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家园,漂泊的灵魂

鹰哥爱写文 2024-06-22 07:45:25

​《张爱玲传》作者:含瑛

​在上一节我们说到,张爱玲的初次恋爱,是和年长她十几岁且生性风流的胡兰成在一起。在这次恋爱中,张爱玲虽然在感情中有过美好的体验,但也受到了不少伤害,最终以两人分开而告终。

那么,在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在此之后,张爱玲又经历了哪些新的人生际遇?

张爱玲离开大陆

1950年7月,上海市举办第一次文代会,张爱玲应邀出席。

据张爱玲的好友、剧作家柯灵回忆,当时新中国文艺界很看重张爱玲,时任上海市委常委的夏衍和周恩来总理,都希望将张爱玲争取到新中国的文化阵营中。邀请她参加文代会,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开会的地点,是在一个电影院里,到场的有五百多人。当时人们流行的打扮,是穿蓝布和灰布的中山装。张爱玲却保持了原来的风格,穿一身旗袍,外面套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虽然看起来低调,但在统一着装的会场里,还是显得十分突出。

三十多年后,柯灵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感慨说,他不敢想张爱玲会穿中山装,穿上了又是什么样子。

这次的会议,也让张爱玲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疑虑。随后,文艺界逐渐开展整风运动,不少作家受到批判,在这种风向中,张爱玲计划离开大陆。

1952年春天,张爱玲以到香港完成被战事中断的学业为由申请出境,初夏就获得了批准。

离开大陆之前,张爱玲就已经做好了不再回来的准备。她与姑姑约定,彼此不再联系,以免给姑姑带来麻烦。其他的亲友,包括张爱玲的弟弟,都不知道她走了。

张爱玲轻装简行,连自己的小说手稿也几乎没带。她去了广州,从深圳的罗湖口岸去了香港。

直到老年,张爱玲还记得离开大陆前后的一些细节,在小说《浮花浪蕊》中加以书写,她认为,自己那个时候的目的,是换一个生活环境,重寻自己的人生之路。

1952年7月张爱玲到达香港,母亲的老朋友、时任香港大学工学院讲师的吴锦庆先生,帮助她办理复学手续并获取奖学金。8月下旬,张爱玲在香港大学成功注册入学。

但是,张爱玲复学后,只读了两个月,就给学校打报告退学,没等学期结束就离开香港,匆忙去了日本。

当时,张爱玲的好友炎樱正在日本,且很快就要去纽约,张爱玲急着与她见面,想寻求在日本发展的可能性,甚至从日本到美国的可能性。

不幸的是,张爱玲在东京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新的出路成为空想。她于1953年2月返回香港,试图再次进入香港大学。然而,她的草率退学激怒了学校,校方拒绝接受她的申请,还要求她返还部分奖学金。

张爱玲放弃了学业,承诺分九次偿还奖学金。

不能继续读书,前途不明朗,经济压力沉重,张爱玲只好开始找工作。她凭着自己过人的英语和汉语文字功底,很快在驻香港的美国新闻处找了一份翻译工作。

当时在新闻处译书部工作的翻译家宋淇,原本也在上海生活。他对张爱玲的才华早有耳闻,见应聘名单上有张爱玲,就和新闻处处长麦卡锡一起约见了她,并当场决定聘用她。

后来,宋淇和妻子邝文美,与张爱玲成为了终生挚友。张爱玲过世后,遗物也都交由他们处理。

在香港的几年时间里,张爱玲为美国新闻处先后翻译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华盛顿·欧文的《无头骑士》等,颇受好评。

在依靠翻译谋生的同时,张爱玲也在进行小说创作。她用英文写作了长篇小说《秧歌》,书稿先是给了宋淇夫妇阅览,请他们提意见。定稿后,她将小说寄给了美国的经纪人,寻求出版。

在等待结果期间,张爱玲非常焦虑。作为曾经红极一时、而今窘迫潦倒的作家,她急切需要一部作品,来帮自己站稳脚跟、找回自信。

很快,纽约的一家出版公司同意出版《秧歌》。张爱玲还把《秧歌》翻译为中文,在香港的《今日世界》杂志连载。

《秧歌》的英文版出版后,受到美国一些报刊的高度评价。《时代》周刊上也有书评,对张爱玲大加赞美。

张爱玲移居美国

1955年秋天,张爱玲登上了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准备前往美国。宋淇夫妇在码头为她送行。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张爱玲再一次走向了陌生的地方。

1953年,美国出台了一个法令,允许少数学有专长的人到美国,成为美国永久居民,日后也可申请成为美国公民。张爱玲根据这个法令提出了移民申请,美国新闻处处长麦卡锡担任了她的入境保证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张爱玲终于到达了旧金山的码头。随后,她乘火车到纽约,与炎樱相见。

在炎樱的帮助下,张爱玲住进了一个难民救济所,暂时解决了生活问题。但是,救济所环境不好,张爱玲的邻居,基本都是酒鬼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到纽约一个星期后,张爱玲去拜访了胡适。胡适于1949年到美国,多年待在海外生活。对于胡适这个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张爱玲非常崇敬,并且,他们之前就有过书信往来。

