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伊朗首都德黑兰上映了中国电影《长津湖》,在电影正式放映之前,伊朗民众自发起立,聆听中国国歌,并在随后的观看过程中,为志愿军战士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而感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众所周知,《长津湖》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电影,这部电影是在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对抗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拍摄和上映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在目前中东这个局势下,伊朗突然上映《长津湖》,恐怕是别有意味。
一来,是在向美国、以色列展示自己的强硬。不可否认,和美国、以色列相比,伊朗不够富有,也不算强大,美国是全球超级大国,以色列是握有核弹的“中东小霸”,但德黑兰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如果美以咄咄逼人,要将伊朗逼上绝路,伊朗也只能“奋起反击”,要像志愿军那样,用自己的鲜血、勇气去捍卫自己的祖国,去保护自己的人民。
二来,也是在向中国展示伊朗的“决心和立场”。熟悉时事的人肯定知道,就在前段时间,伊朗与俄罗斯闹得很不愉快,德黑兰拒绝亲自下场,普京扣着军火不放,伊朗总统在联合国向美国“公开求和”,并发誓绝不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这不由地让人担心,伊朗是不是要“变心”了?现在通过上映《长津湖》,德黑兰也是在向中国表明自己的立场,展示自己的决心,伊朗始终和中国站在一起,中伊关系不会受到俄伊关系的负面影响。
三来,也是在中美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不可否认,伊朗要实现发展离不开中国,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的安全形势对伊朗非常不利,特别是在俄罗斯拒绝交付先进武器的情况下,德黑兰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寻求与西方的和解。可以说,德黑兰既离不开中国,也不敢完全站在以色列和美国的对立面,不愿卷入中东全面战争,所以才有联合国的“公开求和”,但一味求和是软弱的,所以德黑兰展示中伊关系,以免美国“漫天要价”。
换言之,伊朗选择在此时上映《长津湖》,其实是同时对中国、美国和以色列“释放信息”,对中国主打“团结合作”、“立场一致”;对美国主打“平等对话”、“各取所需”;对以色列则是展示自己的“强硬”,如果以色列一再践踏伊朗的底线,就算冒着对抗美以联军的风险,伊朗也会坚决捍卫自己的立场和利益。用伊朗外长阿拉格希的话说,伊朗不寻求战争,但也不害怕战争,“我们已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
此外,从内部宣传来看,《长津湖》的上映也能给伊朗民众不一样的体验。一方面,以这种委婉的方式提醒伊朗民众,战争就在眼前,大战一触即发,要做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振伊朗人民的信心和士气,为什么刚刚诞生、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能够打败刚刚赢得二战胜利,处于巅峰时期的美国,凭什么志愿军做得到,我们就做不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伊朗迫切需要“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