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旗下的快餐品牌“贾国龙·酒酿空气馍”的首店,2月初在北京正式营业了。从消费者给出的反馈来看,“贵”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感受。这算是延续了西贝一贯的特色,但对于快餐来讲却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对于这个新品牌今年要在北京开300~500家店的计划,有人表示不看好,尤其是考虑到今年马上就要过完2个月了。
鉴于该品牌门店“还在不断升级和调整”,所以现在就下定论显然是不负责的。如果一定要下定论,那也只能是对西贝过往已经公开的6个快餐品牌下定论,包括麦香村、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弓长张等,无疑,这些快餐品牌都没能成功,都是惨淡收场。
于是,暂且不论新品牌的前景如何,当下有个问题就很值得思考:西贝为什么做不好快餐?
同样的还有海底捞。海底捞这几年也孵化了一些快餐品牌,比如新秦派、饭饭林、秦小贤等等,但是到现在都还没有成的(——“成”的标准,可以参照太二之于九毛九、湊湊之于呷哺呷哺)。
对于他们两家来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要影响力有影响力,可以说要啥有啥,一起手就胜过了80%的同行,但就是没做好快餐,不光是一个没做好,是做了几个都没做好,这是为什么?
在餐宝典分析师看来,原因可能有两点:
第一,基因。这个词听上去有点玄,但实际上可能确实是这么回事。什么是企业的基因呢?是一个企业的惯性,也是老板的惯性。而且往往企业越大,这个惯性也会越强。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同样是互联网巨头,游戏做得很好的腾讯当年搞了很多电商项目,就是没干成;电商做得很好的阿里一直眼馋游戏,也没干出个所以然。要知道这些巨头也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但就是没干成自己想要的,怎么努力都不成。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基因。
餐饮行业也一样,虽然都叫餐饮,但正餐跟快餐就是不一样。比如说,正餐在乎的是服务、是环境;但快餐对服务没太大要求,速度反而可能比较重要。海底捞、西贝在干快餐的时候,肯定会受到原来正餐的惯性的影响。想完全摆脱这种惯性,很难。进入新领域,必须要付出代价,要交学费。
第二,定力。前面说了,要交学费,但光这样还不够,还得有一定的定力。比如说干快餐,开始干了一段时间,也亏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差不多有感觉了,就像挖井,已经挖了99米,再往下挖1米就可能挖到水了,就可能成了,但这个时候新项目也可能被叫停了。这种情况在海底捞、西贝这样的大企业身上出现的概率会更大。
对于海底捞这样的上市公司,在一个项目上持续去投入,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收获,可能就会停,因为对内对外都不好交代。西贝的情况就更明显,在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个人的影响更大,一个项目说停就停,绝不跟你含糊。比如去年8月,贾国龙功夫菜首家体验店在北京中关村e世界开业,但开业仅仅半天就被叫停,让人大为意外。
这种“说停就停”,一方面确实体现出了企业创始人的魄力,干脆果断,毫不拖泥带水,也体现出了对企业负责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在这种环境下,新项目的团队就算再想干好,也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会觉得反正都是老板说了算,自己没必要操那么多心,最终结果就是干不成。
以上是海底捞西贝们可能干不好快餐的两个原因。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两个企业对快餐的热情是非常高的。那为什么他们会盯上快餐呢?
像海底捞,是上市公司,主业是火锅,以现在的模式,想要在门店上有比较大的突破,不太可能,因为品类本身就决定了天花板有多高。所以,海底捞需要新的增长曲线。西贝也一样,本身的业务差不多已经到顶了,而西贝要上市,就必须要有另外一条曲线,这个曲线有两个,一个是预制菜,还有一个就是念念不忘的快餐。
在中国,快餐市场很大,NCBD(餐宝典)的《中式快餐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达到7780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超过9000亿元。快餐的门店数量也多,刚需性强,很有诱惑力。所以,西贝们看上快餐并不意外。
既然如此,那西贝们怎样才能干好快餐呢?
答案自然要从原因那里找:一是让新团队去做,二是给新团队足够的空间。
用馍诈骗
服务没做好,来各种涨价,着急赚钱,就像股市的赌徒,哪能赚到钱?
说半天,其实就是因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