张爱玲很喜欢晚清小说《海上花列传》,20世纪30年代这部小说重新出版时,胡适曾为小说作序,对其“平淡而近自然”的风格十分欣赏。

张爱玲读过胡适写的序言,在写作《秧歌》时也有意学习其风格。因此,1954年,张爱玲将中文版的《秧歌》寄给胡适,想听听他的意见。

胡适仔细将《秧歌》看了两遍,在回信中肯定了这本小说的艺术价值,并细心地指出了其中的错漏之处。胡适还提到,对张爱玲的其他作品很感兴趣,愿意阅读品评。

此外,张爱玲的家族和胡适的家族有过交往。张爱玲的祖父曾经帮过胡适父亲的忙,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也与胡适同桌打过牌,张爱玲小时候,还在父亲的藏书中见到过胡适的著作。

这种种渊源,让张爱玲和胡适对彼此感到亲近,一见如故。当时,胡适已经64岁,和夫人江冬秀长期住在纽约,因为没有固定收入,生活得并不宽裕。

不过,张爱玲见到胡适时,他穿着长袍,戴着眼镜,显得风度翩翩,在谈话中,也是妙语连珠,幽默风趣。

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张爱玲和胡适偶尔会互相拜访。感恩节时,胡适打电话邀请张爱玲去吃中餐,张爱玲因为身体不适拒绝了。

不久后,胡适冒着寒风去看望张爱玲,分别时,张爱玲送胡适到大门外,冷风从远方吹来,胡适看着起雾的灰色河面,一时间怔住了,张爱玲看着胡适,也有了凄凉之感。

后来,张爱玲在《忆胡适之》一文中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写道:“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

两人同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同样有过辉煌的青春和远大的追求,却在异国他乡的街头,被风吹散了过往的荣光与梦想。这时候的他们,已然成为了时代的注脚。

这是张爱玲最后一次见到胡适。后来,张爱玲搬离纽约,胡适去台湾讲学,他们虽然还有书信往来,却再也没机会见面。

张爱玲的婚姻

《秧歌》的英文版获得了美国报刊的好评,却只印了一版,没有给张爱玲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为了维持生计,张爱玲开始向写作基金会寻求资助,并于1956年申请进入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

该文艺营位于彼得堡市郊,占地面积广,有独立的工作室、图书馆和宿舍,能够同时容纳几十人。它历史悠久,当初被创建,是为了给有才华的创作者提供创作保障,以繁荣文艺事业。

这一时期,张爱玲正在写作长篇小说《怨女》,这是她早年名作《金锁记》的展开本。

张爱玲很快适应了文艺营的生活节奏,早上艺术家们共进早餐,之后回各自的工作室专心创作。工作室的入口处放着午餐篮子,供大家自取。下午四点以后,是文艺营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一起聊天、吃晚餐。

在这里,张爱玲认识了高大、幽默的作家赖雅。

赖雅从小被视为神童,硕士就读于哈佛大学,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在戏剧创作领域崭露头角。后来,赖雅辞去教职,专注于创作,在文学界和戏剧界颇有影响力。

赖雅个性自由潇洒,喜欢流浪,多年来在全世界旅居,与同时代著名作家乔伊斯、庞德等人都是好友。他还为好莱坞写了十几年剧本,深受导演和制片人的喜欢,收入也十分丰厚。

但是,赖雅的兴趣太过丰富,没能在相对稳定的领域深耕,随着年纪渐长,身体状况不佳,他的创作陷入了瓶颈期。1955年,为了调整状态,赖雅申请到加入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机会,并因此认识了张爱玲。

赖雅热情幽默,比张爱玲大了将近三十岁,人生阅历丰富,张爱玲很快被他吸引,两人开始了恋爱。

对长期居无定所、独自面对世界的张爱玲来说,赖雅的出现是一种慰藉。后来张爱玲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形容她跟赖雅的关系:

“他是粗线条的人,爱交朋友,不像我,但是我们很接近,一句话还没说完,已经觉得多余。”

张爱玲和赖雅恋爱不久,赖雅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期限就到了,他去了另外一个基金会资助的文艺营,两人相隔异地。

这一时期,两人还没有过多地规划未来的情感生活,也没有决定是否要结婚。但是,一件意外发生的事情,促使他们不得不开始慎重考虑两人的关系。

赖雅离开麦克道威尔文艺营不久后,张爱玲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写信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赖雅。

赖雅对此极为惊讶,甚至有些难以接受。

赖雅曾经结过一次婚,还有一个女儿,因为他生性追求自由,不愿受家庭束缚,和妻子聚少离多,导致两人离了婚。三十多年来,他一直过着无牵无挂的单身生活。

很快,张爱玲到了赖雅所在的纽约北部,赖雅深思熟虑之后,向张爱玲求了婚,但提出,坚决不要那个孩子。

张爱玲对生养孩子没有期待,她和赖雅糟糕的经济状况,也不适合养育孩子,因此,张爱玲决定打掉孩子。

当时,人工流产是犯法的,张爱玲没有办法,只好去找炎樱帮忙。炎樱找到她美国的女上司,介绍了一个私人诊所,帮张爱玲进行流产。

流产之后,张爱玲身体受到损害,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休养。多年后,张爱玲的好友夏志清对赖雅的所作所为提出批评,认为张爱玲晚年身体虚弱,很可能跟那次堕胎有关,赖雅是对不住她的。

张爱玲和赖雅秘密结了婚。他们互相欣赏,感情甚笃,但也需要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当时,赖雅已经六十多岁,经常生病,收入也不稳定,算得上是穷途潦倒。在这段婚姻中,年轻且更有前途的张爱玲,注定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0 阅读:1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