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
巴以冲突
最近的巴以冲突极为惨烈。而“哈马斯”这个名字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正是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才致使爆发如此严重冲突。人们都知道哈马斯是巴勒斯坦的一个抵抗组织,被看作是反对美国霸权,反以色列的英雄。但是,“哈马斯”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组织?他们的发展历程、与巴解组织以及以色列的关系等又是怎样的?
一、哈马斯组织的渊源
“哈马斯”又被称为伊斯兰抵抗运动,是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一个政党。提到巴勒斯坦,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巴解组织。因为在上世纪60年代末之前,在这块土地上主要是巴解组织抵抗以色列。
但是,巴解组织对以色列作战屡屡失利,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不满。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巴勒斯坦人被吸引而加入到这个运动中去,这部分人就被称为“哈马斯”。
与巴解组织相比,哈马斯组织的宗教色彩较为浓厚,十分强调对伊斯兰的忠心和信仰。在哈马斯成立初期,他们追求的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实际上,哈马斯的源头可以甚至可以追溯到埃及穆兄会。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埃及穆兄会便开始在巴勒斯坦宣扬伊斯兰主义,至40年代中后期,巴勒斯坦本地的穆兄会开始迅速发展。
埃及穆兄会
1962年,巴勒斯坦穆兄会组织在加沙秘密成立。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近10年中,有数百穆兄会年轻成员在埃及各个大学中学习。这些人回国后,很快就成为其骨干力量。
在巴解组织发动全力抵抗以色列时,巴勒斯坦穆兄会并没有采取武力对抗,而是热衷于建立宗教学校、医院以及慈善团体等。正因为如此,才致使以色列犯下巨大错误。
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为了防止巴解组织的渗透,以色列允许凡是不参与政治的伊斯兰团体可以存在。那时的穆兄会并没有参与政治的行动,因此得到以色列政府的好感。在以色列的批准下,亚辛领导的穆兄会在加沙扎下了根。
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
然而,令以色列没想到的是,他们在加沙地区大肆传扬伊斯兰主义,并逐渐向政治领域渗透。80年代后,加沙、约旦河西岸的伊斯兰势力日趋活跃,出现了一批带有浓厚伊斯兰色彩的政治、军事组织。
1987年12月,一辆以色列卡车在加沙与巴勒斯坦人的车辆相撞,导致巴方多名人员死亡,最终引发巴勒斯坦大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巴勒斯坦穆兄会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始公然对抗以色列。
1988年8月,哈马斯正式成立,并公开发表了作为其思想纲领的《哈马斯宪章》。这份纲领的主旨大致为:哈马斯的指导思想是伊斯兰教;要在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伊斯兰国家;消灭以色列;反对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在如此纲领的指导下,哈马斯既与以色列对抗,也与巴解组织不和。
以色列空袭加沙致多名哈马斯高官死亡
二、哈马斯与巴解组织的关系
由于哈马斯与巴解组织在诸多问题上持不同观点,因此双方的关系长期不和,且一直没有达成有效和解。在哈马斯以武力驱逐加沙地区的法塔赫,单独控制加沙后,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和对立。
法塔赫是巴解组织中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一派。相对于哈马斯,法塔赫建立时间较早,该组织在50年代末就已经成立。在70年代,法塔赫处于鼎盛状态。法塔赫成立初期,也曾用武力对抗以色列,但屡遭失利。
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之后,以阿拉法特为首的法塔赫逐渐调整了战略思想,不再坚持武力对抗,而是转向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使巴勒斯坦能够建国。1987年底爆发的因提法达运动,就是法塔赫组织的一次非暴力运动。
阿拉法特
法塔赫的转变,得到了欧美、以色列以及埃及、约旦等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援助。不过,却也滋生了不少腐败现象,导致法塔赫的支持率一度急剧下降。
而哈马斯成立后,很快走上了激进的暴力对抗之路。他们不仅不承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还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伊斯兰国家。由于哈马斯的观点与法塔赫坚持的世俗主义路线相左,二者之间的矛盾逐渐变得尖锐,以至不可调和。
1991年,在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大会上,阿拉法特拒绝承认哈马斯的地位,使双方的分歧和矛盾进一步加深并公开化。1994年,法塔赫成为执政党,基本控制住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一带。这一年,哈马斯却开始采取自杀爆炸等极端方式来对抗以色列,虽然造成了以方大量人员伤亡,但也引来以色列猛烈的报复和打击。
哈马斯银行大楼被以色列摧毁
另外,哈马斯采取的这种极端方式还破坏了巴以和谈进程,促使法塔赫的安全部队也开始严厉打击哈马斯。从此二者几乎处于完全的对抗状态。在法塔赫的严厉打击下,很多哈马斯领导人被抓进监狱。
此后,哈马斯组织又实施了多次针对以色列的自杀爆炸事件。由于来自国际社会以及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很大,2001年10月,阿拉法特宣布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为非法组织,并关闭了哈马斯的所有办事机构。
但是,阿拉法特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中,他所领导的法塔赫在巴勒斯坦人中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而哈马斯的支持率却得到大幅度上升。调查显示,巴勒斯坦的年轻人似乎更加支持哈马斯。
2004年,阿拉法特逝世,阿巴斯成为新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他对哈马斯的打压更加严厉。阿巴斯不仅压制哈马斯的活动,还截走其大量的海外资金。
阿巴斯
2005年2月,阿巴斯终于说服哈马斯同意停火,并允许哈马斯参加新一届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的选举。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选举,哈马斯成了最大的赢家,他们获得了136席中的72席!
