结束了自己辉煌但充满坎坷的一生。
一个曾经纵横沙场、为秦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将军,就这样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郭子仪——权势滔天,却知进退郭子仪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代名将,而说到他的军事成就,就不得不提安史之乱。
当时,唐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叛军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反唐,打得唐军节节败退,长安和洛阳相继陷落。
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郭子仪被朝廷任命为统帅,承担起平乱重任。他不畏艰难,指挥军队与叛军展开多次激战。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最终击败了叛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为唐朝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在这场战争中,郭子仪的协调能力令人惊叹。他能在各方势力间游刃有余,联合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力量共同对抗叛军。这样既避免了唐朝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也巩固了大唐的边疆稳定。
可以说,没有郭子仪的努力,唐朝或许早已亡国。
平乱之后,他又多次率军镇压地方叛乱,并驻守边疆多年,成功抵御了来自吐蕃、回纥等外敌的侵扰,确保了唐朝边疆的安定。
而除了战功卓著外,郭子仪更因其懂得进退而为后世所称道。
相传,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后,有一天,夫妻俩因琐事争吵,郭暧一时气急,脱口而出:“这天下都是我父亲打下来的!”
升平公主听闻此话,心里不痛快,便告到皇帝面前。唐代宗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因为这句狂妄之言而责备郭家,反而承认:“郭子仪确实对唐朝江山有大功。”
皇帝表现得很开明,没怪罪郭暧的口出狂言,但郭子仪却没有因此沾沾自喜。
相反,他认为此事涉及皇室颜面,必须严肃处理。于是,他亲自杖责了儿子郭暧,还亲赴皇宫向皇帝谢罪。在皇帝面前,他态度诚恳,表示这是小儿不懂事的言语,绝无居功自傲之意。
正因为郭子仪如此明事理,知进退,唐代宗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器重他。
不得不说,郭子仪确实很有智慧。在许多历史人物因为功高震主而遭致杀身之祸时,郭子仪却能始终保持谦逊、忠诚。
他深知,功成之后必然要懂得退场,所以在多次被朝廷重用之后,他始终不恋权位,主动减少对军队的掌控。这样的举动,不仅保全了自己,还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与尊重。
所以,郭子仪最终得以安稳度过晚年,寿终正寝。唐德宗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亲自撰写诏文,并赐予他“忠武”的谥号,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
结语在古代,即使你再能干,也最好别在皇帝面前太过锋芒毕露。因为在那个时候,帝王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权威的人都很敏感。一旦让皇帝觉得你太过耀眼,可能就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即使你有才华、能力出众,也要学会低调,避免让自己陷入困境,这种规矩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的不变法则。
所以说啊,聪明的做法是保持适度的低调,让自己的能力在适当的时候得到认可,而不是过于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