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东游玩,除了秀丽的大海,壮阔的高山,还有两个地方也不得不去!
是真的吗?是的!去山东,大体为了日照的美食、青岛的啤酒、崂山的清泉之外,还为了去攀登中华第一山泰山,在泰山顶上看看李斯留下的距今两千多年第一小篆,去欣赏壮观的美景,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泰山的日出!
假如时间够用,再去孟良崮转一次,看看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遗存。密密的弹孔、低矮的小山洞、简单的文字介绍:“国民党七十四师指挥部”。嫡系中的嫡系张灵甫,在那场战斗中被击毙。电影《南征北战》里有专门表达。
假如要问一句,去山东最想去的地儿是哪里?估计有不少人会说去“三孔”,即孔府、孔庙、孔林。尤其孔府。要看“万世师表”的前世今生,去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庭教师的“杏坛”,去看孔府绵延千年的“富贵无顶”、“文章通天”!
去罢孔府,再去相距不远处的邹城亚圣府。亚圣是孟子,孟轲。孟府里,孟母是主要介绍对象。都知道孟子小时候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周边的环境对他有极大的影响。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孟母不辞辛苦,三次迁移居住地。“孟母三迁”于是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良母。
孟子年少丧父,能成为一代宗师,全凭母亲的眼力见识。亚圣府东路,是“启贤门”,里面有“启圣殿”和“孟母殿”,供奉着孟子的父母和母亲。从“启贤门”到“启圣殿”甬路的两侧,竖立着众多的历代碑刻,这里便是著名的“孟庙碑林”。
孟子是孔子孙子学生的弟子。孟母能三次搬家,说明学区房古已有之,且相当重要。同时说明,孟子的家境应该还可以。古人搬家,不同于今人方便。交通、运输、求学的途径等,全部要考量进去。能一而再地变换居住环境,不但家境不错,孟母的智商情商,全部在线。
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其生长环境比之孟子,差了太多。在孔子之前,孔父叔梁纥已经有两房妻妾。第一任妻子为他生了九个女儿。第二任妻子虽然生了个叫孟陂的儿子,却是个先天“足疾”病患。按造周代礼法制度,孟陂自动失去继嗣资格。于是,在叔梁纥六十六岁时,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
按照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其中一解是,两人年龄相差五十岁,不符合正常夫妻的情况,故而称为“野合”。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得病去世,留下颜徵在和孔子两个孤儿寡母,异常艰难地生活。
能想象得到,在颜徵在之前,有妻妾两位守着,有一群孔子的兄姊在。这个第三房小妾的地位,又能怎样呢?孔子健康的身体,是不是让先天残疾的长兄有所嫉恨?在“礼”比天大的统治下,颜徵在的日子,不知是如何一天天挨过来的。
有关这些,史书中并没有多少记载。我们知道的是,成年后的孔子,依旧过着相对穷困的日子。据载颜徵在和叔梁纥要过一车书。叔梁纥去世后,她带了这车书和孔子另过。凭着这车书,她用智慧和坚强,教育培养着孔家的接班人。由于过于辛劳,颜徵在早早去世,年仅三十二岁。那一年,孔子只有十七八岁。
设想一下,颜徵在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和心胸,正在叛逆期便成了孤儿的孔子,会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孔子丰富的学识,对“礼”极致的遵从和推广,应该都是来自于母亲的言传身教吧。
一个好女人,旺三代。像孔、孟两位圣人的母亲,旺了家族多少代?两千多年来统治者对儒家的尊崇,是出于统治的需要。虽然孔孟都是儒家的开端发祥人物,两人的理念其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是“仁”还是“礼”,都是深种于中国人基因中的行为约束。
今人说,一个好女人是一座图书馆。孔子的母亲没有图书馆,只有一车册简,比之现在的大部头,也就一两本而已。正如宋人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样,将一部书吃透弄通,比之“好读书不求甚解”,或许收益更大。
世人皆知孟母,忘却了另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感谢孔母孟母,为后人竖起无法超越的丰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