不过,由于哈马斯政府对以色列持强硬态度,在国际上得不到承认。哈马斯与法塔赫组成联合政府的建议也被阿巴斯拒绝。由于这些原因,哈马斯政府的运作十分困难。另外,阿巴斯对于哈马斯掌控军队非常不满。
2007年,哈马斯与法塔赫爆发了严重冲突。这年6月,哈马斯通过武力从法塔赫手里夺走并控制了加沙地区。随后,法塔赫宣布断绝和哈马斯的一切联系。两个组织彻底走向分裂和对抗。
哈马斯赢得大选
三、哈马斯对待以色列的政策变化
2006年之前,哈马斯对待以色列态度强硬,完全不承认以色列存在的合法性,他们的目标是要完全夺回巴勒斯坦,并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然而,当哈马斯参与政治竞选前后,他们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
2006年1月,哈马斯发布其政治纲领《变化与改革》。在这个文件中,哈马斯不仅大大淡化了其固有的宗教色彩,而且在文件中较少提到“抵抗”一词,反而在内政、外交、文化、教育、财政等方面叙述较多。
针对以色列,该文件强调最多的是“两国方案”。这表明,此时的哈马斯已经默认并接受以色列的存在。
哈马斯赢得选举后,需要及时调整一系列的政策和战略,因此不久就颁布新的施政纲领《一般性原则和政策文件》。在这份纲领中,显示出哈马斯正在逐渐靠近国际社会主流思想。
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哈马斯不再寻求解放整个巴勒斯坦,而是要在加沙及约旦河西岸一带建立独立的国家。为此,哈马斯甚至愿意同以色列进行协商。
由此可以看出,哈马斯上台执政前后,其对以色列的政策是逐渐趋向温和的。哈马斯看上去似乎要走和法塔赫一样的路,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巴以冲突
主要的问题在于:以色列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完全信任哈马斯,比如以色列国内就有人认为哈马斯是在欺骗、糊弄全世界。而哈马斯一方也始终没有放弃武力对抗,仅仅愿意实现暂时停火。在以色列看来,这是明显的缺乏诚意。
哈马斯上台后,仍然与以色列屡屡爆发大规模冲突,而且每次都是伤亡惨重的一方。以色列一方除了常规作战,还经常实施“定点清除”,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二号人物兰提西等人,都是死于以军的突然空袭。
近几年,由于内坦尼亚胡政府的强硬态度,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关系急剧恶化。今年以来,以色列境内频频出现枪击事件,几乎都与哈马斯有关。就在今年的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突然发动大规模袭击,随后以色列对哈马斯宣战。
文史君说
哈马斯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组织,它既有宗教、政治、军事等不同的属性,也有不断变化和调整的策略和目标。它与巴解组织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时而合作时而对抗,时而温和时而激进。这些因素都使得巴以冲突难以得到有效和平解决。像巴以冲突这样的人间惨剧,一定不是爱好和平的人所希望看到的。而解决巴以冲突,责任在哈马斯,更在以色列,我们希望看到有任何能有效缓解冲突的正义力量的出现。
参考文献
刘中民:《巴勒斯坦内部伊斯兰主义与世俗民族主义的矛盾纷争——以哈马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关系为例》,《西亚非洲》2013年02期。
陈天社:《哈马斯、法塔赫“犹太—以色列观”的分歧》,《河南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李朱平:《简析哈马斯与法塔赫关系的演变》,《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赵星华:《哈马斯意识形态的变迁:以官方文件为视角》,《阿拉伯世界研究》2018年03期。
李志芬:《哈马斯政策的变化及对巴勒斯坦政局的影响》,《西亚非洲》2008年02期。
(作者:浩然文史·石头)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