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互联网的匿名性会无差别地把所有人的发言可信度提升到同一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话题

互联网的匿名性会无差别地把所有人的发言可信度提升到同一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话题在线下吵不起来,在线上反而能吵得很厉害。

比如所谓“瞬间”,所谓“16.8亿”的话题。

譬如一个中年油腻啤酒肚男,手里握着戴上了翻盖式手机壳的手机,衣服上的油渍都洗不干净,扯着嗓子跟你讲“小米汽车全靠营销”“小米没有技术”“小米偷技术”“‘瞬间’有严格规定的时间区间”,你一定会头也不回地走开。

因为在线下的真实世界,你有充足的感官和信息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了和你对话的门槛水平,是否有可交流的必要,是否有具备一定可信度的表达能力。

并且现实世界里个人的圈层也存在一定的壁垒,你大概率不会在“交流”这个场景里遇到脱离你认知水平太多的个体。

简单来说,在网上追着你造谣攻击的人,在线下是没有跟你对话的机会的。

所以我一直说对于以学历较低、生活较为悲哀的米黑群体来讲,互联网于它们而言是一种恩赐,它们能借此机会和正常人对话交流——当然了,这个“交流”最终变成了它们单方面毫无顾忌地释放阴谋论和谣言。

所以一开始我或许会对嘲讽“16.8亿种驾驶模式”“瞬间刹停”的人感到愤怒和不解,但现在的我只会觉得悲哀。因为在我生活的空间内,不会有人会争论这些问题,就不自夸是高素质群体了,至少大家都有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正常智力者对于低智群体的俯视。

能够借由互联网窥见低认知水平者的边缘型生活,看到它们因为无知而爆发的愤怒,看到它们像甩籽一样传播阴谋论,看到它们亢奋式的互联网生活的本质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能不断激励我自己保持学习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也能提醒我有知识有文化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我劝米粉朋友们不要太过于动气,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没必要把它们放到和你齐平的生态位上。