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的产品复盘系列1]一个理想化药品平台的失败案例复盘

某药品平台在推进过程中未能持续迭代,最终走向停滞。该平台最初规划构建链接药品使用者、药企、药店与医生的多边生态,期望通过流量积累与外部合作实现变现,却因核心负责人离职、切入点未击中用户核心痛点、用户隐私顾虑等问题,导致商业闭环难形成、运营效果不及预期,成为理想化产品落地失败的典型案例。

药品网站,是我转行做的第一个项目。刚开始接触时,确实是一脸懵,只记得这个项目有个前台和后台。前台即指用户看到的内容;而后台呢,则是对应前台的一些功能模块。

哈哈,是不是个很简单的系统。其实这个网站当时是有个长远规划的,只不过进行到第一个里程碑后因为一些原因,腰斩了。

今天复盘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点看这个失败的产品:

一、该网站的商业模式

该产品的商业模式在设计阶段当时是有些理想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这个产品的核心思路在于链接药品使用者、平台方(即自身)、药企和药店,通过构建一个多边平台满足各方需求;然而这种模式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挑战,例如多方利益协调难度大、用户需求匹配效率低、以及盈利模式未经过充分验证等问题,导致商业闭环难以形成。

二、产品的发展规划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初期,我们团队以最小可行产品(MVP)为核心策略,聚焦于吸引药品使用者到网站上查询药品的基础信息、分享使用过程中药品副作用,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通过积累页面浏览量(PV)和独立用户访问(UV)量,和外部的一些医药电商平台合作实现流量变现。

而针对药品咨询类的一些问题,则是由公司专业的部门和患者电话沟通,解答回复;然而由于产品没有能进行快速的盈利模式验证,后续规划中的产品功能模块扩展缺乏迭代,致使产品发展路线未能持续。虽然在外围的合作商业做了一些尝试,但都未能达到发展预期。

三、产品的功能模块规划

按照当时产品的整体规划,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期迭代:

一期规划:

用户端:首页、搜索结果页、分类页、药品详情页、药品评价页;

后台系统:系统管理、药品分类、药企管理、药品管理、药品评价、会员管理、合作渠道、渠道药品

二期规划:

用户端:患教文章、活动报名

后台系统:文章分类、患教文章、药企活动(学术会议、患者招募)、报名管理、医生管理

三期规划:

用户端:医生注册、活动报名

后台系统:医生管理、活动管理(学术会议)、报名管理

四期规划:

用户端:问诊咨询

医生端:患者管理、问题回复、视频问诊、在线开方

后台系统:问题管理、问诊记录、处方管理、风控管理等

四、产品的运营策略

运营策略方面:是依赖集团总站引流过来种子用户进行冷启动的,计划通过口碑传播、品牌效应以及广告等吸引更多的用户群体入驻,从而在小闭环的外围逐步扩展,发展,进而实现生态扩展。但在实际执行中,用户增长效率和活跃度没有达到预期,导致运营闭环未能有效建立,没有办法支撑更广泛的商业愿景。

五、该产品失败的原因

当时从公司离开后,这个产品后续应该是没有继续做版本迭代的。而产品最终未能持续迭代和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总负责人离职

核心决策者、设计者的离开导致产品整体愿景、商业模式和运营计划缺乏连贯性与深入理解,后续团队难以有效推进。

2、产品规划路线图的切入点失误

尽管商业模式在逻辑上是清晰的,但是找药、药物评价并不是用户真正的痛点,毕竟先有病才会有用药的需求,产品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相关的核心诉求。

3、用户隐私顾虑

对于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疾病和用药信息属于高度敏感的个人隐私,许多用户不愿公开分享,导致平台难以获取足够真实、高质量的数据,限制了内容生态的建立和用户体验的完善。

所以你看,产品的成功是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多种因素的。不同的市场阶段,用户认知和产品规划,都会对产品结果产生影响。就像很多人说的,每天都有新的产品诞生,但最终能留下来并发展壮大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在理想路线规划的驱使下,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平常心对待,用心的对待每一个被设计出来的产品,即使结果上有缺憾,但是过程中可以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